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過程
季羨林國學院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生前親自授權給他的弟子呂明,在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創辦起來的,是以紀念館為核心,以整理、展覽、研究和弘揚季羨林國學思想為重點,集研究、展示、交流、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基地。季羨林紀念館共展出照片近千幅,實物和書籍萬餘件,全面介紹了季羨林先生閃光的人生和輝煌的學術成就。自2011年開館以來,接待中央和省上領導、各界人士及廣大青少年參觀者數萬人次,是獨具特色、不可複製的傳統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以季羨林國學院被授予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展館的設施,加強國學院的內涵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並以此為重要課堂,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使之真正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行
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基地。要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繼續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辦學水平,開創學院發展新局面,為實現學院新跨越,陝服新騰飛做出新貢獻。
展廳規劃
季羨林國學院集國學大師文物保存、保護,整理、展示,研究、出版,傳承、弘揚於一體。其中季羨林紀念館占據了國學院大樓的整個二樓,共有五個展廳。第一、二展廳是“生平展”,展出了季老“生於亂世”,“長於艱辛、求學之路”,“悟於國難、遠尋真理”,“歸於故土、報效祖國”,“安於清貧、經歷時艱”,“耀於學壇、登上高峰”,“忠於人民,廣受敬重”,“奮於耄耋,壯心不已”等近百年人生歷程的圖片,還有各種遺物,有在北大東語系的課時表、教員名冊;有各種通知,出席證、代表證等證件;有卡片,日記;有工資表、借款單據,有生活用品,公文包,鞋帽等。這些,都形象地再現了季老簡樸、嚴謹、樂觀、追求真理,艱辛奮鬥、永不止步的光輝的一生。
第三展廳是“學術成果展”。季羨林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
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這一展廳,展出了季老在學術領域的聘書、獲獎證書、紀念品,一生的主要論著擺滿了三個大玻璃展櫃。展出的中外文手稿彌足珍貴,有論文稿、序文稿、散文隨筆稿、校對稿、吐火羅文稿,還有非常年代的批判稿。這些手稿,皆是鋼筆書寫的蠅頭小字,一絲不苟,足見季老治學的嚴謹認真。
第四展廳是季老書房的復原再現,房間大小及陳設布局一如原樣。還原的書房由一面玻璃牆全封閉,記者只能透過玻璃觀看。整個書房周圍幾乎擺滿了書櫃,季老的書桌擺放在正中位置,木質,較小,形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機關單位的辦公桌。想像季老生前就是在這張極其普通的書桌上完成他的一部部著作的,記者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書桌的前方是一方茶几,相對擺放著兩張
單人沙發,可見書房和會客廳是合二為一的。書桌左後方是一個簡易的橫桿衣架,上邊還掛著季老的數件衣服,一張沙發後背上還搭著一件外衣,仿佛季老才剛剛進門。靠玻璃牆一面的木案上擺的是季老耄耋之年出版的新著,其中24卷本的《季羨林文集》格外引人矚目。這一切,讓人身臨其境,如瞻泰斗之容,如沐大師之風。
第五展室主題是“紀念緬懷”。主要展出了季老生前與各界、特別是學界數位名家交往的信札、賀卡、請柬,唁函等。季老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修習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吳宓先生是鹹陽市涇陽縣人。這一展廳特開闢了“與他的老師吳宓”一欄,以圖片和史料介紹了這段師生緣,其中季老保存的當年有吳宓先生課程的課時表彌足珍貴。同時,還展出了生前歷屆中央領導看望季老的珍貴照片,以及逝世後中央領導和各界弔唁、悼念季老的珍貴照片。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季老的精神風範將與世永存。
追思風範
季羨林國學院的成立和季羨林紀念館的設立,得力於鎬京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董事長呂明先生的不懈努力。呂明先生十分敬仰季老的學養風範,曾12年追隨季老,經常向季老匯報自己的辦學現狀和想法,力求將季老的國學精神貫徹到自己的辦學實踐中去,得到了季老的認可和讚賞。季老認為陝西是國學的發祥地之一,而他敬仰的老師吳宓又是陝西鹹陽人,他對呂明就愈加信賴,所以當呂明拜他為師時,季老欣然接受呂明為他的弟子,並經公證、授權委託呂明先生保管他的手稿、遺物等。2009年7月11日,季老逝世。呂明便根據季老的遺願和託付,在季老兒子季承先生的支持下,在自己創辦的陝西服裝工程學院成立季羨林國學院,設立季羨林紀念館。
價值意義
作為學界泰斗和國學大師的季羨林的遺物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季羨林國學院已基本完成了這些文物的整理、展示和保存、保護,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研究、出版和傳承、弘揚力度,要將季羨林的國學思想貫穿於學術研究和大學教育,使季老開放的大國學精神世代傳承,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