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學術著作選集

季羨林學術著作選集

《季羨林學術著作選集》是2017年12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為了讓廣大普通讀者全面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特別是其作為學者學術領域的一面,領略其文學、文化精髓及學術的風采,特精選季先生的學術著述結集出版並多媒體展現。本叢書共分十二卷,分別為:《印度歷史與文化》《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中國文化與東方文化》《糖史》《佛教》《東西文化比較》《中印文化交流》《印度古代語言及吐火羅文研究》《學海泛槎——學術回憶錄》《序跋及其他》《印度作家作品評論》《回憶中國學人及文化問題新思考》。精裝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王樹英,男,1938年生,河北省安國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後留校任教。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專門從事印度歷史與文化研究,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魯大學進修與研究。發表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與民俗》、《印度各邦歷史文化》、《印度》、《宗教與印度社會》、《中印文化交流與比較》、《南亞印度教與文化》、《印中文化關係》(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發行)《中印文化透視》(印地文版,在印度出版發行)、《印度文化簡史》、《世界民族與文化》(印度卷)、《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走進印度》等40餘部。擔任叢書第十、七、一嘗微舟卷的主編。
薛克翹,男,遼寧船鴉提體人,1945年生。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1982年畢業人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南擊章員亞系。主要著作有專著《中國與南亞文化交流志》、《中印文學比較研究》、《佛教與中國文化》、《中國印度文化交流史》等。擔任叢書第二、九卷主編。
葛維鈞,1942年生,祖籍江蘇江寧,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季羨林教授,後服務於社科院亞太研究所,退休前為該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印度學研究工作,著文主要有:《阿育王法與佛教的法不應混同》《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學妨礙了歷史學的建立》《論〈心經〉的奘譯》《智顗解經二誤》《嚴譯與什譯》《業報理論源流探索》《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施捨觀念及其異同》;另外參加了印度古代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漢譯工作,《印度文明》的撰寫工作,於《南亞大辭典》的編纂工作中任常務副主編。擔任叢書第四、八卷主編。
李南,女,1952年生。197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1982年在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師從劉安武教授;1996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季羨林教授;1982年迄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所(後更名為亞太所)櫃兵從事印度語言文學宗教和梵語佛教文獻學的研究工作,現為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專著《〈勝樂輪經〉及其註疏解讀》、譯著印度梵文大史詩《摩訶婆羅多》(整部《加嚷淋歡爾納篇》以及煮歡屑《德羅納篇》的部分章節)、譯著《男嚮導的奇遇》,並發表多篇印度學方面的學術論文。擔任第五卷主編。
劉建,男,太原人,1949年生。1977年畢業於山西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南亞學系,導師為季羨林先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兼《南亞研究》副主編。主要從事印度文明、文化與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印度文明》(合著)、“列國志”之一《印度》(合著)等及論文多篇。主譯著有:《孟加拉掠影》《亂中之亂》《慣於爭鳴的印度人》等。擔任第三卷主編。
張光璘,祖籍廣東新會,1937年生於南京。196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立乘舟享。曾任南開大學中文系助教、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曾參加《南亞研究》《東方研究》等刊物的編輯工作,以及《季羨林文集》《東方文化集成》等文集、叢書的編輯工作。主要著作:《泰戈爾詩選析》《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東西文化議論集》(與季羨林先生合編)、《季羨林先生》(人物傳記)等。擔任第六、十二卷主編。
張光璘,祖籍廣東新會,1937年生於南京。196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曾任南開大學中文系助教、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曾參加《南亞研究》《東方研究》等刊物的編輯工作,以及《季羨林文集》《東方文化集成》等文集、叢書的編輯工作。主要著作:《泰戈爾詩選析》《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東西文化議論集》(與季羨林先生合編)、《季羨林先生》(人物傳記)等。擔任第六、十二卷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