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經理人” 是指存儲行業內新興的專業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存儲經理人
- 外文名:無
- 別名:無
- 釋義:指存儲行業內新興的專業人才
定義,基本介紹,樣刊,總編看法,業界觀察,
定義
它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指存儲經理人需要精通存儲設備並對其作出管理和決策,第二層是指存儲經理人需要根據數據產生、堆積、存儲的情況來對公司的決策和和業務決策起到幫助甚至是決定的作用。隨著數據的多樣性、複雜性以及數據量增大,企業將會對專職存儲人員有所需求。而存儲經理人將負責基礎部分和高級部分兩個方面,基礎部分主要參與企業IT系統的規劃、管理、監控。高級部分則要負責衡量存儲系統中數據運行的效率和存儲系統自身的效率。
存儲經理人最關注的三件事:存儲效率,數據保護,服務交付。
存儲經理人必須具有的技能:
精通存儲設備和技術
近年來在很多大的企業,如銀行、電信、政府機構等,已經有一些IT人員專門負責存儲這一塊的管理。隨著數據量越來越龐大,數據越來越複雜,要保證數據安全存儲,隨時調取,就必須要技術高明的專業人員。
存儲經理人必須精通存儲設備,他需要參與企業存儲系統的規劃、管理和監控,保證存儲滿足企業需求,保證安全性。一方面,要不斷衡量存儲在系統中的運行效率,存儲自身的效率,衡量投入資金的產出;另一方面,通過數據存儲的情況評估其安全性,評判是不是有一些非常關鍵的數據存在一些很單薄很有危險性的問題需要及時的避免。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必須和業務及時做溝通,以便發現一些潛在的需求和分析。比如有一些業務將發生變化,將會對現有的存儲帶來新需求,如果等到業務變化以後再去想,則在存儲調配、架構方面需要很多時間,就可能會給業務帶來延遲。還有可能公司發生了合併,存儲設備一下子從兩個品牌變成了4個品牌,這就需要具體去做分析如何整合管理。因此,存儲經理人還需了解業務,擅長溝通,有前瞻性。
所以存儲經理人的基礎工作就是要把存儲平台搭建好,根據業務需要,關注數據的安全性、效率。這是目前大家普遍認為存儲管理人或存儲經理人的基本職責。
分析和決策能力
存儲經理人要能夠根據數據產生、堆積、存儲的情況來對公司的決策和和業務決策起到幫助甚至是決定的作用,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
作為一名存儲經理人,需要理解數據、套用和業務三者的密切關係。從數據的角度對業務套用運行,業務安全性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後參與業務的決策。
存儲經理人不僅要了解存儲,還要了解網路、伺服器,套用、業務情況等等,將技術也業務結合,並具備分析和決策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較好。
工具的使用是現在的存儲經理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但這只是滿足了對低層次存儲工作的要求,效率提高以後才能適應新的環境要求。廠商推出的各種自動軟體是存儲經理人手裡的工具,利用它能比較好的完成新時代的存儲管理工作,因為他不是簡單的做存儲工作的人,繁重的、重複式的,不需要很多智商的工作可以交給軟體去處理,比如TPC整體監控軟體,是幫助存儲經理人快速處理問題的手段。存儲經理人更多的精力應該用與分析業務需要,數據存儲效率和安全,並參與到企業的IT決策中去。
目前一些非常大型的金融機構、電信企業、政府都有這樣的對於存儲管理者的定位,可能名字不盡相同,但實質上都是存儲經理人的角色。由於存儲經理人對於業務的了解和分析決策能力大大高於普通的技術人員,因此,即使企業IT外包,企業本身也需要有一個專才分析數據存儲怎樣為業務更好的服務。
