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春(銀杏鄉一碗水村團支部書記)

孫國春(銀杏鄉一碗水村團支部書記)

孫國春,男,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2001年起任銀杏鄉一碗水村團支部書記,2008年起兼任銀杏鄉一碗水村街上組組長。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了舉世震驚的8.0級特大地震。只聽到一聲巨響,天崩地裂、山石傾塌,天空也飄起了雨。災難降臨,一碗水村的村民們都不知所措,亂成一團。這時候,孫國春極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令自己冷靜下來,提醒自己作為一名團員和一組之長此時應當承擔的責任。克服了自身的慌亂和恐懼,他第一時間把村裡的團員們組織起來,冒著餘震不斷、隨時都有落石的危險,搭建起臨時過渡蓬。17時30分左右,在大家的努力下,過渡蓬搭了起來。孫國春找來一根堅硬的竹竿,把冒險從危房中翻出的團旗插到了最顯眼的地方。看著鮮紅的團旗飄揚在廢墟上空,他的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激動。他相信,在危難時刻,旗幟就是方向,只要有了方向,災難中的人們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國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0年1月
  • 性別:男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搭好了過渡蓬,他先讓老人、孩子和婦女去躲雨。然後,他帶著一批青年去廢墟中尋找糧食和衣物,把找到的糧食和衣服全都集中起來。然後按人頭分配糧食,把衣服分發給老人和孩子。
街上組有11戶村民居住在溝裡面。地震後那裡的地質條件肯定變得非常惡劣,隨時都有爆發土石流和山體滑坡的可能。不儘快將這些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他們就隨時會被土石流和山體滑坡奪去生命。於是,在安定好附近的村民後,孫國春在5月16日組織村裡的青壯年冒著生命危險攀爬到溝里,成功地把這11戶村民轉移到都汶路旁邊較安全的地帶。
地震使通往銀杏鄉的道路遭到毀滅性破壞,銀杏鄉成為了一座“孤島”,使得救援工作變得異常艱難。在苦等幾天后,眼看著村里貯備的糧食越來越少,醫療用品越來越缺,孫國春決定不再坐以待斃。19日,他組織全組村民開會,決定將村民分批組織到外鄉去避難。看著村民一批一批地往外走,他也非常希望能夠早日到安全、有醫療條件的地方,因為他的兒子已經高燒不退好幾天了,沒有醫生,也沒有藥吃。然而他對此卻無能為力,只能每天晚上抱著兒子低聲地哭,心裡默念:兒子,對不起!你爸爸是團支書,又是組長,只要還有一個村民沒有撤離,我都不能走!
26日,他帶著最後一批村民共11人(其中還包括梭坡店組一個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村民)離開了家鄉。臨走前,他把團旗從“旗桿”上拆下來,小心翼翼地折好,放進隨身的背包里。他要讓團旗與村民們同在,讓希望與村民們同在。
27日,他們在映秀休息的時候,正好碰到吳邦國委員長前來災區慰問。孫國春有幸與委員長握了手。當聽到委員長鼓勵他們要好好保重身體,重建家園時,孫國春不禁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相信,祖國沒有忘記汶川,人民沒有忘記汶川。有祖國和全國各族人民做汶川的堅強後盾,有黨中央、國務院對汶川的關懷,他們一定能夠回到家鄉,重建美好家園。當天下午,他們趕到了位於邛崍的安置點。他向安置點的負責人提起自己在村里是擔任團支書的,並把從鄉里背出來的團旗拿出來給他們看。邛崍市委書記及團委書記聽說他的這麵團旗是從汶川災區背出來的,在地震期間一直飄揚在銀杏上空,當即決定將團旗收藏,還邀請他做安置點的團支書。在邛崍做團支書期間,他負責接待及管理兩隊志願者發放物資,直至6月19日回銀杏。
回到銀杏後,他每天都要冒著飛石的危險,從一碗水村街上組臨時安置點走到興文坪村街上組來幫村民領取物資,沒有絲毫怨言。分發物質是件繁瑣而敏感的事情,他每次都非常謹慎,儘量做到公平、公正,把矛盾最大程度地化解在基層。
如今,在全國人民的援助下,銀杏鄉的農房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每當無意中看到工地上、道路旁各種鮮艷的旗幟,孫國春就會想起那面飄揚在廢墟上的團旗,心頭不由一振,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恢復重建工作中去。

所獲榮譽

因為他的表現突出,他被評為了2008-2009年度汶川縣優秀共青團幹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