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里地方的建築以石材為主要建材,它的建築有別於魯西和魯西南和沿黃的黃河衝擊地帶的特有的建築樣式。圖 1/2/3是孝堂山上兩家院子,其建築就地取材,牆體牆體均用方毛石砌築,門窗上用石板搭出房檐。用直梁加短柱構成帶弧形的梁架,檁椽上鋪秫秸並壓上土,表層以石灰、土和沙混和成三合土並拍出漿來則成囤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里民居
- 地點:東民居魯西囤形屋
- 建材:石材
- 方法:用直梁加短柱構成帶弧形的梁架
山東民居魯西囤形屋之長清孝里,魯西囤形,長清孝里,山東民居概述,山東民居的類型,
山東民居魯西囤形屋之長清孝里
魯西囤形
黃河下游的魯西平原,處於冀魯豫三省的交界,境內地勢平緩,除東阿有幾座剝蝕的殘山外皆是黃泛沖積平原。整個地勢隨黃河流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古運河和京杭大運河自東南流向西北。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這一地區改道泛濫,形成高坡和窪地相間的微地形起伏地貌。高坡多細沙質土,窪地則為粘土。
長清孝里
長清孝里地處泰山山脈西緣,黃河在其側自西南向東北流淌,現已成為懸河的黃河,是這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變成一片澇窪地,孝里古鎮大批磚石結構的店鋪都廢棄,住戶都遷到孝堂山上。孝堂山上有個石墓祠,傳說為二十四孝中孝親埋兒的大孝子郭巨的墓祠,故稱郭巨墓祠。也有學者推測這墓祠是漢濟北王劉壽的享堂。無論是何人之祠,這石祠自身的價值是永存的,它是現今我國保存最為完整最早的地面建築。其八角形石柱撐起懸山式屋頂,瓦壠瓦當和掾的結構清晰可見,石祠結構粗壯,造型樸實。弓腰進得石屋內,但見房額、三角石樑和三面牆壁的線雕人物、車騎、生活起居以及大王出巡故事,內容極其豐富,生動的反映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 ,雕刻工藝精湛,線條勁遒勁流暢,造型優美。詩詞是漢代建築的孤例,是雕刻藝術和中國建築史、建築技術的珍貴實物資料。自不必說,它又是山東古建築的優秀實例
囤頂屋在富有的人家則在檐上築一矮牆垛將屋頂的雨水集中到檐上的瀉水溝,並用探出屋檐約五六公分若干個水溜子傾瀉到院內,這樣做法無疑比其他地方的囤頂屋合理,它保護牆體不受雨水的沖淋
孝里老街上一個姓馬人家的老院,除作飯屋的廂房是後加的外,正房保存完好,占三分之二高用方石砌,三分之一用土坯砌外面抹白灰,門和窗的廈檐用瓦磚製作,起翹的脊和小青瓦的檐猶如瞳仁上的睫毛和蛾眉一般嫵媚動人,給平直笨重的磚石結構的囤頂石屋平添了幾分分動和靈秀之氣。
是毗鄰的兩個院的建築,近處最低屋為豬圈屋,略高的為牛欄,二遠處高的為另一個院的正屋,稍低冒炊煙的霧是作飯屋的廂房。這幅畫將用途不同體量不一高低錯落的集中於饒有興趣的聚到一起,是典型的孝里院落建築的組合。
飯屋頂上有一乳狀突起的煙囪,這是農戶一種最簡易的做法。稍為講究的是用瓦筒或以磚砌煙囪。圖中還可見一個土坯池子(孝里地方幾乎每個院內都有這種池子),這是育地瓜秧的窯,在上面壓葦席冬春之交用來育地瓜秧。這裡原先還用炕,現今不用炕,為育地瓜秧才這樣做。
長清孝里的門樓都為屋宇式,有石砌的也有磚石砌的。其中孝堂山上一戶的門樓,門屋的門楣上砌一層石板檐,門屋頂又是一層屋檐,形成一種重檐效果,除門扇和門框外全是石塊砌築,儼然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圖6 另一種磚石和木結構的大門,其外牆的磚石結構門口高大,顯現門屋內木結構的們無和上面的橫坡。較之前者雖立面橫平豎直,但縱深層多些變化,材料商剛柔相濟,多了些親和感。
孝里地主馬家大院的門樓也是磚瓦結構,圓拱門洞內木質掛落以毀壞,但其拱券的圓弧線打破牆面的平直線條,水磨磚和細鑿的砌石反映出考究的營造工藝。
山東民居概述
山東省簡稱魯,是春秋戰國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又稱齊魯。北宋時以其在太行山之東二得名山東,清代正式設山東省。
境內的泰山成山歷史悠久,比猿人出現還早兩千七百萬年。泰山之巍峨崇高,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真可謂一步一層天。其實泰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五嶽之中僅位列第三。據歷史記載,古代有七十二代皇帝到泰山封禪告祭,其中漢武帝有七次登臨泰山,泰山遂之成為凌駕於五嶽之首的神山。泰山以其雄渾博大的風姿崎立於華夏大地的東方,是中國人民精神的象徵。泰山腳下繁衍生息的山東人也因此其精神而鑄就堅毅、豪爽的性情,使人提起山東就會想到勇敢剛直的山東大漢。
山東東西長達七百多公里,南北為四百多公里。不同的地理地貌,不同的氣候條件和交通狀況構成地域性文化習俗的差異,影響到建築文化,形成多樣化的特點。
山東屬暖溫帶氣候,初秋短暫,降水集中在炎熱和漫長的夏季。降水量從東南到西北逐漸遞減。
山東各地建築有的精巧,有的俏麗,有的質樸,有的富麗,一個地區一個式樣,這在我國是少見的現象。山東民居似乎在中國建築史上地位不顯著,但它畢竟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底蘊,形成其獨特的建築民俗。山東民居應在中國民居中占有一席之地。
城市改造,鄉村改造自由無序地進行,毫無約束力。交通方便經濟富裕的農村更甚。傳統民居在自消自滅漸漸消逝。
山東民居的類型
一、魯西囤形屋
二、魯西南民居
三、沿黃民居
四、濟南老城區居民
五、運河沿岸的建築
六、淄博的瓦屋
七、泰沂山區的石頭屋
八、高密古百脈湖區民居
九、青島民居
十、膠東的磚瓦房和榮成的海草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