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孛,讀音作bèi(ㄅㄟˋ),亦可讀作bó(ㄅㄛˊ),中國姓氏,多為少數名族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孛姓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類型:中國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歷史名人,孛定方,孛德裕,孛魯罕,孛 翀,孛和倫,
基本介紹
孛[孛、浡,讀音作bèi(ㄅㄟˋ),亦可讀作bó(ㄅㄛ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西羌族,出自周王朝時期犬戎部落將領孛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犬戎,上古時期一個民族的名稱,亦稱獫狁、西戎,主要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犬戎、獫狁、西戎,都是周王朝時期對這個民族的稱謂。據歷史文獻記載,犬戎族就是稱自己的祖先為兩隻白犬、並以白犬為圖騰的西北地區最古老的遊牧民族,屬於西羌族,是炎黃族先祖的近親。早在炎黃時期,犬戎民族群落就是炎黃一族的勁敵。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范曄在史籍《後漢書》中就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黃帝的曾孫、堯帝的父親。
在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姬宮湦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周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以西以北被犬戎占領,強盛了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此後,犬戎便成了華夏族最可怕的敵人。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遊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國的遊牧民族、遊牧精神和遊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到了漢朝時期,在原來犬戎族的活動範圍內曾出現一個人口眾多的西戎白狼國。在東漢明帝劉莊執政時期(公元58~75年在位),“白狼……等百餘國,戶百三十餘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自願歸屬東漢。白狼王還命人作詩三首,合稱《白狼歌》,獻給東漢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國就是犬戎國的變種,白狼王則是犬戎的後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並以白狼為圖騰的部族。白狼國的存在,也可以證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一直到了唐朝時期,中原民族還把西北遊牧民族統稱為“犬戎”和“戎狄”。例如在唐代宗李豫執政時期(公元762~779年在位),太常博士柳伉就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之後的唐德宗李适執政時期(公元780~805年在位),大臣柳渾也對唐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
在漢史記載中,“犬戎”的“犬”字是帶有民族歧視性的文字,按其記載,其母族即古羌族也崇拜犬圖騰,犬戎民族大多野蠻兇悍。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史籍《資治通鑑》中記載:在唐朝初年,有“白簡、白狗羌並遣使入貢”,而且,唐朝政府還“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這說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實際上,從民族歸類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漢朝大學者、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說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為圖騰的遊牧民族。所以今天蒙古族和羌族中崇拜狼圖騰的部族都是犬戎族的後代。當初,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由於要將王位傳給寵妃褒姒之子姬伯服,因而將太子姬宜臼與申王后驅逐。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年末,申侯聯合了犬戎、繒國等大鬧鎬京的歷史事件,在犬戎的軍隊中,就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右軍將領(右先鋒),叫孛丁,他指揮犬戎軍攻擊西周都城。由於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周幽王慘敗,帶著褒姒、姬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倉皇逃至驪山,在周幽王十一年初(公元前771年),被孛丁率軍追上殺之,而褒姒、姬伯服等人從此皆不知所終。犬戎攻破周王朝都城鎬京,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國祚共三百五十一年,華夏歷史開始進入姬宜臼建立的東周王朝,分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
