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濤先生是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著名山水畫家,與宋吟可、王漁父並列為貴州第一代國畫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孟光濤
- 出生地:貴州仁懷
- 出生時間:一九一七年
- 主要作品:《松溪圖》
簡介,繪畫作品,作品特點,人生寫照,追求藝術事業,思想意識和藝術價值,贈送作品,
簡介
[近現代]一九一七年生。貴州仁懷人。擅國畫。貴州中國畫院。
高山大河,秋水長天,深澗流澤,是孟光濤先生作品的主體。
貴州的地質地貌變化十分豐富,百態千姿,氣象萬千,有的巍峨,有的雋秀,有的峭拔,有的逶迤,蒼茫無極,無窮深致。為了悉心觀察貴州奇特的自然山水,孟光濤一年中至少有2個月時間,堅韌不拔苦旅在貴州的萬水千山。因此,孟光濤的畫,準確、深刻地把握了貴州山水的特徵與神韻。他畫的山,無論是立軸還是橫披,大都分為遠、中、近三個層次,由遠及中、由中及近。從近看遠亦然。各個層次,並非水平狀的鋪設,亦非直線性的分段,而是遠近相宜,呈現得非常自然、傳神、生動。
繪畫作品
孟光濤不止山畫得好,水亦畫得好。山與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是唇齒相依,互動生輝的。他畫的水,要么奔騰澎湃,如雪原狂飆,要么淡泊寧靜,情韻深婉,嚴謹而不桎梏,恣肆而不紊亂,筆墨靈動瀟灑,氣韻飄逸舒展。
孟光濤先生山水畫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寫實與寫意的精緻融合,在寫實基礎上,根據審美判斷,進行抽象描寫。寫實與寫意的機智綜合,既渾厚蒼勁,又形神兼備;既氣勢雄闊,又瑰麗清卓;既恣肆豪放,又柔媚雅潔。
仔細品讀孟光濤先生的畫,還會看見畫裡蘊蓄的不凡功力和融入的深摯情韻。每一幅畫,在結構與布局上,都處理得極其縝密、嚴謹、合理;在層次與落筆上,都運籌得極其準確、老練、嫻熟。觀孟光濤的畫,會溝通觀者與作品的審美聯繫,會讓觀者產生藝術共鳴,會使觀者萌動珍藏的欲望。
貴州的山脈,90%以上屬喀斯特地貌,山石雄奇,形狀獨異。孟光濤對貴州的山川河流、深澗泉澤進行分析、研究後,針對貴州山水特徵,採用以虎劈皺為主體的描寫技法,但又因山異而異,因水異而異,不斷變化和豐富描寫語言,殫思極慮,讓其作品有獨到的彰顯與表達。
儘管孟光濤先生的作品已風靡貴州乃至全國山水畫壇,但先生仍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追求,盡最大努力,讓作品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正是這種執著求索、求索不止的精神品質,於無聲處一次次提升了作品的內涵與高度,使他攀升到了中國山水畫的至高領域。
《貴州書畫家簡論》在述評孟光濤先生時說:“生長萬山之中,自幼所見儲諸胸臆,其後得從名師問業,獲觀歷代名跡,無時不刻不揣摸為黔山寫照之法。及至中年,復游黔中諸勝景,乃以心印景,以景證心,重岩迭峰融合畫家心中塊壘,一一發諸筆下。非點非線,只見其形;亦非徒具形狀,橫塗豎抹,處處生機。”對孟光濤先生的評價是十分中肯,客觀的
作品特點
楊長槐、陳敦品、楊抱林、楊守森四位著名山水畫家,在《懷念孟光濤先生》的文章中也說:“先生的表現手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進西畫所長,另闢蹊徑,創造出一整套表現貴州山川地貌的特色……樸實中顯出力度,秀潤中見到蒼勁,迷霧中透出黔山靈氣。如畫的水,涓涓明澈,生動流暢,疊泉飛瀑,皆有個性,為貴州山水畫所特有。”
