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孟山鄉是全縣面積最大、森林最多、生態最好、人口最少的鄉鎮。2017年全鄉轄魏家莊、二郎、照四角、下石庵、石圐圙、昌源莊、花溝、石家坡、安窪、賈封、康家莊、孔子峪12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450人(2017年)。全鄉有15個支部,有黨員318人。耕地面積10752畝,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
區位地理:孟山鄉位於平遙縣城東南43公里處,鄉政府駐照四角村,東臨祁縣、武鄉縣,南接沁源縣,東南與沁縣接壤,北臨朱坑鄉,西與東泉鎮相鄰。群山林立,溝谷交錯,是縣唯一貧困山區鄉。境內有孟山(主峰最高峰海拔1962米)和寶塔山(俗稱棒棰山)(主峰最高峰海拔1895米)兩大山脈。轄區面積229.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8%。
交通條件:全鄉循環公路50公里,穿越賈封、昌源河兩條大溝,路經9個村。汾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直達208國道,平孟公路直通縣城。
農業發展:孟山鄉作為山區無礦產資源鄉,種植、養殖、勞務輸出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種植業方面,傾斜發展特色小雜糧,土特產有孟山銀盤蘑菇、笨雞蛋、莜麵、蕎面、小米、核桃等。在養殖業方面,利用荒山荒坡資源,主要以牛、羊大型食草性動物飼養為主。在勞務輸出方面,全鄉有勞動力2600人,其中80%都在外打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林業發展:全鄉有21萬畝國有和村有林地,占到全縣森林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全鄉森林覆蓋率近百分之七十。
水利資源:昌源河發源於孟山鄉,為季節性河流,。境內有小型水庫1座,為石寶水庫,總庫容139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7萬立方米,多年供水量800萬立方米。
文物古蹟:文風塔位於孟山鄉花溝村楊嶺自然村西北寶塔山主峰上,創建年代不詳。永壽寺位於孟山鄉賈封村張家莊自然村東南三峰山上,地處平遙、沁縣、沁源三縣交界處,故民間俗稱“三界寺”。始建於北齊武平元年(公元570年)。石佛遺址,位於孟山鄉賈封村石佛自然村西,原建築已毀,地表存佛像座1個,黃砂石質;四個立面浮雕佛像各兩龕,風化不清;造像殘碑1通,時代應為南北朝時期。
位置
孟山鄉轄:照四角村、魏家莊村、二郎村、下石庵村、石圐圝村、昌源莊村、賈封村、安窪村、花溝村、石家坡村、康家莊村、孔子峪村等12個行政村,54個
自然村,1206戶,3867人,10773畝耕地,21萬畝國有和村有林地,占全縣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森林面積占到全縣的百分之七十,而人口不到全縣的五十分之一,全鄉共有中國小各一所。
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3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8元,是全縣面積最大、森林最多、生態最好、人口最少、條件最差、農民人均純收入最低的鄉鎮。
收入
平遙縣孟山鄉全境有24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林地面積達18萬餘畝。
平遙縣著眼於改善旅遊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決定在孟山鄉啟動
綠色銀行建設工程。
一是抓好食草型養殖業的發展;
二是抓好以護林防火為主的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坡植樹造林;
三是抓好“百里、千畝、十萬株溝灘栽植楊柳樹”工程。力爭通過三大工程,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孟山鄉每戶農戶栽植楊柳樹達到千株以上,10——15年後,戶均可收入10萬元以上。
經濟建設
為強力推進小康鄉建設步伐,2003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確立了要大力實施“1、1、1、2、3、4、5”工程,加快經濟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即堅持一個統攬(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工作全局);圍繞一個主題(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抓住一條主線(抓住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一主線);實施兩大戰略(“科教興鄉”和“工業強鄉”兩大戰略);瞄準三大目標(即:實現“在全市非沿黃鄉綜合實力爭最強、各項工作爭一流、各項任務爭第一”三大目標);推進“四化”進程(推進
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五個創新(即:創新投入機制,營造投資環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力推進農村工業化進程;創新發展理念,搞活市場抓商貿,服務城市促三產,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強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新文明建設內容,提高全民素質,推進農民城市化進程;創新領導方式及管理體制,轉變職能,全面提高執政水平)。圍繞這一總體思路,鄉黨委先後研究成立了孟軻鄉工業發展領導小組、商貿流通業發展領導小組、農業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新村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設立了支援重點建設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