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介質兼容性

存儲介質兼容性

存儲介質又稱為存儲媒體,是指存儲二進制信息的物理載體,這種載體具有表現兩種相反物理狀態的能力,存儲器的存取速度就取決於這兩種物理狀態的改變速度。存儲介質兼容性是指存儲介質可以存儲和識別不同數據格式。存儲介質兼容性一般與存儲介質本身和設備驅動程式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存儲介質兼容性
  • 外文名:storage medium compatibility
  • 學科:計算機
  • 定義:存儲介質可以存儲不同數據格式
  • 有關術語:存儲介質
  • 領域:計算機系統
簡介,兼容性,存儲介質的分類,設備驅動程式,

簡介

存儲介質兼容性是指存儲介質可以存儲和識別不同數據格式。由於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的存儲介質和作業系統也不斷在發展。不同的存儲介質分區一般也不相同,同時存儲介質所支持數據格式也可能也發生變化。為了使存儲在不同介質上數據能有較好的兼容性,在選擇存儲設備時,存儲介質兼容性是首要考慮因素,特別是大型系統。

兼容性

評價計算機性能的一個指標。指計算機設備或程式能兼用於多種不同系統的性能。下面分別說明硬體兼容性和軟體兼容性。
硬體兼容性指一種機器的目標碼可以在另一種機器上執行,所得結果與原機器的執行結果完全相同。實現硬體兼容性有兩種途徑:一是兩種機器採用完全相同的指令系統;二是在第二種機器中設定一些專用指令,遇到該機器所沒有的指令時,就將其翻譯成對應的指令,使執行結果完全相同。經過少許調整或不需調整就能用於其他系統中的部件、外部設備或其他設備,稱為兼容硬體。
軟體兼容性指用某種語言編寫的源程式可在兩種不同的機器上分別進行翻譯並加以執行,所得的結果基本相同,但兩種機器的指令系統可能有很大差異。
兼容性很少表現為完全互相兼容(完全互相兼容稱為雙向兼容)。一般為單向兼容,即一台機器的程式可移植到另一台機器上,反之,則不行。單向兼容又可分為向上兼容和向下兼容兩種。前者是指老機器的程式一定能移植到新機器上使用;後者則指新機器的程式一定適用於老機器。在同一計算機系列中,通常為向上兼容,即在較低檔計算機上編寫的程式可在較高檔計算機上運行,而在較高檔計算機上編寫的程式往往不能在較低檔計算機上運行。計算機硬設備(如某外掛程式、某外接部件等)與所連用的系統(如不同型號的計算機)之間也有兼容性問題,在概念上和軟設備與系統的兼容性類似。

存儲介質的分類

目前使用的存儲介質主要有半導體器件、磁性材料和光學材料。
(1)用半導體器件做成的存儲器稱為半導體存儲器。從製造工藝的角度又把半導體存儲器分為雙極型和MOS型等。
(2)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儲器稱為磁表面存儲器,如磁碟存儲器和磁帶存儲器磁碟存儲器是一種磁記錄的外存儲器。它兼有磁鼓和磁帶存儲器的優點,即其存儲容量較磁鼓容量大,而存取速度則較磁帶存儲器快,又可脫機貯存,因此在各種計算機系統中磁碟被廣泛用作大容量的外存儲器。磁碟一般分為硬磁碟和軟磁碟存儲器兩大類。
磁帶存儲器。由於磁帶容量大,價格低,適於長期保存,至今仍被用作大容量輔助存儲器。國際上磁帶機普遍採用半英寸帶,磁軌為7道或9道,記錄密度每英寸800、1600、3200位,最高6250位,帶速為75~250英寸/ 秒。適用於小型機的小型磁帶機又叫盒式磁帶機,其頻寬一般為0.15英寸,磁軌為2道,帶速為75英寸/秒,記錄密度為800位/英寸。大型盒式磁帶機的頻寬為0.25英寸,磁軌為4道,記錄密度達1600位/英寸。 國外以磁帶形式發行的資料庫很多,因此通過磁帶機可直接將情報輸入計算機進行情報處理和檢索。為了適應大型系統的需要,還發展了海量磁帶存儲器,如IBM3850 型海量磁帶存儲器,存儲容量高達472000MB。
(3)用光學材料做成的存儲器稱為光表面存儲器,如光碟存儲器

設備驅動程式

設備驅動程式通常又稱為設備處理程式,它是 I/O 進程與設備控制器之間的通信程式,又由於它常以進程的形式存在,故以後就簡稱之為設備驅動進程。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上層軟體發來的抽象 I/O 要求,如 read 或 write 命令,在把它轉換為具體要求後,傳送給設備控制器,啟動設備去執行;此外,它也將由設備控制器發來的信號傳送給上層軟體。由於驅動程式與硬體密切相關,故應為每一類設備配置一種驅動程式;有時也可為非常類似的兩類設備配置一個驅動程式。例如,印表機和顯示器需要不同的驅動程式,但 SCSI 磁碟驅動程式通常可以處理不同大小和不同速度的多個 SCSI 磁碟, 甚至還可以處理 SCSI CD-ROM。為了實現 I/O 進程與設備控制器之間的通信,設備驅動程式應具有以下功能:
(1) 接收由設備獨立性軟體發來的命令和參數,並將命令中的抽象要求轉換為具體要求,例如,將磁碟塊號轉換為磁碟的盤面、磁軌號及扇區號。
(2) 檢查用戶 I/O 請求的合法性,了解 I/O 設備的狀態,傳遞有關參數,設定設備的工作方式。
(3) 發出 I/O 命令。如果設備空閒,便立即啟動 I/O 設備去完成指定的 I/O 操作;如果設備處於忙碌狀態,則將請求者的請求塊掛在設備佇列上等待。
(4) 及時回響由控制器或通道發來的中斷請求, 並根據其中斷類型調用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式進行處理。
(5) 對於設定有通道的計算機系統,驅動程式還應能夠根據用戶的 I/O 請求,自動地構成通道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