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位於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建於明代,孫中山先祖入粵一世祖屋立放有孫穗芳博士捐獻的24K金箔孫中山半身銅像。

孫中山先祖是由中原南遷的客家人,孫氏先祖入粵的第一站是河源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 地址: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
  • 建立時間明代 
簡介,歷史沿革,相關活動,爭議,

簡介

紫金縣致力於打造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文化品牌建設,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2010年10月動工建設,2011年5月落成開館。2013年,紫金縣政府投入資金200多萬元重修孫中山先祖入粵一世祖屋,徵收拆遷發昌村孫屋排孫中山先祖入粵一世祖屋周圍房屋等附屬建築,平整土地近2000平方米。孫中山先祖入粵一世祖屋重建於2013年7月動工,工程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紫金縣政府投資120多萬元,按文物“修舊如舊”原則,修復木屋構架、磚瓦結構的“上三下三兩頭橫”傳統民居。
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孫中山祖籍紀念館
2014年8月,在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舉行孫中山先祖入粵一世祖屋修建工程竣工暨孫中山銅像揭幕儀式,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和紫金縣委書記陳榮卓為孫中山銅像揭幕,紫金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鑫致辭,有孫氏後裔代表20多人參加儀式。

歷史沿革

孫中山先祖是由中原南遷的客家人。據孫穗芳專著《孫中山家族世系表》,孫中山先祖“於明永樂年間自河田遷至紫金中壩”,為入粵始祖;“後由紫金中壩遷居廣東增城”,此為入粵第二站;“復遷中山(香山)縣涌口門村”,此為第三站。自其始祖到孫中山為十八世。
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祖屋建於明代、位於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的孫中山入粵先祖的一世祖屋,由於孫中山入粵先祖的祖屋年久失修,2013年7月,紫金縣政府決定斥資300多萬元,對孫中山入粵先祖的一世祖屋進行重修,在歷時一年多時間的修繕後全面竣工並對外開放。

相關活動

祖屋修繕竣工,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親臨紫金縣中壩鎮的祖屋,向祖屋捐贈了一座孫中山半身銅像安放在祖屋內正廳,並為孫中山銅像揭幕。此外,孫穗芳博士還向孫屋排祖屋和中壩鎮孫中山紀念館分別贈送了一份“天下為公”的墨寶作品以及《永載中華——孫中山先生紀念集》、《總理手書建國大綱》。
孫中山先祖入粵祖籍地

爭議

20世紀孫氏族內曾引發了一場關於孫中山祖先問題的學術爭論:關於孫中山祖上遷徙線路軌跡之爭。1986年11月,廣州召開的“孫中山國際學術研討會”,百家爭鳴觀點不一,主要有“紫金說”和“東莞說”。“紫金說”認為,孫中山祖上從江西寧都—福建長汀河田—廣東紫金忠壩—增城—香山涌口、翠亨;“東莞說”則認為,孫中山祖上從江西寧都—會昌—廣東南雄珠璣巷東莞員頭山、上沙鄉—廣東香山涌口、左步、翠亨。
1912年5月11日“廣東孫族歡迎中山家先生懇親大會”在廣州召開,蒞會者均為“自南雄珠璣巷遷來廣東後,散居各處”的孫氏後裔,會議主持人孫龍光說:“今日,我族孫氏叔伯兄弟開懇親會,歡迎中山家先生”,孫中山在會上也發表演說,稱“今日得與我族叔伯昆弟相見,甚屬歡喜” 。當時,東莞上沙鄉孫族曾派代表數十人蒞會,並與“中山家先生”茶話、合影。
會後,東莞上沙村父老收到“廣東孫族歡迎中山家先生懇親大會攝影紀念”照片和《孫族懇親會歡迎中山記》紀念傳單。兩件紀念品現由與會者孫同發之子孫衍佳收藏。民國21年5月,孫中山侄孫孫滿、孫乾到上沙尋根。民國36年春,孫科為上沙題字“國父先代故鄉”。孫科還與東莞員頭山孫族通信,稱茶山圩(即員頭山)為“總理原籍故鄉”,稱茶山圩的孫潔生、孫受匡、孫廣林為“宗兄”。1992年6月,孫滿、孫乾偕眷到上沙拜會宗親。
1995年10月,中山市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準備出版該館編輯的《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編者把“紫金說”與“東莞說”雙方的原始史料、有關論文、意見、函電等統統收錄,以便後人能全面了解爭論的來龍去脈。不料有人向有關部門指控編者篡改孫中山祖籍。最終,幾經解釋,這本書在2001年11月出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也公告:依據多年來對翠亨孫氏的史料收集整理和對當地歷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本館認同"翠亨孫氏的先祖來自東莞、孫中山不是客家人"的觀點。
2014年8月26日上午,孫中山先生孫女孫穗芳博士在東莞市長安上沙沙溪新苑捐贈孫中山銅像並進行揭幕儀式。孫穗芳表示,長安上沙作為“國父孫中山先代故鄉”,和自己祖父有極大淵源。
文化部老專家葉學明先生研究考證,確認孫中山祖籍在紫金縣中壩鎮,寫進了由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文物地圖集》,再一次確認孫中山為孫誗之後裔。另中山之子孫科在《孫氏族譜》序文中曾述:孫誗後裔孫友松於明永樂年間,從福建遷徙於廣東紫金縣之忠壩,為孫氏入粵始族。
國際知名的孫中山研究學者黃宇和看來,羅香林的“紫金說”通過東拼西湊,讓孫中山家世更上一層樓,擢升為中原貴胄之後裔。羅香林的“紫金說”與官方結論的衝突,但當年並未影響羅香林。
1942年12月,羅香林出版《國父家世源流考》,提出孫中山祖籍是廣東省紫金縣。即“紫金說”。這與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所掌握的史料,以及根據這些史料得到的結論,有嚴重衝突,引起該會強烈反對。他們經過近13年的實地調查考證,得到初步結論:孫中山乃廣府人,近祖的祖籍是東莞。即“東莞說”。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印《總理年譜長編初稿》,請孫科審定,他並未對書中的“東莞說”表示異議。而且在1948年,他還為東莞上沙孫氏家族題詞曰:“國父先代故鄉”。
在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在公眾場合曾多次提到自己是客家人。1911年廣東北伐軍司令姚雨平將軍,談及第一次與中山先生見面時,說先生自稱是惠州客家人。1918年5月26日,孫中山在大埔縣三河壩檢閱粵軍時,赴梅縣鬆口拜會革命元老謝逸橋兄弟,對當地父老說,自己是客家人。
孫中山祖上幾代是祖籍客家的,這點得到了孫文兒子孫科的承認。1942年春,羅香林以《國父家世源流考》手稿,親自送交孫科審閱,孫科完全承認了他們的祖籍是在紫金,並盛讚該著“闡發詳確”。隨後該著又得到了國民黨政府要員如蔣介石鄒魯吳鐵城陳立夫等人的承認以及國民黨政府的正式承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