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荀
- 拼音:mengxun
- 釋義:孟子和荀子
- 出自:《孟子》《荀子》二書
孟荀 | |
拼音: | |
解釋: | 1.孟子和荀子。分別為戰國時期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故常並稱。 2.指《孟子》和《荀子》二書。 |
孟荀 拼音: 解釋: 1.孟子和荀子。分別為戰國時期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故常並稱。 2.指《孟子》和《荀子》二書。
.孟子和荀子。
孟荀 | |
拼音: | |
解釋: | 1.孟子和荀子。分別為戰國時期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故常並稱。 2.指《孟子》和《荀子》二書。 |
孟荀 拼音: 解釋: 1.孟子和荀子。分別為戰國時期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故常並稱。 2.指《孟子》和《荀子》二書。詞條標籤: 歷史人物 , 人物 V...
《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是198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淑靜。...... 《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是198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淑靜。書名 《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
《孟子荀卿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本篇是孟子和荀卿的合傳,但所記載的內容卻包括了戰國時期陰陽、道、法、名、墨各家的...
荀是一個漢字,拼音是xún,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香草,在遠古時期軒轅氏部落首領黃帝,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也是春秋時期前的古國家國號名稱,在周朝時期,荀是“公...
《送孟東野序》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陽縣尉而作的一篇贈序。全文主要針對孟郊“善鳴”而終生困頓的遭遇進行論述,作者表面上說這是由天意決定的,實則...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年五十,始遊學於齊國,...
《唐韻》《集韻》$蒲結切,音蹩。襒衣。 又《類篇》匹滅切,音潎。衣貌。 又《史記·孟荀列傳》騶子重於齊趙,平原君側行襒席。...
二、孟荀對道德起源及道德本質的看法三、孟子的仁學建構四、荀子的禮學建構第三章 人性與道德修養一、道德修養的目標二、存心養性與化性起偽三、思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