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恕忠信

孝恕忠信

孝,盡心奉養並尊敬父母;恕,以自己的心推想別人的心;忠,指心態中正、立正糾錯;信,誠實,不欺騙,不懷疑。

孝恕忠信是曾子最重要的儒家核心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恕忠信
  • 提出人:曾參
  • 擴充:“仁、義、禮、智、信”
有一天,孔子對曾參說了一句驕傲而獨特的話:“吾道一以貫之。”曾參說:“是的。”其他人不明白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這是曾子的總結,孔子本人並沒有這種說法,但是曾子的總結很精準,所以孔門弟子都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這也是“仁”的具體運用。後世儒家也一直把“忠恕”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簡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盡心對待自己,然後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他人。然而只知道仁愛,忠恕,這幾個概念,明白幾個基本原則顯然不夠,因為沒有深刻體驗,不足以應對複雜的生活,我們還需要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智慧,這就需要學習。
忠恕之道的基本邏輯就是:先做好自己,然後根據自己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關於“恕”,孔子有過解釋——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每個人通過對自己的“心”的觀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進而據此推斷他人會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因為自己喜歡什麼,而成全別人的喜歡,這就叫“忠”(為其一部分含義),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因為自己不喜歡什麼,而知道別人也不喜歡什麼,因而不願意將這些別人不喜歡的事情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就是“孝”。
心態中正、立正糾錯,作為道德概念,指為人正直、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堅持真理、修正謬誤,後在忠於他人、忠於君主及國家,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等,除少數正確解讀之外,多被嚴重錯誤解讀,並產生了極壞的社會結果。有時特指臣民對君主和國家應盡的道德義務。這就是“忠”。
信,誠也。
“孝恕忠信”組成了曾子最重要的儒家核心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