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壽元

季壽元(1924.4.13-2019.5.18),江蘇泰興人,九三學社會員,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原地質學系,地球科學系)教授,著名礦物學家,長期從事結晶學和礦物學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擅長結晶學、光學礦物學和礦物譜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季壽元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4年4月13日 
  • 逝世日期:2019年5月18日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
  • 職業:礦物學家 
  • 代表作品:《晶體光學》 、《結晶學》、《礦物學》
  • 主要成就: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籍貫:江蘇泰興 
  • 政治面貌:九三學社社員 
人物生平,科學成就,

人物生平

1943年進入中央大學地質學系學習,1947年畢業後留校任地質學系助教,1953年晉升為講師,1978年晉升為副教授,1985年晉升為教授,1989年光榮退休。1954月2月至1955年12月曾在北京地質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進修。

科學成就

季壽元先生長期從事結晶學和礦物學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講授《結晶學》、《礦物學》、《光性礦物學》等基礎課程,主持或參與編著、出版了《晶體光學》、《結晶學》、《礦物學》、《地球化學》、《結晶學與礦物學》、《礦物學導論》等教材,在學界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他主持“結晶學與礦物學”、“X光結晶學”和“差熱分析”等實驗室的建設,為南京大學礦物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季壽元教授十分注重野外觀察。他是南大花崗岩研究團隊的骨幹之一,與團隊成員一起發現了華南存在加里東花崗岩的確鑿地質證據,比較了不同時期花崗岩的岩石學和礦物學特徵,在徐克勤院士領導的《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其與成礦關係》專著中,執筆撰寫了約15萬文字,為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的綜合地球化學對比做出了突出貢獻。作為團隊成員先後於1978年和1982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季壽元教授十分注重科技創新,他在開展礦物學和岩石學研究的同時,領導並組織開展了穆斯堡爾譜、紅外光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礦物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統研究了礦物的譜學特徵和化學成分的相關性,探討了與寄主岩石的熱歷史。這些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礦物譜學研究水平。1989年後,季壽元教授退而不休,與安徽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徐樹桐研究員合作開展了大別山變質礦物學研究工作,創新性地在岩石薄片中發現了原位微粒金剛石,為推動大別山超高壓變質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增強了南京大學的國際影響。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