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語運動,50年代巴基斯坦東孟加拉省要求用孟加拉語作為國語的運動。印、巴獨立之初,巴基斯坦由相距約2000公里的西部巴基斯坦各省和東部的東孟加拉省組成。東孟加拉省面積14·3327萬平方公里,只為西部面積80·3944萬平方公里的17·8%,但人口為4,190萬(1951年),是西部人口3,370萬的1·24倍。東孟加拉省講孟加拉語的人口占全巴人口的54·4%,占東孟加拉省人口的98·2%,而且以泰戈爾為代表的孟加拉文學具有光榮的傳統。講烏爾都語的人僅占全巴人口的3%,就是在西巴各省也只占7%。因此東孟要求以孟加拉語為國語。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等中央政府領導人堅持以烏爾都語作國語,引起東孟加拉人的強烈不滿,指斥支持烏爾都語為國語的東巴在中央政府中的領導人為“旁遮普主義的走狗”。1952年,曾任東孟加拉省省長的納齊穆丁總理公開支持烏爾語為國語,更使東孟加拉人憤怒,同年2月21日發動了反對烏爾都語為國語的聲勢浩大的民眾示威遊行。警察向民眾開槍,打死19人,東孟加拉人稱這一天為“烈士紀念日”。1954年3月,要求用孟加拉語為國語的運動發展為擺脫西部巴基斯坦人政治控制的鬥爭。阿達姆吉黃麻廠孟加拉工人起而反對非孟加拉人的上級官員,釀成騷亂,有500至1000人喪生。中央政府於同年5月解散了非穆斯林聯盟執政的東孟加拉省政府,同時宣布中央政府同意孟加拉語與烏爾都語同具官方語言的地位。孟加拉語運動是東、西巴矛盾的第一次嚴重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