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信息
農業生產集優質糧食作物,無公害蔬菜,畜禽養殖為一體,工業形成了食醋、孟封餅、畜產品為主的食品加工、鑄造、建材三大經濟版塊,是聞名遐邇的“醋都之鄉”。
2004年,孟封鎮圍繞“舉龍頭、建基地、強品牌、富萬民”的發展思路,完成農業總產值10091萬元,
企業總產值29158萬元,實現財政收入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00元。
地理位置
孟封地處今太原、晉中、呂梁三市之中心地帶,與省會太原相距約90里,與縣城清源相距40里,與徐溝(縣城)鎮相距30里,與祁縣縣城相距40里,與太谷縣城相距30里,與晉中首府榆次市相距90里,與交城縣城相距50里,與文水縣城相距60里,且北經徐溝,小店可達省會太原而通京、津,南經祁縣、平遙可達黃河渡口而通陝、豫,是明、清時有名的(北)京——西(安)大官道(今國道線)必經之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歷史沿革
孟封鎮位於太原市清徐縣縣城東南40里,是縣內清源、高白、堯城(古陶唐鎮),徐溝、大常六大古名鎮之一。
孟封鎮歷史悠久,據《左傳》記載:魯昭公於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晉滅郭氏,魏獻之為政,分其地為七縣,孟封是當時的孟氏封邑,故得名孟封,至今已有整整2520年歷史了。
優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孟封鎮的繁華。當時孟封村內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僅耆老記憶中的就先後有:六合慶、乾亨順,東盛恆、永發興、慶豐祥(後為萬和泰)、六泉糧店、店東大多為孟封村人;大成店,義合源兩家車馬大店(兼留宿行旅客商)德和成、寶聚興、和記等數家雜貨店;藥店有協升泰後改為廣恆茂;兩家櫃架(家具)鋪,一為天義成,另一家店名不詳;兩家打制大車的木工作坊,一家為石記大車鋪,(東家為本縣北東社人,後留居孟封),一家為張記大車鋪(東家為祁縣人);當鋪有永濟當和乾順當兩家;賃鋪有義和園、泰來吉、德合元三家;一家綢布莊,店名聚義生;一家燒鍋(制酒作坊),前店後廠,店名五合泉;此外還有餅面鋪五、六家,肉鋪二家,醋坊、粉坊麵食品加工作坊也為數不少,全村合計店鋪作坊有三、四十家之多,且大都集中在村中化成寺周圍。隨著商業的發展,社會上相應地也就產生了一大批商人、作坊工匠,搬運工人,醫生和操辦紅白宴席的廚師,起蓋房屋和看地理風水的陰陽先生算命打卦的先生術士。更加造就了孟封的繁榮。
農曆正月初八,為孟封村內化成寺廟會之日,又因孟封是縣內東南方大村,故從滿清同治年間,每逢農曆單日,又是村內集市。這時附近周邊各縣的商販,皆雲集村內。村內大寺附近的大街小巷,賣各種生活用品,農副產品,農具及牛、馬、豬、羊的貨攤,占滿街道兩旁(正月初八廟會主要賣各種煙花爆竹),村內人山人海,擠擁不動,街道上摩肩接踵,人頭攢動,買賣人的吆喝之聲,討價還價聲及騾、馬、驢、豬、狗、雞的嘶叫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煞是熱鬧。
孟封村中心,有一大型寺廟,即上面提到有“化成寺”。據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編纂的《清源縣誌》記載:孟封化成寺建於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了。元朝盛行佛教,當時該寺香火鼎盛,每逢佛教慶典節日,善男信女雲集,皆來燒香拜佛,許願還貢。據耆老言講,該寺的最後一個和尚叫金亮,金亮師父園寂於寺內,時間約在日本未入清源的1936~~1937年。和尚沒有了,化成寺則成了孟封村的政權中心——村公所駐地,後來,該寺又成為孟封周圍各村的完小,設初小、高小兩部,附近各村之高小學生,皆在此就讀。
化成寺分前、中、後三部分,前殿的東西兩角建有鐘、鼓二樓,前門分三個,左、右兩個邊門長年敞開,中間大門經常關閉,除非重大盛典或要人名士來參拜查訪,才大開中門迎賓。後面大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過去、現世、將來三世佛,其餘殿堂、世人已都不知情了。
