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麗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常熟
- 出生日期:1963年
- 畢業院校:解放軍測繪學院
- 研究方向:空間數據挖掘
研究領域,個人榮譽,解讀孟麗秋,
研究領域
專業特長是空間數據挖掘、時空信息壓縮、智慧型信息採集和認知模型、人機交換界面設計等
個人榮譽
1993年獲聯邦德國漢諾瓦大學工程建築和測量學院工學博士學位;
1997-1998年獲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工學院工程建築和測量學院教授資格;
34歲就獲得了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終身教授資格;2006年起兼任土木工程及測量學院副院長;2008年4月起任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第一副校長。
中科院首批海外評審專家之一;
巴伐利亞皇家科學院德國大地測量部第一位亞洲成員;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波茨坦地學研究中心決策顧問;
曾獲得過邁耶爾——萊布尼茲獎章;
曾獲中國科學院海外傑出青年基金、海因茲、邁耶爾等獎章。
解讀孟麗秋
孟教授當年到德國留學的時候,留學生們的經濟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國外,很多同學都去勤工儉學。孟教授也不例外,她自己也從事過印刷、幫別人編程式等工作。孟教授笑著說:“那時候晚上同學們最大的愛好就是‘數錢’”。 艱苦的勤工儉學的日子自然不必說,但是很多同學就在打工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很多同學從打1份工慢慢地增加到4-5份,漸漸地就荒廢了學業。孟教授說她自己很有計畫性,總是能安排好打工和學習的時間,總是能很好地掌握好平衡點,所以把學習堅持了下來。在留學的經歷中,周圍很多同學看著別人的專業比自己的專業吃香,都忙著換專業。有人覺得自己的專業很枯燥,想換一個相對容易,前景明朗的專業;也有的人是“吃不飽”的,覺得自己的專業很簡單,想換一個更難的、更有挑戰性的專業。但是殊不知,這樣的變換就換掉了自己很多的時間,浪費了很多精力。孟教授是學地圖學的,她很慶幸自己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從未離開過本專業的學習。在成為慕尼黑工業大學副校長之前,孟教授一直擔任慕尼黑工大航空攝影測量和地圖研究所所長。她的研究方向覆蓋了地圖學所有的方面,包括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孟教授坦言:“現在我能在我研究的領域上站得住腳,不能說很權威,但說話有些分量了……”
從去德國留學,到瑞典工作,又回到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擔任航空攝影測量和地圖學研究所所長,34歲獲得該校的終身教授資格,44歲就任德國慕尼黑工大第一副校長,孟麗秋教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孟教授非常有自己的目標,她說:“我在行走的路上經常反思自己是否在反方向走路,左右看看,有些走在我左邊的人到右邊去了;有些走在右邊的人又到左邊去了,看看左右是否還有人在往前走……?”
孟教授告訴我們,每個人在前進的路上都要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並且一定要堅守自己的目標。孟教授可以熟練地使用英語、德語、瑞典語等多國語言,孟教授自信地說:“我在一個國家半年就能夠學會當地語言。”剛到瑞典工作的時候,學生們都希望能用本國的語言聽課,半年時間,孟教授在課堂上用瑞典語給同學們授課了,學生們都驚喜得歡呼起來……超強的語言能力顯示了孟教授獨特的人格魅力。她告訴我們,語言對成功有著很大的影響,它幫助我們打開心靈的窗戶。必須通過外語與之交流,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孟教授說:“外語的能力常常會給人柳暗花明的感覺。”她對學習語言的經驗就是多讀外語原著,加強自身素質訓練,並且要敢於和別人溝通和交流。
孟教授說,選擇一名好導師也很重要。現在的導師都是雙向選擇,導師選擇你的時候,你自己也要牢牢把握住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孟教授當年學習的地圖學專業並不怎么熱門,茫然的情況下,導師的一句話:“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跟地圖學密切相關”, 讓她茅塞頓開。古代人從地圖學中發明了指南針。孟教授覺得特別有意思,就這樣堅持了下來。孟教授在德國讀完博士學位後,原本她想直接回國的,而就在這個時候,她的導師表示希望孟麗秋能協助他申請一個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項目順利地批下來之後,孟教授有了一個去瑞典工作的機會。她先是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任教,後來又進入了企業。雖然都是在歐洲工作,不過瑞典人和德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這成為了她人生經歷中寶貴的一部分,也為她今後在慕尼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在德國,成為C4級教授(德國最高級別教授)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必須滿足一些硬性條件:除了獲得博士學位,擁有教授資格,有在工業界工作過的經驗外,理想條件下最好還有在第三國工作過的經驗。孟教授說:“我恰好滿足了這些條件,再加上我是一名女性,可能給我多了一些積分。本來我沒有這些想法的,但是我的導師親自到瑞典鼓勵我回德國參加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回到了慕尼黑,如果不是我的導師去找我的話,也許我就留在瑞典了。所以說選擇一名好的導師對於成長成才太重要了。”
孟教授是一位勇敢的“游泳者”。在面對出國留學的選擇的時候,她說:“我勇敢地游過去了。”在國外呆了那么長時間,孟教授坦言:“我還是生存在兩種文化的夾縫中,一半是‘此岸’,一半是‘彼岸’”。在親身領教了兩種文化的衝突後,孟教授說她很享受現在的特別位置。
孟教授很羨慕德國的學生很多都多才多藝。比如說有一個學生提議,我們來場小提琴表演吧,大家都可以即興發揮,馬上就能進行現場表演。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很強,因為從國小的時候,德國的教育就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他們經常鍛鍊小學生作報告,而不是去考什麼高分。
慕尼黑工大的教授問過孟教授這樣的問題,“中國的學生在課堂上發言提問的很少,是不是中國的學生沒有以前用功了?”為什麼中國學生在國外的表現還不如那些比他們素質差的別國的學生表現好呢?孟教授認為,學習分為積極學習和被動學習兩個方面,中國的學生通常是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他們在積極地思考,但是沒有及時地表達。德國的學生在考試中覺得掙一分都很重要,不管考試通過與否,都會去積極主動地參加考試;而中國的學生特別在意考試,他們通常因為怕可能得不到高分而放棄考試,再多花半年的時間來複習,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孟教授介紹,德國的大學以前實行的是“寬進嚴出”的政策。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工程類專業的學生的淘汰率是50%左右,而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淘汰率會高達90%。現在德國高校的教育體制也在逐漸進行改革,慢慢轉變為“嚴進嚴出”,學生的淘汰率會漸漸下降。在慕尼黑工大,每年大概錄取6000名左右學生。學生的錄取不會像中國的高考一樣“一錘子買賣”,憑分數論高低。慕尼黑工大對一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都是直接錄取,但是對於一些處於中間狀態的學生,學校會給他們足夠的面試機會。由各個院系的教授組成的錄取小組會給每名學生半個小時的面談時間,教授們會根據學生的入學動機、言談舉止、語言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面和自身修養等各個方面來考察學生,擇優錄取。
慕尼黑工大對教學非常嚴格。孟教授稱:“慕尼黑工大建築系的學生平均哭三次。”為什麼要哭三次?有一位學生曾跟孟校長說:“我是絕對不會哭的,即便是天塌下來的事情。”但是這名學生最終被她的教授給批評哭了。後來孟校長聽那位教授說:“這是我教過學生中最好的一個。”既然是最優秀的學生,為什麼還要被教授批評哭呢?原來這只是教授鍛鍊學生承受能力的一種方式,他說:“這才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不容易的。”
正如孟教授所說,“水至清則無魚。走出去就意味著各種衝突,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精華和糟粕,要學會吸收和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