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乃泰

孫乃泰

孫乃泰,1883出生在浙江寧海。父孫有政,號紫垣,家中富有,為當地士紳,好結交各地江湖人士。乃泰三兄弟,其為幼。清光緒三十年(1904),去杭州入浙江師範速成科,畢業後曾短期在杭任教,後一直從事革命生涯。

基本介紹

  • 本名:孫乃泰
  • 別名:孫光鑠
  • :冠生、貫生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浙江寧海象山港畔的樟樹村
  • 出生日期:清光緒九年(1883年) 
  • 逝世日期:民國25年(1936年) 
孫乃泰,1883出生在浙江寧海。父孫有政,號紫垣,家中富有,為當地士紳,好結交各地江湖人士。乃泰三兄弟,其為幼。清光緒三十年(1904),去杭州入浙江師範速成科,畢業後曾短期在杭任教,後一直從事革命生涯。此時正是清政府走向滅亡,列強瓜分中國之際。甲午戰爭失敗,戊戌變法流產。八國聯軍又占領了北京,中國領土大塊被割,白銀大量流失。於是有識之士在血的教訓下,懂得只有武裝革命,才能推翻清政府腐朽的統治。1904年,光復會在日本成立。同年,興中會、華興會亦在日本合併為同盟會。兩會共同為革命事業而奔走。一次次武裝鬥爭失敗,更加激起愛國志士的革命熱情。
孫乃泰在杭,受到革命浪潮衝擊影響,加上本人從小就仗義,喜打抱不平,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光緒三十年(1906)秋,浙江光復會首領之一秋瑾來杭州發展會員,孫乃泰與葉頌清(時任弁目學堂教官)等共同加入光復會,暗中從事革命活動。次年,光復會首領徐錫麟在安徽發難,江浙兩省回響,準備起義。徐擊殺皖巡撫恩銘後被捕,慘遭殺害。同年六月初三,秋瑾亦在大通學堂被捕犧牲。浙江革命趨於低潮。孫乃泰等人避難滬上,結識了同盟會首領陳其美、周淡游等人。光緒三十九年(1908)冬,慈禧、光緒相繼亡故。“浙省旅滬諸黨人鹹以有機可乘,訂期邀兩浙各府屬推派代表集滬開會,籌集舉事計畫。期前到者,杭屬有徐無生、盛碧潭;嘉屬有褚輔成、蔣志新;湖屬有陳其美、姚勇忱……台屬有孫乃泰;溫屬有張雲雷;金屬有張恭、周華昌;處屬有……”。以上出自浙江同盟會骨幹褚輔成在1944年寫的《浙江辛亥革命紀實》中的一段話,足以證明孫乃泰在革命黨中之地位,不但是台州府的唯一代表,還具體負責此次會議的召集和組織等工作。儘管此次會議由於叛徒出賣,被清政府偵悉,搜捕革命黨的秘密機關天保客棧,部分代表被逮捕,代表星散而告終,然而滬杭之革命火種已在一觸即發之中。
宣統三年(1911),舊曆三月底,在定海巨山捕魚時,奉化棲鳳幫漁船和寧海樟樹幫漁船為爭奪捕撈水路,互不相讓,引發了一場械鬥。樟樹幫有25人被打死,36人受傷,而棲鳳幫無一傷亡。於是兩幫漁民結下冤仇。樟樹幫回家後,力圖報復。在寧奉交界的柵墟嶺設崗哨,凡有奉化漁民過往,一概拿下,關入祠堂,竟有57人之多。兩幫漁民停止出海,漁業生產停頓。甬台兩地為之震動。定海、奉化、寧海三個縣的政府官員均束手無策。此事經奉化籍同盟會會員應夢卿告知同盟會首領陳其美,陳思考後認為此事如能調解成功,不但可以提高革命黨的威望,而且雙方漁民戰鬥力強,如能動員起來,將有利於革命事業。於是陳其美、周淡游寫信給寧海的同盟會會員程乾青和光復會會員孫乃泰,告訴他們將來寧海,亦請他倆一起共同來調解這次械鬥一案。
孫乃泰因上海會議未開成,回到家中暫住,正好碰上這次事件。作為苦主一方,耳聞目睹,每天是死者家屬的哀號,他豈能不設法報復之策?但他作為一名革命黨人,又要從有利於革命大局考慮,當陳其美到寧海,將已商量好的解決方案告知後,他還是滿口表示贊同。他找到了樟樹幫幫主孫玉琨,曉之以理,喻之以義,還說:“陳其美是上海青紅幫老大,是有名的革命黨頭面人物,講公理,不偏袒。這次來寧海,我們樟樹人也要有氣度,得容人處且容人,否則冤冤相報,何時能了?最後還不是兩敗俱傷,無益於事”。孫玉琨聽了孫乃泰的話後,同意和解。於是棲鳳幫撫恤死者,賠償傷者損失,樟樹幫也將抓獲的人悉數放還。陳其美、周淡游、應夢卿和程乾青、孫乃泰以及兩幫頭頭均在和解協定上籤字,事情終於得到圓滿解決。事後,兩幫漁民與革命黨人建立了友誼,並有多人參加了光復上海、杭州的戰鬥,充當了“敢死隊”隊員。
這次調解兩幫械鬥事件中,孫乃泰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他處事不是站在本鄉本土本位上考慮和糾纏,而是從另一個高度,從有利於整個革命事業上著眼,結果不但贏得了在革命黨人中的威望,也得到了鄉親的信賴,樹立起地方上的絕對權威。
