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仁

孟慶仁 男,山東高青人,1946年6月生,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1980年10月來社科院哲學所做研究工作,1995年評為研究員;2003年評為優秀專家和資深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山東省哲學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哲學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當前的重點是唯物史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慶仁
  • 出生日期:1946年6月
  • 籍貫:山東高青
  • 性別:男
主要成果:,獲獎情況:,獲獎成果簡介:,

主要成果:

出版專著6部,主編、參著多部,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有些有較大的社會反響。專著(以時間為序):《一個新歷史觀的足跡》,1988,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現代唯物史觀綱要》,1989,廣西人民出版社;《科學世界觀的歷程》,1992,廣西人民出版社;《歷史辯證法和當代社會主義實踐》,1994,廣西人民出版社;《周恩來:思想和實踐》,1998,山東人民出版社;《現代唯物史觀大綱》,2002,當代中國出版社。主編的主要著作:《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評傳》,1991,山東人民出版社;《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1992,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人,挺起你的脊樑》,1999,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重點項目:獨立主持省重點項目3項,共同主持省重點項目2項。獨立主持:周恩來的思想和實踐研究(自籌經費),1996年立項;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研究,1996年立項;唯物史觀的發展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探索,2004年立項。共同主持:世界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評傳,1986年立項;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1987年立項。

獲獎情況:

共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一等獎:《社會主義“世界歷史性的”事業是一個過程》,論文,《哲學研究》2000年第9期,獨立;《現代唯物史觀大綱》,專著,2002年,當代中國出版社,獨立。二等獎:《論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道路和動因》,論文,《哲學研究》1987年第9期,獨立;《一個新歷史觀的足跡》,專著,1988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獨立。三等獎:

獲獎成果簡介:

現代唯物史觀大綱》一書包括一個導言和正文三篇、一個簡短的結語。導言闡述了為什麼提出現代唯物史觀,敘述了闡發現代唯物史觀的主要原則,概述了現代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站在現代唯物史觀的高度,對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作了新的闡述,專門論述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方法論,強調歷史辯證法是現代唯物史觀的活的靈魂。唯物史觀是一個開放的和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在它誕生以後,經歷了經典的、傳統的形態,現在要發展到現代的形態,可以稱做經典唯物史觀、傳統唯物史觀和現代唯物史觀。所謂經典唯物史觀,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又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在不同程度上發展過的唯物史觀。所謂傳統唯物史觀,是以史達林《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第4章第2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依據,後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中不斷發展起來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現代唯物史觀是唯物史觀的現代形態。它是以經典唯物史觀為基礎,吸收傳統唯物史觀的正確觀點,在現當代條件下的豐富、完善和發展。
正文部分。現代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是由社會結構理論、社會發展理論和人的發展理論這樣三個部分構成的。這三部分,也就是本書的三篇。其中,社會結構理論是整個理論體系的基礎,社會發展理論是核心,人的發展理論既是歸宿,又是出發點。這三個方面相互交叉,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系。唯物史觀對社會歷史觀基本問題的正確解決,是正確闡述唯物史觀理論體系的基礎;歷史辯證法作為唯物史觀的方法論原則,作為唯物史觀的活的靈魂,貫穿在整個社會過程學說之中,貫穿在這三個方面之中。
第一篇社會結構理論。主要闡述了社會有機體和社會矛盾系統理論。社會矛盾系統的最基本的矛盾是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矛盾,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人和人之間的矛盾,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矛盾的基礎之上的。在社會最基本的矛盾的基礎之上,社會基本矛盾和非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內部矛盾和社會外部矛盾形成和發展起來。第二篇社會發展理論。主要闡述了社會歷史發展的道路、規律和動力。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是原始社會、階級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三大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社會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不是固定不變的。大體說來,在原始社會的前中期,是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生產,從其後期開始到共產主義社會前期,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方式,到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可能又變成了科學生產方式。而不論在社會發展的哪一個階段上,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簡稱“互補”,都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三篇人的發展理論。主要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個人發展理論、人的發展道路和前景。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是唯物史觀的題中應有之義,人的發展道路是人的形成—異化—復歸,人的發展前景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結語。唯物史觀是無產階級的社會歷史觀,強調了唯物史觀的科學性、實踐性、階級性。
《社會主義“世界歷史性的”事業是一個過程》,是《哲學研究》2000年第9期的首篇。本文認為,社會主義作為世界歷史性的事業,它的實現要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一國能夠建成社會主義。文中運用唯物史觀關於社會基本矛盾和世界歷史的基本原理,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較為全面、簡明、深刻的總結。這也是對一國能夠建成社會主義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的有力的論證。本文的發表在我國理論界引起了較強的反響。
《論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道路和動因》一文著重考察了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道路思想的歷史發展,提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的普遍規律是原生的社會形態、次生的社會形態、原生的社會形態在新的基礎上的復歸,即原始社會、階級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等三大社會形態的依次演進,而不是所謂的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演進;在這一普遍規律的前提下,不同地區不同國家走著不同的發展道路。社會發展的動因即主要決定因素,並不是自始至終都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而是自然環境、人類自身生產、生產方式等因素的依次更替。本文的發表在我國學術界引起了長達幾年的討論。
《一個新歷史觀的足跡——唯物史觀發展簡史》是一本唯物史觀發展史著作。本書打破了過去一直沿用的時代背景加著作解釋、帶有很大機械性的模式,著重考察、闡述了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及其一系列範疇、原理的形成、豐富和發展。關於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邏輯起點和許多範疇、原理,書中都提出了一些不同於傳統觀點的見解。本書出版後有較大的社會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