基本介紹
《存儲經理人》是由企業級IT網路媒體TechTarget中國旗下TechTarget存儲網站推出的電子雜誌月刊。每月推出一期,由TechTarget特邀專家、資深編輯以及終端用戶所撰寫的存儲技術及分析文章,旨在提供存儲技術技巧、存儲技術發展趨勢及業內最新動態,為存儲從業人員技術關注者提供參考。
樣刊
《存儲經理人》2014年5月刊:如何評估固態存儲需求
《存儲經理人》2014年4月刊:雲存儲管理之道
《存儲經理人》2014年4月刊重點關注雲存儲管理。同時,本月刊還關注存儲網路的發展現狀、混合模式雲存儲以及虛擬化專用存儲等。
《存儲經理人》2014年3月刊:2013年存儲明星產品
《存儲經理人》2014年3月刊重點關注2013年存儲明星產品。同時,本月刊還關注災難恢復計畫的注意事項、為大檔案數據套用配置存儲以及數據保護等。
總編看法
自磁碟五十多年前出現以來,當前的數據存儲市場或許是最為熱鬧的了。在過去的八九年中我一直致力於存儲方面的工作,並且在這之前也陸續有所接觸,不過我實在記不起存儲曾經在很多方面如此活躍的景象。有意思的是,現在的情形有如同一口大鍋,其中不乏一些有意義的新興技術,能夠對IT和業務流程重構的想法,但同時也有伴隨這些技術遷移過程中典型的概念炒作。
雲、固態存儲、虛擬化(伺服器、存儲、網路…中的一部分)、“大數據”、無備份數據保護、消費類化、虛擬化/雲災難恢復以及更多的概念泡泡幾乎同時出現。其實這些技術中的某一項就足以解決問題,但你周邊仍會變戲法似得有所有這些泡泡。市場行銷人員半瘋半傻地忽悠著,我們的媒體也不止一次報導過。不過假設你是一個存儲經理,你的日子其實是在變得日益艱難。
要跟上所有這些理念就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即便是全職致力於此也不一定能完全勝任,而要部署其中任何一項需要對這項技術以及所產生的影響有著深入的理解,以及仔細的規劃和一些運氣,這些技術都代價不菲並且很難撤銷重構。
在最近一屆的芝加哥Storage Decisions大會上,許多與會者告訴我現在或許是他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這些人絕非新手——他們絕對稱得上是存儲專家,核心成員每年都參加Storage Decisions大會上,並在存儲領域工作了更長的時間。他們也會抱怨?確實,他們受困於太多的技術術語,太多的炒作和太多的誤導信息。
就每一項技術而言,對於這些存儲專家來說都並不難以理解和評估。然而,當前所未有的海量技術話題出現時,你很快就被淹沒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和信息,這些經驗豐富的存儲專家可以找出適用於其企業的新興技術,並且如何將其和現有的基礎架構進行匹配,以及在部署的前中後期分別如何應對。他們在這之前有做過很多。
但這次事情並不那么簡單,因為從存儲供應商處他們得不到所需的信息和幫助。實際上,一些專家表示他們得到了完全相反的東西:模糊和混淆的概念。
讓我們從廠商那些概念炒作的渾水中抽身開來或許能夠更加有效地把事情弄清楚(但話又說回來,供應商在這些炒作中添加了足夠的材料)。雲、固態存儲和大數據本身就很複雜,而供應商仍喜歡將他們攙和在一起,比如雲+固態存儲+大數據=某種難以捉摸的IT方案…事情其實就是這樣。
大數據這個詞就夠讓人疑惑的了,因為這個詞同時代表著非常大的檔案(但數量不多)以及非常小的檔案(但數量很多)。而當我們就快要理解這個概念時,我們又得到了這樣的信息,摘自某位新興存儲廠商的新聞發布稿:
“今天的大數據可以描述任何數據集合,包括了大量的數據,不同的類型以及高速數據傳輸(抑或所有者三項)。”
Hold住——這相當於擴大了一個原本已經泛泛化的定義。那么是否代表著大數據就是任何數據?所有的數據?
