孫家城城址

孫家城遺址發掘研究發現,原本被認為是先秦時期的古城牆,經過考古專家的一致認定,確定其是新石器時代的古城址,距今約有4500年歷史。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朔知介紹說,此次發掘出土了200餘件鼎、豆、斛、杯、釜等陶器以及錛等石器,至少涵蓋了距今6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三個歷史時期,其中包括備受世人矚目的薛家崗文化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家城城址
  • 歷史時期:三個
  • 時期:薛家崗文化時期
  • 石器:豆、斛、杯、釜等陶器
遺址簡介,考古發現,出土器物,主要收穫,

遺址簡介

為配合薛家崗文化研究課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孫家城遺址進行了主動發掘。本次發掘共開探溝2條,探方3個,實際發掘面積136平方米,確認新石器時代城址1座,並發現薛家崗文化早期墓葬1座、紅燒土坑1個、灰坑2個和早於薛家崗文化的地層堆積,出土遺物200餘件,其中可修復陶器數十件以及少量石器、玉器。

考古發現

遺址位於懷寧縣西北的馬廟鎮栗崗村孫城和費屋村民組內,地處大沙河沖積平原的南側,海拔約28米。遺址現存面積約25萬平方米,周邊有城垣,大致呈圓角長方形,東、南、西面大體保存完好,東北角、西北角及北面被毀,其外圍東西長約600多米,南北寬約300多米。殘高1米至3米,底寬12米至20米,頂寬5米至10米。在東、西兩側和南側外圍大部分地段有窪地,寬度70米至100米,深數十厘米至2米。
經在南城垣上的TGl解剖得知,城垣南坡4A層、北坡7B層及以上為戰國以後堆積,其下的新石器時代牆體被一個不晚於戰國的灰坑打破,系平地起建,整個牆底寬約20多米,最高約4米。大致營建過程為:在生土上先鋪墊一層厚 10餘厘米的純黃土,其上鋪墊一層厚5厘米至10厘米的較純青灰土,其上堆築主牆體。主牆體由18層和20層較厚的土層堆成,最厚達3米,其中18層單層最厚處可達1.7米,系用一薄層黃斑土和一薄層夾灰色淤土的紅褐土相間分多次層層築成。在主牆體之上的兩側又增加數層最終形成內外坡均較緩的城垣。外坡18層以上各層實測坡度大都在17度至22度。

出土器物

新石器時代牆體中包含少量相當於龍山時代的陶片,大多數為夾砂紅陶,另有部分泥質紅胎黑皮陶,陶質疏鬆,並發現個別明確屬於龍山時代本地張四墩類型時期的夾砂紅陶鼎足和夾砂紅胎外黑陶片,但未發現更晚時期的陶片。
在TGl西側、城垣內側的T1和南擴探溝中,發現牆體北坡被張四墩類型時期文化層疊壓,並被同屬該時期的小坑打破,由此證明牆體主要部分不晚於龍山時代。
在城內費屋地點的T2和T3中,發現薛家崗文化早期墓葬1座(M1)、紅燒土坑1個、灰坑2個以及更早時期的小溝3條、基槽1條。M1為長方形土坑墓,隨葬陶器6件、石器4件,年代相當於薛家崗遺址的第二期。
早於薛家崗文化的地層可分早、晚期,包含較多的可修復陶器。石器主要有斧、錛、鑿,玉器有殘玉璜、墜飾。其中可修復陶器主要為鼎,少量為釜等,器形基本完整,出土時呈直立、倒扣或傾斜狀,但絕大多數或口、底局部殘缺,或足部分殘缺,個別足殘斷後有意擺放整齊,為少見的特殊現象。
早期陶器以夾砂陶為主,鼎、豆、器蓋、球(丸)、紡輪最多,鼎多為夾砂紅陶罐形或釜形,足常呈彎曲狀,根部飾1個至3個圓按窩或小三角形戳印或橫向凸棱,富有特點,另有少量陶塑如人像、豬、鼠形動物等。晚期陶器以泥質夾植物莖桿、殼或夾炭最多,頗具特點,夾砂陶相對較少,外紅內黑或黑皮(衣)陶數量也較多,種類與早期相近,但鼎多為夾植物、夾炭或蚌末的外紅里黑深腹盆形或釜形,外飾紅衣,足以凹面為主。早、晚期的陶器飾紅衣或黃衣較多,並有數百片彩繪陶片以及少量的厚胎夾砂白陶。

主要收穫

發掘證實該遺址新石器時代的延續時間從距今約6000年的早期文化,經歷薛家崗文化早、晚期,至張四墩類型時期,而商周時期仍然有先民活動。本次發掘面積雖小,但有以下重要收穫:一、龍山時代城址的發現,為長江下游史前聚落變遷和社會發展進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二、費屋地點的薛家崗文化早期墓葬及更早期文化的發現,為尋找薛家崗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新的線索。更早期文化相當於本地的黃鱔嘴類型或太湖流域的馬家浜文化晚期到崧澤文化早中期,極富特色的鼎足、陶塑人像或動物、白色陶和大量彩繪陶為認識這一新的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化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