孟光濤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對畫面之真與自然之真的準確審美判斷,在畫面之真與自然之真之間造成一定距離……至若秋林萬頃,夕陽一抹,林木為陽光所照之處,艷如彩霞,然其色彩,隨樹木之高低老嫩、疏密遠近而各不相同,皆和諧一致,層次分明……”
據《中國藝術家辭典》介紹:孟光濤早在1946年,就與貴州著名人物畫家宋吟可、著名花鳥畫家王漁父,在貴陽舉辦過三人畫展(後又赴昆明展出)。1947年,孟光濤又先後在遵義、安順、重慶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78年,貴州省美術家協會又為孟光濤和宋吟可、王漁父、陳恆安舉辦了國畫聯展。1979年,貴州省文聯推薦孟光濤出席第四次全國文代會,以後,又多次推薦孟光濤參加全國美展。孟光濤的《巫峽煙雲》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美展後,又經主委嵫∷偷焦?庹鉤觥=夥啪?苷?尾俊⒅泄?朗豕菹群笫詹亓嗣瞎饊蔚?幅作品。《中國藝術家辭典》在評價孟光濤的山水畫時說:“筆法奔放流暢、富有神韻,大筆勾勒與灑墨渲染相融合,畫面雄奇壯麗,群峰凝重,蒼鬱明潤,茂密深邃。”
大江東去,逝者如斯。孟光濤先生辭別我們已有16個春秋了,閱讀先生的畫,仍能讀到其遒勁凝鍊,自然朴茂的語言,仍能讀到其浩瀚深邈,雄闊豪放的氣勢,仍能讀到其氣韻生動,溫潤秀美的意境。
最近,有機會與書法家程緣去孟光濤先生親屬家裡觀賞先生的作品,佇立在孟光濤先生《松溪圖》、《清溪秋艷》、《巫山神女峰》等10餘幅裝裱精緻的作品前,心潮跌宕,激情波涌。沒有想到,30年前我們讀過的先生的一些作品,至今還靈動、閃爍著藝術生命的光輝。
人生寫照
追求藝術事業
孟光濤先生的作品,不僅是遺留的墨寶、山水畫的珍品,也是先生一生窮盡心力追求藝術事業的璀璨寫照。
在當代貴州國畫界,孟光濤、王漁父、宋吟可、方小石堪稱“四大名旦”,善畫山水的孟光濤生於1916年,仁懷魯班鎮人,1940年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專攻山水畫兼學水彩畫技法,受到國畫大師徐悲鴻、傅抱石、黃君璧等人的影響藝技大進。1944年受邀到務川中學任美術教員,1945年離開務川。他雖然在務川只任教一年,但那裡的山水人情也深深留在他的畫筆之端和內心深處,今天,仡鄉人談到孟老都充滿著欣慰和懷想。
思想意識和藝術價值
孟光濤於1944年初到務川中學任美術老師,由於他深得國畫的精髓,給學生講授畫道時非常注重畫品與人品的內在關係,他要求學生不能囿於他的畫風,要集眾家之長形成自家風格,將自己獨到的藝術審美觀和人生價值觀融入畫筆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和藝術價值。
由於孟老對國畫藝術的獨到見解和敬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人。務川縣城酷愛國畫創作的王美瞻先生很快與孟老成為至交,常常在一起論畫道、談技法、訴衷腸。後來,王美瞻在《回憶孟光濤老師》一文中寫道:“為了啟迪學生的畫趣和熱情,他(孟光濤)在課堂上講,畫是一門藝術,是真實生活的再現。在白紙上可以生動地展現峻岭飛泉,叢林草木,異鳥幽花;也可在白紙上把遙遠的茫茫世界、浩渺海湖收於眼底;也可繪出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內心精神。總之,熱愛藝術的人,必須要熱愛生活”。這些話足可見孟老師對國畫創作的虔誠程度和求索精神,不管是做人作畫都無疑是一種至理。
