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宅巍

孫宅巍

孫宅巍,1940年10月出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現任江蘇省中國近現代史學會副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師範大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顧問。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宅巍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歷史系
  • 性別:男
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研究,

研究方向

中國近現代史、民國史

研究成果

獨立完成或主編12部著作,合著16部。據美國圖書檢索資料顯示,至1999年11月,共有其15部不同版本的著作,為美國、台灣137家圖書館收藏。發表主要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有28篇論文30次為中國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複印,並有部分論著發表或被翻譯發表於美國、法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地,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先後主持“八五”國家社科項目《南京大屠殺史》與“九五”江蘇省社科項目《南京大屠殺與日軍在江蘇暴行研究》。先後7次赴台灣、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地出席國際學術討論會,並應邀去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日本宇都宮大學、立命館大學等校作學術報告。其主要研究成果:政治方面,有《南京政府的覆亡》(與丁永隆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台灣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繁體字版;《民國大遷都》(與蔣順興共同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等。軍事方面,有《南京保衛戰史》,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版;《金門作戰失利述評》,《軍事史林》1989年第2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軍事》1989年第6期全文複印等。經濟方面,有《江蘇近代民族工業史》(第一主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國民政府經濟接收述略》,《民國檔案》1989年第3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89年第11期、《經濟史》1989年第10期同時全文複印等。文化方面,有《中央研究院的來龍去脈》,《民國檔案》1997年第1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7年第4期全文複印;《抗戰中的中央研究院》,《抗日戰爭研究》1993年第1期等。人物方面,有《蔣介石的寵將陳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出繁體字版;《蔣介石的十大戰將》(主編),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等。地方史方面,有《侵華日軍在江蘇的暴行》(與陳鶴錦共同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版;《略論戰後江蘇國統區經濟》,《學海》1992年第1期等。辭書方面,有《港澳大全》(副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中華民國史大辭典》(編委、參編),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社會方面,有《現代中國社會基層組織的歷史變遷》(與韓海浪合作),《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0年第10期全文複印;《抗戰勝利後江蘇省國統區的社會狀況》,《江蘇地方志》1989年第2期等。
學術上的另一主要貢獻,在於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客觀公允地評價歷史人物。他研究的民國史人物,包括孫中山、蔣介石、陳誠、陳儀、孫立人、吳國楨、唐生智等,除上述已列出書目外,有《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江蘇愛國名人》,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版)、《陳誠別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關於陳儀準備起義和遇害的歷史考察》(《學海》1990年第5、6合期)、《抗戰中的孫立人將軍》(《學海》1995年第1期)、《吳國楨傳略》(《民國檔案》1994年第1期)、《唐生智論綱》(《學海》1994年第2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4年第6期全文複印)等。

研究

在學術上最大的貢獻,在於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研究。2000年7月8日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在對其專訪節目中,稱其為“國內外公認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權威”。在這方面的主要學術專著有:《南京大屠殺》(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出日文版)和《1937南京悲歌》(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南京大屠殺——事實及紀錄》(與吳天威合著,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澄清歷史-南京大屠殺研究與思考》(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以及數十篇相關係列論文,如:《關於南京大屠殺屍體處理的研究》(《南京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1年第11期全文複印)、《試論南京大屠殺中的“安全區”》(《南京社會科學》1992年第5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2年第12期全文複印)、《南京大屠殺與南京軍民的反抗》(《學海》1993年第2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3年第5期全文複印)、《論南京大屠殺的背景和範疇》(《民國檔案》1995年第1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5年第5期全文複印)、《日本軍國主義與南京大屠殺》(《江海學刊》1995年第6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6年第1期全文複印)、《關於南京大屠殺稱謂、規模和地域的爭議》(《民國春秋》1998年第6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1999年第2期全文複印)、《論南京大屠殺的準備、實施和延伸》(《江海學刊》2000年第5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1年第2期全文複印)、《論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認定的歷史演變》(《江海學刊》2001年第6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2年第4期全文複印)、《論南京大屠殺的早期傳播》(《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4年第9期全文複印)等,建立了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最新架構和體系,根據國內外最新資料,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觀點。其研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他最先運用屍體掩埋和處理的統計,來認定30萬同胞慘遭屠殺的事實;理性地從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等三個方面去認識南京大屠殺發生的原因;獨創地提出“屠殺與反抗同在,屈辱與光榮並存”這一對南京大屠殺的巨觀認識。《南京大屠殺》一書出版後,受到國際、國內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包括美國、日本、香港在內的國內外20餘種報刊為此發表了評介、推薦文章和出版訊息,被譽為“研究南京大屠殺的開拓之作”。其“緒論”中的部分內容,已被譯成英文,編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主編的英文史學論文集,《南京1937:紀念與反思》(Nanking 1937: Memory and Healing)。
孫宅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