在犬戎將領孛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氏族名稱為姓氏者,即稱孛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孛氏正宗,姓氏讀音作bèi(ㄅㄟˋ)。犬戎民族在擊滅西周王朝之後,占據了鎬京以西以北的陝西、甘肅一帶。由於犬戎長久以來一直與周王朝的地緣交叉、文化交融,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今,在姓氏宗源研究中,大多認為孛氏起源於陝、甘、隴地區,與犬戎民族有著極其密切的淵源。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豫章王蕭綜之子蕭直,屬於以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據史書記載,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永元四年(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農曆3月,當時的梁王蕭衍(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武進)以宣德太后之令,逼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禪位。之後,三十九歲的蕭衍繼任皇位,是為南梁武帝(公元502~548年在位四十八年)。
蕭衍稱帝之後,很快就平息了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的殘餘作亂,討平反叛;放遣後宮、樂府、西解、暴室被幽逼者,“分遣內侍、周省四方”,招集流民、發展生產,並親耕勸農,推行屯田。與此同時,他大力興辦學校,實行以文治國,並大力提倡朝廷節儉,在當時堪稱一代明君,不過,南梁武帝後來因家族之事受到刺激,在南朝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棄位出家為僧,一年後在南朝梁臨賀王蕭正德正平二年(公元549年)逝世,終年八十六歲。不過,南梁武帝的節儉主要是對他本人和功臣們,但對其皇室族人卻又大方到了非常徇私護短的地步。後來,由於宗室成員所做的兩件事使他倍受刺激,成為他後來要出家當和尚的主要原因:一個是他的六弟臨川郡王蕭宏,一個是他的次子豫章王蕭綜。豫章王蕭綜是蕭衍的次子,他的母親吳淑媛原來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妃子,自從改隨了南梁武帝之後,僅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雖然當時有人懷疑蕭綜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兒子,但南梁武帝並沒有歧視蕭綜,仍封他為豫章王,並將古豫章郡封為豫章國,還讓他做大將軍。一直到吳淑媛失寵之後,出於對南梁武帝的怨恨,就把僅七個月便生蕭綜的事告訴了兒子。從此,蕭綜就覺得自己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兒子,遂逐漸與南梁武帝疏遠了,竟而投靠了敵對的北魏政權。但是,豫章王蕭綜在北魏王朝一直未得志,以致最終客死於異國它鄉。
由於豫章王蕭綜背叛了南朝梁國,南梁武帝因而將其子蕭直的姓氏改為“悖”,稱悖直,以志其父糊塗反叛,其後裔子孫從此皆稱悖氏。在古代,“悖”字也通作“孛”字,因此亦稱其為孛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作bèi(ㄅㄟ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乞顏部族,一說源於姬姓軒轅氏,出自蒙古族尼倫奇雅特·古孛爾只斤·乞顏部(亦稱乞彥、奇渥溫),屬於以部落、部族名稱為氏。 關於乞顏氏的遠源,一說為白狄,一說為拓跋氏,而拓跋氏即為黃帝軒轅氏的北支後裔。遠古蒙古族人的圖騰為“孛兒貼赤那”,形象示為蒼狼,亦可能為孛兒只斤氏的姓氏起源,這有待進一步考證。孛兒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乞顏·孛端察爾,是成吉思汗的上十代先祖。在蒙古民族中,凡是出自乞顏·孛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尼倫”(黃金家族)。乞顏·孛端察爾在眾兄弟的幫助下,俘獲了札兒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從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出自乞顏·孛端察爾的諸多氏族部落,因各有名號,概被稱為“尼倫”。到了乞顏·屯必乃的兒子乞顏·合布勒汗時,才復用古老的“奇雅特”(乞顏)稱號,其子孫被稱為奇雅特氏。
乞顏·孛端察爾的後裔發展到乞顏·合布勒汗的孫子乞顏·耶速該巴特爾時,起用了“孛兒只斤”這個稱呼,形成了後來的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他自稱孛兒只斤·奇雅特(突厥語,漢義“藍眼睛的奇雅特人”)。喀喇沁羅密在其撰著的《蒙古博爾濟吉忒氏族譜》中記載:孛端察兒之子孫以孛端察兒名字取姓為孛兒只斤氏。依照血統關係,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應屬奇雅特氏族人,其祖輩是該氏族的族長。所以,蒙古乞顏部自成吉思汗開始,“奇雅特”就以高貴和偉大而聞名於世,並且一直凌駕於其他各個蒙古部落氏族之上。“奇雅特”在史籍《元史》中被稱之為“奇渥溫”,也是正確的。孛兒只斤氏的古突厥語為Bordijidin,漢義“藍眼睛的人”,族人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jigit Hala。
在明、清以後,孛兒只斤氏族人多以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多稱孛氏、鮑氏、寶氏、包氏、鐵氏、余氏、博氏、奇氏、羅氏、波氏等等三十餘個姓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顏·孛端察爾、乞顏·也速該巴特爾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孛,一字二音。在《新華字典》中僅有書面注音為bèi(ㄅㄟˋ),沒有口頭讀音bó(ㄅㄛˊ)。因為“孛兒只斤”在姓氏用語中之“孛”是音譯,故只用口頭讀音為bó(ㄅㄛˊ)。在漢語中,文白異讀現象在各地方言中較為普遍,現代漢語中也有,但不是很多。不過,作為一部代表國語權威的《新華字典》,只標註了文字讀音bèi(ㄅㄟˋ),卻未能指出其作為姓氏用字的口語讀音bó(ㄅㄛˊ),則是確有不當之處,至少是不全面的。另外,“孛兒只斤”另有諸多漢譯,如明朝時期官方譯為“博爾濟錦”,而清朝時期從滿語漢譯則為“博爾濟吉特”。