他在山水創作上非常講究技巧,特別是山水創作上的皴法甚為獨到。表現關東雄偉山川的“斧劈皴”,描繪煙嵐霧霞,行雲流水所用的“米點皴”;抒江南秀山麗水的“披麻皴”;畫土石荒灘、草木潤生的“解索皴”等。他還將高空雲彩,峭壁河灘、山洞溪流、島礁堤岸、煙霧帆影、磯石懸崖、一蓑垂釣、牧童暮歸等各作為一個課程,循序漸進,深入淺出,並以作示範,讓學生逐一臨摹,對學生的山水創作很有指導性。王美瞻先生的兒子王慶華至今收藏有孟老授課時的山水畫稿,約60餘張,畫稿上依次是山石、草木、河流等景物的寫真,其用筆繁簡有度、筆墨濃淡相宜。特別是對蘆葦的畫法,讓人一看就有微風拂來的動感美,畫功之精湛叫人嘆服。
孟老不僅僅是傳道解惑,還經常攜一畫夾,兩個饅頭到鄉間寫生,以務川山水進行創作。他在務川任教一年間,創作了“奎閣雪景圖”、“二龍搶珠圖”、“桐花盛開圖”,但是隨著世事更迭,這幾件作品無一存世,甚為遺憾。
贈送作品
山水情深幾坎坷,孟老在仡鄉務川任教期間,與縣城愛好國畫創作的王美瞻先生視為兄弟,常在一塊把盞談畫、寫生山水。孟老還先後畫了兩件山水條幅贈予王美瞻先生,可見倆人的情誼之深。
1944年元旦是王美瞻結婚之日,孟老便以畫相贈,茲以紀念。所贈之畫是一件山水條幅,縱26厘米,橫66.5厘米,未裱。此畫由近、中、遠三處風景構成,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渾然一體,意蘊淳厚。畫面近處正中一泓溪水潺然湍瀉,溪邊幾株柏樹枝繁葉茂,生趣盎然。一座弧形木橋橫跨於溪流之上,橋頭緊連著一條小路順山彎曲而上,曲徑盡頭,兀然出現兩斜一橫的三間木房,山里人家的“味道”瀰漫整個畫面。房子後面是一條平靜無瀾的河水,隨著遠山消失在朦朧的迷霧之中,在霧中依稀可見兩條小漁船很是悠閒地斜泊在河岸邊。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鄉居早晨,神韻盎然,不失為一幅山水佳作。畫的右下角蓋有一四方篆刻閒章,左上角的題款內容是:“美瞻仁弟結婚紀念,四四年元旦,光濤”,其名下還蓋有孟老的四方小印。這幅畫意義特別,王美瞻視為珍寶,細心收存,並將其畫拍成相片收藏。
文革期間,孟老被錯劃為“黑畫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批鬥,他所創作的山水作品成了“毒草”遭到燒毀。王美瞻的妻子因懼怕受到株連,將孟老贈於王美瞻的畫放在水缸里,打算讓水浸溶後再扔掉。王見狀將其從水缸中撈起,可惜這幅畫的上、下部分均以浸壞,款識也沒了,只留下中間部分,值得高興的是這幅殘畫巧妙的躲過了幾次搜查後幸得存世。1979年“文革”結束,雨後的陽光普照大地,人們心中的陰雲也消失殆盡。翌年10月1日王美瞻將其殘畫拿出,又將這幅畫的相片拿出,相互對照,一缺一全,不禁心生惋惜。為了使這幅畫能恢復原貌,王美瞻先生便對照相片上的原件全貌,將殘畫上、下部分補畫完整。
補畫完畢,王又在照片的背面寫下:“此畫系孟老師在我結婚時贈送的珍貴禮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因家中一個怕事而毀損不全,因而(將照片)放大保存。”很清楚地記載下了這幅畫的曲折經歷。王美瞻去世後,便將此畫及相片交予兒子王慶華收藏,今天,年過半百的王慶華談及此事時,都顯得非常的激動。
另一件山水條幅是孟老師離開務川時送予王美瞻的,該畫縱30厘米,橫67厘米,畫面正中兀立一獨峰,挺拔高峻,半山腰濃霧裊裊,濃霧中的樹木隱約可見,顯得清悠而神秘。近處,在一片樹林的掩映下,一戶民居顯得十分靜適,一灣河水順山而去。更遠處是恬淡的高空,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想。畫的左上角有題款“一九四四年大暑離務前夕特以此贈美瞻仁弟紀念,光濤。”並蓋有孟老的四方小印。孟光濤的這兩件早期作品至今仍珍藏在王慶華手中,雖是未裱,神韻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