化成寺的正南方向有一個景致可觀的戲台,戲台前是廣闊的戲場,戲場靠北近大街的地方,建有一座雅致古樸的三開樓牌坊。五四年唱汾陽鼓汾劇團的猴戲——《鬧開宮》時,因台口低矮施展不開,故拆了重建,不幾年後就又移到寺圪垛西,舊戲場則蓋了民居。戲台的幾次拆建,充分說明了孟封地區的人對戲劇文化生活的熱愛與嚮往追求。
早在光緒十年,就有東羅村人時成瀛創辦的“小梨園”戲班,培養出三生兒(孟珍卿),天貴旦(王春元,王答村人),自生旦等一批著名晉劇藝人。清光緒XX年,孟封村民劉臭三又與三兒生在孟封村辦起“小榮梨園”娃娃班,民國十七年(1928年),劉臭三又重金聘請名角入園,當時鬚生有十三紅(張景雲)蓋天紅(王步山,原籍河北,幼處隨母到了王答村),正旦有王桂香(藝名二女則),大妞妞,小旦有筱桂桃,毛毛旦等。
當時該園號稱山西中路梆子第一班,名躁一時,紅遍太原、晉中各府縣。後徐溝《小自誠園》與《小榮梨園》合併於孟封。《小自誠園》教師多由大班演員兼任,有當時晉劇名師獅子黑(喬國瑞太谷西里村人)、說書紅(高文輸)、十七生(董金福)、大珠珠(胡林旺)及抓心旦(黃免則,定襄人),晉劇名伶劉芝蘭則出自該班,出色的還有南路生志海與花臉志忠;北田旦(榆次北田村人),王正奎則出自孟封“小榮梨園”娃娃班。
孟封村地勢低洼,村外土地都高於村內,因而村民沿村四周,修起高大的護村堰,1977年8月2日,東羅村北烏馬河決口,(農曆6月18日,因本人參加此次防汛,晚上在烏馬河灘上還睡過二夜,故記憶得很清楚)河水四處泛濫,孟封村組織村民護村,河水還險些從村東南、村南進了村內。因而在村中化成寺西緊貼化成寺的地方,有一個大水池,俗稱“寺圪垛”,是雨後村內各街巷的退、集雨水之地。奇怪的是,“寺圪垛”的水,即使在大旱之年,也從未乾涸過。還有一個傳說,記不清何年何代,天下大旱成災,就連汾河也滴水全無。化成寺大殿之內,住有一條大蛇,到處找不到水喝,一天夜裡,將身、尾盤在殿上,把腦袋伸到寺圪垛才喝足了水,這一傳說,至今還廣為流傳。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人說寺圪垛顯了靈,水井有冰片味,是神龍(蛇)光臨之故,迷信的人求神看病,取寺圪垛的水為藥,據說還真治好不少人的病,因而幾十里之外的人騎馬坐轎也來求藥,六十年代又有過一次,但迷信的人就少得多了。
孟封村還有一處名勝,好居於村東北角(孟封中學東南原三隊的打糧場)不知建於何時的玉皇閣,玉皇閣供奉的主神當然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了,玉皇閣建築設計新穎,結構嚴密,四周飛檐挑角十分精緻可觀,民俗傳說:錦州的獅子應縣的塔,比不上孟封的玉皇閣,可見玉皇閣當年的風采,確為迷人。
閣樓總體為長方形,分上、中、下三層,高度在15米左右(村民說有四、五丈高),神閣在二、三層樓上,二層樓台後部是一個大平台,上植奇花異草。據說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的一次維修中,在二層台上再建三層樓時,不知什麼原因,總是前面蓋起後面塌,後面蓋起前面塌,因而只蓋成了前殿,後部留下一個大平台,形成了一種奇特少見的格局。日寇入侵占領孟封后,長期被日偽作為碉堡據點,日寇戰敗光復後,又因為作民閆錫山軍隊的據點而毀於戰火,後閆錫山大搞兵農合一,“三自傳訓”失盡民心,退守城鎮,又大搞堡壘戰術,在1946~~1947年間,玉皇閣被徹底拆除破壞,磚石運往清源修了碉堡,可惜這一宏偉的可特建築,就這樣被徹底毀壞了。
最後再說一下孟封的風味小吃,聞名晉中的孟封餅,孟封餅是老年人最喜歡吃的一種食品,它在一斤精白麵粉中,摻入四兩油,四兩糖(指當時十六兩的老稱),在吊爐中燒烤而成,該餅個頭不大,兩面呈金黃色,(吊爐有上、下兩層火)食之甜綿可口,酥軟味香,不用咀嚼入口即化,下嚥之後,餘味悠長,是走親訪友時饋贈親友、孝敬老年人之極佳食品。說到孟封餅,還有一個小故事;孟封村有一趙財主,家裡雇有臨村南里旺廚師一人,(也有人說是本村著名餅師)。一年趙財主作壽,令廚師不惜面成本,為他做餅待客,並拿來整簍油、整袋白糖,對他說:怎么好吃你就怎么做。廚師又要來半簍香油,和面時,不慎將油翻到了面案上,為怕財主責怪,就全部弄到麵缸之中,再加上白糖,開始和面,誰知左揉右揉,也將面揉不成團,又加了一些白面後,才勉強揉成一團捏成餅狀,扣在火爐中。因為油太多,因而一翻動,餅就碎成小塊。眼看午飯時間到了,也沒有烤出一個完整的餅子,只有一鍋碎圪瘩瘩,廚師急得手忙腳亂,滿頭大汗。這時財主派人來催問餅子是否燒好,廚師無奈,只好硬著頭皮,說餅子已燒好,財主在預先親口嘗一嘗,廚師只好拿了幾塊送雲,財主一看,不是餅子而是幾塊碎圪瘩瘩,非常生氣,瞪著眼睛說:“你燒得這是些什麼東西?”廚師急中生智回答:“這是為你高壽特製的鍋塊,好吃得很,吃了能長命百歲,不信你嘗嘗。”