蒙古民族自己還是認定漢譯為“孛兒只斤”最好,保持並顯示了蒙古民族源起於白狄→蒙兀室韋→蒙古的歷程。因此,本書尊重蒙古族同胞的意願,確定使用“孛兒只斤”為該支蒙古族群體的正宗姓氏,其餘的漢譯如“孛兒基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爾濟錦”、“博爾濟吉特”、“博羅特”、“博爾濟”、“博爾齊特”、“布兒赤金”、“孛爾吉”等等,皆僅作為參考。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顏·孛端察爾、乞顏·也速該巴特爾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唐朝末期靺鞨族“通用三十姓”之粟末部孛術律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博都哩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術律氏,在金國時期稱孛術魯氏,以姓為氏,滿語為Bodori Hala,漢義“疣”,世居索倫地區(今黑龍江嫩江),後有鄂溫克族、布依族引為姓氏者,其中的布依族博都哩氏,也是源於滿族博都哩氏族人,後融入布依族中,將該姓氏帶入布依族中。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鄂溫克族、布依族博都哩氏族人中有冠漢姓為孛氏、魯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其孛氏的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
得姓始祖
孛丁、蕭綜、孛直(蕭直)、奇渥溫·孛端察爾、奇渥溫·也速該巴特爾(孛兒只斤·奇雅特)。
遷徙分布
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未列入其“內政部”民政總署在2005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所進行的統計,多以天水、毗陵、遼東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定西市通渭縣、酒泉市、蘭州市,貴州省的都勻市,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江蘇省的常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吉市,山西省的長治市,湖北省的隨州市,雲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孛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州市一帶地區。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黜。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大寶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後,今棗莊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 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莊地區仍為滕、嶧兩縣,由滕縣專署領導,後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61年棗莊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毗陵郡:又名延陵郡、晉陵郡、常州府。春秋時期,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蘇江陰申港);周靈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間,雖曾在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十四年,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七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西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公元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晉陵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二百九十餘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占地聚居,設定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三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隋文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會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八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晉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併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三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分地為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劃轄治範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後周政權短暫改名為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隋朝建立後,廢並原壺關縣,建上黨縣,並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區),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為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復存在,但之後歷朝歷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黨縣為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為地名不再存在。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亦稱南蘭陵堂、延陵堂、晉陵堂、常州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上黨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字輩排行
