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的光環——馬塞爾思想研究

《存有的光環——馬塞爾思想研究》是2016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達誠。

基本介紹

  • 書名:存有的光環——馬塞爾思想研究
  • 作者:陸達誠
  • ISBN:978-7-309-11884-1/B.562
  • 頁數:271頁
  • 定價:36 元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提要,出版背景,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原名為“馬塞爾的光環”,是筆者20餘年來陸續發表的文章。每篇文章,不論主題有否提到馬塞爾的名字,都與馬塞爾的思想有關:或將他與另一位哲學家比較,或取用他的概念來發揮一個專題,或介紹馬氏本人的一個關鍵思想。總之,18篇文章(包括附錄)除了一篇是馬氏演講的譯文外,其他都是受到馬塞爾的啟發而寫成的。將本書命名為“馬塞爾的光環”可謂實至名歸。但在付梓前,發現馬氏一生關切的焦點不是他自己,而是存有,因此毅然將書名改成了“存有的光環”。既然不以“馬塞爾”命名本書,書中若干不以馬氏為主題的文章就更能得其所哉了。不過在“存有的光環”後加一副標題——“馬塞爾思想研究”,倒是可以的。因為如上所述,本書各文都受過馬氏的啟發。
在台灣教哲學的同仁中,教馬塞爾的不多。早期有項退結、鄔昆如、鄭聖沖等教授,稍後筆者加入陣營,不久關永中兄自魯汶大學念了雙博士回國,在台灣大學開現象學、詮釋學、形上學、知識論等課,其中不少都提及馬塞爾。他也寫了很多馬氏的專題,以“與馬塞爾對談”為名結集成《愛、恨與死亡》(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一書。他在接受《哲學與文化》編輯採訪時,坦認自己最心儀的哲學家是馬塞爾,並說馬氏尚有很多“寶”可供我人去“挖”。有這么一位同好,實是筆者的大幸,可謂“學”不孤必有鄰也。感謝永中兄為本書作序。他謙稱之為“代序”,謹就按原意發表。文中提及的本書書名現已改了,既有上段解釋,不予修正。
筆者於20世紀60年代叩入哲學大門之後,曾遇兩位恩師,其一是唐君毅,其二是馬塞爾。兩位恩師幫助我了解存有、關心“他者”,以及認同民族文化,使我爾後能在世局和宗教的變亂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基點、體會非直線式成長的另類幸福。因此我在撰文時難以把他們兩位隔分;結果,一連串的反思多少變成了唐、馬兩位哲學家的對話了。方家可從此角度來體認筆者思維的經緯。
本書15篇文章中有兩篇是演講稿,《從存在到希望》是於1976年9月在台北耕莘文教院講的,由當時輔仁大學哲四唐蓓蓓同學筆錄,稍後刊於《鵝湖月刊》;另一篇是《比較薩特與馬塞爾》,亦於耕莘開辦的暑期寫作班上講授,由沈錦惠小姐抄錄,此文雖與稍後寫的《有神及無神哲學對比下的宗教觀念》有類同之處,但因場合不同,內容有異,不割捨兩文之一,似乎有其需要,謝謝謄稿的兩位小姐的優雅文筆,使二稿流利順暢,甚至好過筆者自己的文體。《馬塞爾》一文是拙作《馬塞爾》(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一書之撮要,為台灣輔仁大學出版社《哲學大辭書》撰寫,此文可對不諳馬塞爾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了解。若先選讀,能較易進入其他專題的內容。譯稿《存有奧秘之立場和具體進路》是馬塞爾於1933年在馬賽市作的演講。他曾兩次向筆者強調此文對了解他奧秘哲學的重要。它幾乎是馬氏形上學的袖珍本,細讀該文的朋友一定會體會它的魅力。此譯文於1996年在台灣發表後一直未受到應得的注意,希望借本書的出版,喚起更多關切。
馬塞爾對存有的詮釋是“臨在”及“互為主體性”。筆者自幼從家中及信仰中對臨在有過刻骨銘心的體驗;稍後與許多“他者”持續接受臨在的恩澤,因此接觸馬塞爾的思想時,似乎找到了自己。今日能有機會將這些體驗訴諸文字,首先該向上述的親友與恩師們表達深邃的謝意:是他們幫助我體認了絕對關係的可能,並使我亦能協助存有散發其臨在於他人。這是一個一生的工程,要在這條路上走到底,需要忠信和堅持,但我相信這條路一定走得通。
今天我們(讀者與作者)有幸借文字會了面,但願這份文緣能借這次交會而擴大,使臨在的場域融合更多朋友,讓存有的光環瀰漫於華夏。

出版背景

作者:
陸達誠 著
定價:
36 元
頁數:
271頁
ISBN:
978-7-309-11884-1/B.562
字數:
207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作者簡介

陸達誠,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親炙弟子,巴黎第四大學哲學博士(1976年)。曾任教於台灣輔仁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哲學系。
作者曾留學法國巴黎六年(1970-1976年),蒙導師列維納斯推薦,研究存在主義哲學家馬塞爾的思想,博士論文題目為《奧秘與意識》。1976年通過論文考試後返回台灣。此後三十多年間陸續研究並撰寫有關馬塞爾的論著。
主要著作:《馬塞爾》(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譯著:《是與有》(馬塞爾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合譯:《人的現象》(德日進著,台灣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目錄


代序
一切真誠終當相遇
自序
一、從存在到希望
二、馬塞爾哲學中的死亡和他人之死
——兼懷唐君毅先生
三、馬塞爾論人的尊嚴
四、比較薩特與馬塞爾
五、“無我”與“有我”哲學的自我實現觀
六、存在、存有與形上希望
七、奧斯定與馬塞爾的光之哲學比較
八、有神及無神哲學對比下的宗教觀念
九、唐君毅的死亡哲學
十、從存有化角度來看德日進宇宙觀的基督論
十一、牟氏逆覺體證與馬塞爾第二反省之比較
十二、馬里旦與馬塞爾
十三、馬塞爾
十四、生死與價值
十五、馬塞爾的劇本《破碎的世界》
——一個存在性的詮釋
附錄一:存有奧秘之立場和具體進路
附錄二:沐春風、訴天志——憶唐師君毅
附錄三:跨越孤寂的對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