財主面帶怒容夾了一塊放到口中,果然又綿又甜,又香又軟,這才轉怒為喜道:“準備開宴。”祝壽的賓客吃了餅塊後,個個讚不絕口,都說從未吃過這么好的鍋塊。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孟封鍋塊的名聲越傳越遠,越傳越響。這個廚師因禍得福,回家後反覆試驗改進作法,確定了最佳配方為四油四糖。這樣做出來的鍋塊,色香味俱佳。後來他製作的鍋塊食客如雲,銷路極好,常常是供不應求。過往客商吃後還要攜帶幾個回去,讓親屬品嘗。因而名聲遠播,幾百年來盛名不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西太后逃難路經徐溝,吃的就是孟封餅)。這就是後來風味獨特,香酥甜美的孟封鍋塊。年長日久,人們為稱呼順口方便,就漸漸叫成“孟封餅”,而不叫鍋塊了。
孟封鎮以歷史上看,一直屬清徐縣管轄,今該鎮轄25村,歷史上最多時轄過29村,附近村村都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孟封村村東北七里的堯城,是古聖賢堯王當年建都的地方。
相傳在原始社會末期,堯為我國黃河流域陶唐氏族(漢族的前身)的部落首領,他姓伊祁,號放勛,字陶唐氏,簡稱唐堯。陶唐開始生活於河北涿鹿、懷來一帶,堯擔任部落聯盟領袖後,便帶領他的部落,徒步來到山西境內,尋找選擇生存的優勢地方。來到當時的堯城後,風堯城一漫平川,氣候溫和宣人,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又有東來的象峪河(源於榆次),南來的烏馬河(源於太谷)灌溉,於是他們便選定了這一風水寶地,在這裡開荒墾地,飼養六畜(馬、牛、羊、豬、狗、雞)。
《山西通志》卷三載:太原縣(今晉源)府城西南40里,唐堯始都於此,後因水患太盛而遷河東平陽(今臨汾)。
《明一統志》又說,帝堯自涿鹿徙都於此,俗為堯城。
《帝王始記》載:堯始於唐,後徙晉陽(堯城時屬晉陽管轄),及為天子都平陽。
《尚書古文疏證》載:堯為天子,始都於晉陽,後遷於平陽。
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堯城曾是帝堯第一個建都的地方。
相傳堯在此地時,還令他的天文官羲仲,羲叔與和仲、和叔兩對兄弟分駐堯城東西南北四方,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狀況。他們在觀察中,發現村北有一種奇異的草,因其葉子象莢,故稱蓂莢草。此草前半月每日長出一片葉子,十五日後,每日落後一片。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他們又觀察到月相的盈虧變化周期平均為二十九天半,據此,堯制定出朔望月(農曆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又根據天氣的冷暖溫涼和晝夜的長短變化制定出四時(春、夏、秋、冬)、八節(非節日、乃二十四節氣中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季節的研究直到夏朝才逐步完善為當今的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制定出夏曆(即今之農曆)。堯時四季八節的制度,是繼黃帝之臣大撓作甲子紀年後的又一偉大創舉(從黃帝紀元起,到公元1984年,已歷78個花甲,至今共4704年)。堯時四季八節的制定,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卓越才能。
堯城是後人為紀念帝堯而修建的城堡,始於何時,因時無記載,故無可稽考。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重修南北並建橋記》中也說:城市不知創自何市時,只敘明初修葺過一次。當前發掘出的一通清雍正四年(公元1125年)的《聖師寺重建碑記》中,敘寺始建於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
直到清末民初,堯城仍是一座規模完整的城堡,後因同蒲鐵路的修建,堯城才失去其地理優勢(堯城為京——西官道的必經點,駐有驛站,官道沿路有烽火台,堯城村西南,村東北至今仍有南台,北台遺蹟,同蒲鐵路修道後,京西大官道漸漸失去其作用)。又由於“事變”後日寇的入侵,堯城才漸漸衰落為普通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