這對於存儲經理人沒有絲毫幫助。存儲供應商應當在信息傳播方面做得更好。他們產品的採購者也應當對其施壓。至少讓他們保持同一種語言。
業界觀察
任何被標記為2.0的事物往往都給人以較高的期待,至少會是和1.0不太一樣的東西。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的2.0版本,這也是一款全新開發的技術。
不管是對於重複數據刪除行業的老兵或者是還是在試用階段,重複數據刪除是一件何時做而不是做不做的事情。坦率的說,如果還沒有使用這項技術,現在就是開始的最佳時期。大家都可以理解基於磁碟的數據保護技術已經是大多數容災項目中使用的技術,然而如果沒有使用重複數據刪除技術帶來的優勢,其成本的增長也是令人擔憂的。因此,用戶需要使用這項技術讓基於磁碟的數據保護技術越發的成熟和有效。有了這項技術後,您可以繼續將數據存放到雲裡面,保留數據到磁帶上或者複製到另外的磁碟上。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使用磁碟,因此也需要使用重複數據刪除技術。根據企業戰略集團最新的報告,大約80%左右的IT環境中已經或者正在部署重複數據刪除技術作為其數據保護整體方案中的一部分。
如今有關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的話題不應該著眼於何時或者技術本身怎么樣。因為幾乎所有提供消重技術的廠商都會聲稱自己擁有最高效的數據壓縮算法或者技術。關上門說,每個廠家都會告訴自己的產品最合適哪些類型數據的去重。
需要承認的是,由於存儲廠商經常會在“高速占有市場”上角逐,消重技術往往會不可避免的成了讓市場最為興奮的因素。為了能更好的量化消重技術帶來的效果,我們建議在宣揚消重產品前使用工業標準方法來衡量消重效率。這樣的話,用戶就可以在自己的列表上逐一比對選擇。
重複數據刪除技術仍然是一個關於在哪裡發生的話題。從這個角度講,我通常願意將它從三個不同層次定義,好,更好或者最後,換句話說,是消重1.0,1.5還是2.0。下面是有關這幾個層次的定義:
好的消重存儲(消重1.0時代)。人人都將消重技術套用在基於磁碟的數據保護架構中,因此有這么一套設備就是件不錯的事情。
部署一台更為智慧型的備份伺服器(消重1.5時代)。從標準的重複數據刪除角度考慮,備份伺服器對於備份存儲是完全透明的,這樣就可以將數據傳遞到後端存儲後進行去重,去重設備可以將大多數重複的數據進行去重。更為智慧型的備份伺服器會做的更好,它們不會將已經去重的數據再送到後端存儲進行比對。
基於客戶端消重是最好的選擇(消重2.0時代)。為什麼要將數據直接和後端存儲進行比較,不管是消重1.0還是1.5時代?如果我們在源端就可以消重並且僅傳變化的數據塊是不是又前進了一大步呢?
不管是消重1.0時代還是消重1.5時代,聽起來都需要存儲或者介質服務的介入,而聽起來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將改變數據塊直接寫進後端存儲里,這也是我們說到的2.0時代,備份軟體僅僅管理catalog和metadata。這種消重技術往往對硬體或者軟體沒有額外的要求。
企業戰略集團ESG最新的有關數據保護最最佳化的調查告訴我們了那些正在使用消重技術的用戶是如何實施或者規劃他們的消重的。所有用戶中,有46%使用了純軟體方式,28%使用了純硬體方式,還有26%使用了軟硬一體的方式。
純軟體方式可能需要提到Symantec NetBackup7.5,它們有著基於源端的去重技術以及加速特性。Symantec的Backup Exec,CommVault的Simpana以及Quest的NetVault也代表了同類型的產品類型。
基於硬體的消重產品是針對那些備份軟體中無法實現消重技術的環境來說的,備份伺服器對後端消重存儲的消重能力並不知情。
軟硬體一體的消重設備有例如EMC公司的Data Domain產品,Data Domain Boost可以和備份軟體NetWorker更甚至Oracle Recovery Manager直接整合。類似的產品有HP剛發布的HP StoreOnce以及 Catalyst enablement APIs.
有意思的是,那些還沒有使用消重技術且正準備使用的IT受訪者他們有著不同的想法。他們中僅有19%的人表示計畫使用基於純軟體的消重方式。而我們的預期中使用純軟體消重方式的人似乎比使用純硬體或者軟硬一體消重設備的人更多。
如果目前您還沒有使用消重技術,那么可以使用起來了;接著就要去考慮究竟消重點在哪裡。當和廠商們溝通的時候,明確的詢問他們對應型號產品在備份及恢復上的不同速率。
之後,由於大多數廠商都會聲稱自己的產品是“最有創新特色的下一代消重設備領導者”,那么可以開始測試,不單純的去翻閱廠商的白皮書,而且還要看針對樣本數據的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