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木偶戲流傳在山西省呂梁孝義市及周邊市縣,是紮根於當地民間,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孝義木偶戲於宋代傳入,屬杖頭木偶戲。其造型簡潔粗獷,神態靈活生動,機關奇巧適用,極具北方特色。最初,木偶戲的曲調用孝義秧歌乾板腔、皮腔,中路梆子(晉劇)演唱,後來又加入碗碗腔演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義木偶戲
- 起源地區:山西省呂梁孝義市
- 類別:傳統戲曲劇
- 流傳年代:宋代
起源,意義,
起源
孝義木偶戲最初獨立成班,後來和皮影合成一個班社,即“燈影班”。燈影班獨具特色,少則7人,多則9人,就能開台演戲,俗稱“七緊八慢九消停”。燈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戲,晚上上演皮影戲,早年民眾說“白晝間木偶作怪,夜晚時牛皮成精”。孝義木偶班社演出形式豐富,素有“兩種形式,三種唱腔”之稱,即木偶、皮影兩種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晉劇三種唱腔。
明清是孝義木偶戲的鼎盛時期,境內的木偶班社多達60多家。清末民初,孝義木偶戲還保持著興盛的局面,隨後逐漸衰落。解放前夕,孝義能夠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兩三家臨時搭夥的,且質量低下演技拙劣。1956年,孝義皮影木偶藝術團成立,使孝義木偶戲獲得了新生。1975年,移植現代戲《草原紅花》參加全國調演,並排練出一大批優秀劇目。1989年,孝義木偶戲赴英國進行對外交流演出,1997年,參加《英雄出少年》、《坷拉傳奇》等木偶電視連續劇拍攝。
意義
孝義木偶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傳承了孝義的傳統民俗民情風俗、倫理道德、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強民族團結、激勵民族鬥志的社會作用。搶救和保護孝義木偶戲,必將對傳承和發展孝義優秀傳統藝術、建設三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爭創全國百強市縣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