宣統三年(1911)是舊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全國為之一振。緊接著鄂湘二省亦相繼光復,滬杭兩地革命黨人積極回響。孫乃泰已隨陳其美在滬秘密準備起事。同盟會和光復會經協商後結為一體,推光復會的李燮和主持起義,成功後任滬軍都督。革命軍進攻目標是“江南製造局”,因為這是清政府在南方製造軍械的兵工廠,奪取後,各地的革命就有了後盾和保障。並定下起義時間為11月3日。
可是同盟會負責人陳其美為了奪取頭功,提前一天冒冒失失地帶了幾十個人衝進製造局,由於他不知道局中準備起義清軍的聯絡方式和暗號,一闖進去後就被打垮,他亦被擒。李燮和聽到訊息,覺得在這成敗關頭,不能坐視不救,就迅速將光復會同志組成一支武裝力量,號稱“光復軍”,任孫乃泰為管帶,全力赴援。光復軍一到,一部分新軍作內應,裡應外合,經過數小時戰鬥,製造局全部官兵被俘。在滬的清政府“蘇、淞、太兵備道”等官員一看大勢已去,也紛紛出逃,上海得到光復。在光復上海的戰鬥中,孫乃泰和他從寧海帶去的“敢死隊”是立了大功的。還有寧海二畝園的徐定濤,也是指揮者之一,在與清兵的格鬥中,手臂受了傷。後來夫婦倆在滬軍都督府分別任外交部正副部長。
上海宣告獨立的訊息傳到浙江,在杭州的革命黨無不歡欣鼓舞,遂決定在第二天深夜發動起義。據革命黨人黃元秀《辛亥浙江光復回憶錄》記載“……九月十四日(舊曆,公曆為11月4日)下午,上海又派蔣志清(介石)、陳泉卿、王季高(金髮)、莊志盤、董夢蛟、孫貫生(乃泰)、張伯岐等,帶領便裝同志約數十名,攜帶印信、旗幟、手槍、炸彈等到杭……,是夜,駐杭新軍進城,到撫署附近,與上海來的張伯岐、蔣志清、董夢蛟、孫貫生等先鋒隊合攻偽撫署。即刻,炸彈聲與步槍聲同時響起,喊聲不絕。偽巡撫增韞從後門逃走,未幾尋獲。九月十五日曉,除旗營外,杭城內外商店皆掛白旗,貼滿臨時都督童保喧的‘安民告示’。杭城宣告光復”。(《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又據杭州光復親歷者顧乃斌回憶:“鄂湘兩省光復,滬杭間準備舉事。……十三夜,上海已光復,並已占據製造局,浙軍同志聞信之後,各志士遂決定於次夜兩點鐘光復杭城,以清泰站為臨時司令部。十四日下午,王金髮、蔣介石、王文清、張伯歧、董夢蛟、孫貫生(冠生)、蔣著卿同率敢死隊一百餘人,分住奉化試館、仁和火腿棧李漢臣家……是晚,臨時司令部發出口號‘獨立’二字。步馬炮工輜兵士及炸彈隊,左手均縛白布以示識別……蔣介石任炸彈隊臨時指揮官,第一隊張伯岐帶領,第二隊董夢蛟帶領,第三隊孫貫生帶領,為預備隊,偕步隊二標三營攻毀撫署。霎時炸彈聲、槍炮聲、吶喊聲不絕於耳。……當時朱瑞、俞煒率一標三營入城後,即攻軍裝局、王金髮、孫貫生率敢死隊助焉……十五日天已黎明,除旗營外,均已光復,大街小巷白旗招展。”(顧乃斌:《浙江革命記》)
杭州光復後,孫乃泰回上海在光復軍內任職。此時清政府的反革命勢力仍很猖獗,張勛固守南京,並蠢蠢欲動,有侵犯蘇滬形勢。陳其美已篡奪了滬軍都督,不肯發兵進攻南京。浙軍已由朱瑞帶領一支隊伍去支援,李燮和命令孫乃泰去台州招募了數營軍隊,連同光復軍原來部隊一起開往南京。辛亥十一月九日,在鎮江與浙軍會師,組成江浙聯軍,共同進軍南京。
張勛派一部在南京近郊龍潭一帶布防,以此阻攔聯軍進城,光復軍在此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迫使張勛軍隊退入城內,不敢出城。牽制了整個戰局,浙軍乃得順利攻下天保城,據高向城內開炮,張勛出逃,南京光復。
1911年年底,江南十三省均獨立光復,各選派代表齊集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定國號為中華民國,南京為首都,選舉同盟會首領孫文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為民國元年,改用陽曆。辛亥十二月廿六日,清宣統皇帝宣告退位,中國曆時五千年的帝王專制政體從此永廢。
浙江臨時都督童保喧(寧海人)於11月15日革命成功後,都督一職,即讓賢給紹興人湯壽潛,自己退任軍政參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湯被任命為國民政府交通總長、浙江都督人選。根據民國政府組織法,應由省內各界派代表選舉產生。共選出了22名代表,元年元月11日,進行公開選舉。據1月13日上海《申報》載:“報鑒,二十一號午後在都督府用記名投票選舉都督,投票者各府代表有梁有立、沈鈞儒、莫永貞等十一人;光復黨員雷家駒、夏鐘澍、吳文禧、朱自強、孫冠生、毛景麟;參議顧乃斌、黃元秀、朱炯裳,共二十二人,蔣尊簋以二十二標當選。”孫乃泰是全省22位代表之一,可見他在光復會中的地位和信譽之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