湖北隨州孛氏字輩:“永正朝綱……”
歷史名人
孛定方
公元1118~1162年,女真族,亦稱孛術魯·定方,本名阿海;內吉河人。著名金國將領。據史籍《金史》記載:孛定方材勇絕倫,海陵王完顏亮素聞其名。
金天德初年(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顏亮召授孛定方為武義將軍,充護衛。數月後轉十人長,遷宿直將軍,賜予甚厚。尋為殿前右衛將軍,又三月,擢殿前右副點檢,世襲猛安,改左副點檢。出為河南尹,改彰德軍節度使。海陵南伐,定方為神勇軍都總管。
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宋軍攻陷汝州,河南統軍使宗尹遣孛定方將兵四千往取之。汝州東南及北面皆山林險阻,不可以騎軍戰。是時,宋兵由鴉路出沒,孛定方至襄城,得敵虛實,遂牒諭汝州屬縣曰:“我率許州戍兵十二萬逕取汝州,爾等可備糧草二十萬,使人揚言欲據要路絕宋兵往來。”既而孛定方引兵趨鴉路,宋人聞之,果棄城遁去。孛定方進至魯山境,知宋兵已去,遂遣輕騎二百追至布褲叉,擊敗之,遂復汝州。授鳳翔尹。宋人阻邊,以本職行河南道軍馬副統,孛定方率步騎六萬,將由壽州進軍,次亳州。宋軍將領李世輔攻陷宿州,孛定方從左副元帥志寧戰於城下。時天大暑,孛定方督戰,馳突敵陣中,出入數四,渴甚,因出陣下馬取水,為宋軍乘機斃之,終年四十四歲。上聞而憫之,詔有司致祭,賻銀五百兩、重彩二十端,贈金紫光祿大夫。
孛德裕
公元?~1217年待考,女真族,亦稱孛術魯·德裕,本名蒲剌都;隆安路猛安人(今遼寧開原)。著名金國參知政事兼簽書密院事等。孛德裕,官補樞密院尚書省令史,右三部檢法、監察御史,遷少府監丞。金明昌末年,孛德裕受命修北邊壕塹,立堡塞,以勞進官三階,授大理正。孛德裕後丁母憂,起復廣寧治中,歷順州、濱州刺史。不久孛德裕坐前在順州市物虧直,遇赦,改刺瀋州,累官北京路按察使、太子詹事、元帥左都監,遷左監軍兼監潢府路兵馬都總管。坐士馬物故多,及都統按帶私率官兵救護家屬,孛德裕蔽之,御史劾奏逮獄。遇赦,謫寧海州刺史,稍遷泗州防禦使、武勝軍節度使。
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改知臨洮府事,兼陝西路副統軍。召為御史中丞,拜參知政事兼簽樞密院事,行省大名。詔發河北兵救中都。凡真定、中山、保、涿等兵,元帥左監軍永錫將之,大名、河間、清、滄、觀、霸、河南等兵,孛德裕將之,並護清、滄糧運。孛德裕不時發。及李英至霸州兵敗,糧盡亡失,坐弛慢兵期,責授沂州防禦使,尋知益都府事。
金興定元年(公元1217年)農曆2月,孛德裕病逝。
孛魯罕
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稱孛術魯·阿魯罕;隆州琶離葛山人(今山西祁縣)。著名金國參知政事。孛魯罕在八歲時,選習契丹字,再選習女真字。及壯年,晉為黃龍府路萬戶令史。
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試外路胥吏三百人補隨朝,孛魯罕在第一,補宗正府令史。累擢尚書省令史。仆散完顏·忠義討窩斡,辟置幕府,掌邊關文字,甚見信任。窩斡既平,孛魯罕招集散亡,復業者數萬人。復從完顏·忠義伐宋,屢入奏事,論列可否。上謂宰相曰:“阿魯罕所言,可行者即行之。”宋人請和,完顏·忠義使孛魯罕往。和議定,孛魯罕入奏,賜銀百兩、重彩十端。完顏·忠義推薦孛魯罕有才幹,可任尚書省都事,詔以為大理司直。未幾,授尚書省都事,除同知順天軍節度事。紇石烈志寧北巡,孛魯罕攝左右司郎中。還朝,除刑部員外郎,再遷侍御史。上問紇石烈良弼曰:“阿魯罕何如人也?”對曰:“有乾材,持心忠正,出言不阿順。”數日,遷勸農副使,兼同修國史,侍御史如故。改右司郎中。奏請徙河南戍軍屯營城中者於十里外,從之。遷吏部侍郎,附山東統軍都監,徙置河南八猛安。遷武勝軍節度使。入為吏部尚書,改西南路招討使。有司督本路猛安人戶所貸官粟,孛魯罕乞俟豐年,從之。軍人有以甲葉貿易諸物,天德榷場及界外歲采銅礦,或因私挾兵鐵與之市易,皆一切禁絕之。上番軍不許用親戚、奴婢及傭雇者,營塹損圮以時葺治,不與所部猛安謀克會宴,故兵民皆畏愛之。上謂太尉守道曰:“阿魯罕及上京留守完顏烏里也皆起身胥吏,阿魯罕為人沉厚,其賢過之。”改陝西路統軍使兼京兆尹。陝西軍籍有闕,舊例用子弟補充,而材多不堪用,孛魯罕於阿里喜旗鼓手內選補。軍人以春牧馬,經夏不收飼,瘠弱多死,孛魯罕命以時收秣之,故死損者少。仍春秋督閱軍士騎射,以嚴武備。終南采漆者,節其期限,檢其出入,以防奸細。上謂宰相曰:“阿魯罕所至稱治,陝西政績尤著,用之雖遲,亦可得數年力也。”召為參知政事,命條上天德、陝西行事,上稱善。以疾乞致仕,除北京留守,卒。
史籍《金史》中稱讚他:“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
孛 翀
公元1279~1338年,女真族,亦稱孛術魯·翀,原名思溫,字伯和,後字子翬,號菊潭;其先隆安人,生於鄧州順陽(今河南鄧縣)。孛翀稍長即勤學,後拜江西新喻蕭克翁為師,《元史》載:翀原名思溫,字伯和,蕭克翁因前夜夢有大鳥沖天而去,故為之易其名字為“翀”。
元大德末年(公元1307年),孛翀以薦授襄陽縣儒學教諭,升汴梁路儒學正。擢翰林修撰,又改左司都事。累遷監察御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等職務。著有《菊潭集》。孛翀記問宏博,文章簡奧典雅,深合古法。書法為時所重。在上都時“嘗奉敕撰碑文”,傳世墨跡可見於黃庭堅《松風閣詩卷》後的行書題跋詩一首。
孛和倫
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稱孛術魯·和倫;滿洲正藍旗人,著名清朝將領。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孛和倫以參將從征白蓮教,累官至巴里坤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