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實體

存在與實體

《存在與實體》是國內第一次專門針對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的核心卷,分章按節加以解讀詮釋,疏通文理,辨析概念,廓清誤解,依據對核心卷的深入考察,明確表達了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的核心的基礎概念“實體”的作為個體含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存在與實體
  • 作者聶敏里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1日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440 頁
  • ISBN:9787561786970 
  • 類別:哲學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亞里士多德《形上學》Z卷研究(Z1-9)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一直以來,當我們談論亞里士多德的時候,我們總會說起形上學,那么什麼是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
西學東漸近百年,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有講清楚。解決這個問題有許多途徑,其中一條道路就是首先從文本事實說起,《存在與實體》的任務就在於此,在作者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學術之途。《存在與實體》的出版,將會為漢語學界的亞里士多德的專門研究樹立一個值得稱道的標桿。

內容簡介

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Ζ卷,連同緊跟在它後面的Η卷、Θ卷被稱作《形上學》的核心卷,而Ζ卷是核心卷的核心。
《存在與實體》解讀亞里士多德《形上學》Z卷的1-9章。作者依據亞里士多德問題的發展邏輯,分篇章依次解析,並做了詳細的預備,還附以亞里士多德原典的相關篇章的翻譯註釋。
在《存在與實體》中,作者採用了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對Z卷的關鍵,“實體”問題,堅持了“是其所是”的提法,並重新完善了“實體即個體”的觀點。另外,作者也力圖將對Z卷的研究建立在同亞里士多德其他著作文本的思想互文關係中,以避免孤立。這一方法具體的體現就是,《存在與實體》在處理Z7-9的過程中引入了對《物理學》Α卷全部九章內容的詳細分析和考察,以期建立起它和Z卷、特別是Z 7-9中的思想的內在關聯。
《存在與實體》最後附有相關章節的翻譯和注釋,亦為國內最新也是比較可靠的《形上學》重要章節的譯文。

作者簡介

聶敏里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為《純化知識——亞里士多德知識學說研究》。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獲得教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現在學術專業職稱為副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哲學的教學和研究,在前蘇格拉底哲學和亞里士多德哲學研究方面有專門造詣,開設有多門研究生專業課程,並長期教授研究生古希臘語。博士學位論文於199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獎勵,並於2000年獲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2006年,因教學成績優異,獲第九屆霍英東獎教金青年教師教學獎。2005年11月到2006年6月,獲希臘奧納西斯基金會邀請赴希臘進行學術交流,訪學於希臘克里特大學哲學系。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存在與實體
聶敏里

目錄

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本質主義、 功能主義和自然目的論(代序)
引論 19
第一章 《形上學》一書的基本構成 和Ζ卷在《形上學》中的地位
第二章 Z卷的基本結構和我們的研究計畫
第一部分 預備
第三章 to\ o/n的多種意義(《形上學》Δ 7)
第四章 存在本身的結構原則(《範疇篇》第1-4章)
第五章 《範疇篇》中的實體理論(《範疇篇》第5章)
第六章 存在的核心意義理論(《形上學》Γ 1-2)
第二部分 Ζ 1-6研究
第七章 實體問題的提出(Ζ 1)
第八章 實體的合法候選項的確定(Ζ 2-3)
第九章 什麼是“是其所是”?(Ζ 4-5)
第十章 “是其所是”和個體事物的同一性(Ζ 6)
第三部分 Ζ 7-9研究
第一篇 預備的研究
第十一章 對Ζ 7-9的文本特殊性的闡明
第十二章 新存在觀的奠立(《物理學》Α 1-2)
第十三章 對巴門尼德存在觀的批判 和對生成概念合法性的論證(《物理學》Α 3)
第十四章 亞里士多德對生成的結構分析 (《物理學》Α 4-6)
第十五章 亞里士多德對生成概念的分析 (《物理學》Α 7〔附Α 8-9〕)
第二篇 正式的研究
第十六章 對形式在生成中的在先性的闡明(Ζ 7)
第十七章 對形式不被生成的闡明(Ζ 8〔上〕)
第十八章 對形式和質料不相分離的闡明(Ζ 8〔下〕)
第十九章 對形式和質料不相分離的再闡明(Ζ 9)
附錄
附錄一 《範疇篇》第1-5章
附錄二 《形上學》Γ 1-3
附錄三 《形上學》Δ 7-8
附錄四 《形上學》Ε 1
附錄五 《形上學》Ζ 1-9
附錄六 《物理學》Α 1-9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