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背鰭Ⅵ-42—48;臀鰭Ⅰ-41—45;胸鰭18—20;腹鰭Ⅰ-5;尾鰭17。縱列鱗70—115;橫列鱗20—24;無背鰭前鱗。體長66—225mm;體長為體高8.1—9.3倍,為頭長5.8—6.4倍。頭長為吻長3.9—4.7倍,為眼徑15—16。
體型修長,頗為側扁;背、腹緣線幾乎平直,近尾部則漸窄小。背部具有一明顯的稜脊。頭側扁,短小而高。頰部圓凸。吻圓鈍。眼頗小,上側位,眼間隔窄而突出。口略小而斜裂。鰓蓋上方有一凹陷的圓孔。鰓裂略大。 體被有小圓鱗,頭部以及背前區皆裸露無鱗。背鰭相連,後部與尾鰭相連。臀鰭與背鰭同形,亦連至尾鰭。胸鰭、腹鰭略小,腹鰭呈吸盤狀,後緣無缺刻。尾鰭尖而長。 體色呈均一的暗紅色或紫紅色。各鰭暗紅色而透明。
分布範圍
生態習性
生活於沿岸海域或河口及紅樹林區的半淡鹹水區中,也會出現在近海沿岸,喜好築洞而居。孔鰕虎魚為近海
潮間帶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常棲息於鹹、淡水的泥塗中,也棲息於水深20餘米處。行動緩慢,漲潮游出穴外,不成大群。生命力強,能在缺氧情況下生活。主要攝食底棲
硅藻和無脊椎動物。春季產卵,年底可長達90—100mm;成魚體長200—220mm,大者可達250mm。春季和冬季颳風時,水色混濁,孔鰕虎魚大量游向近岸。用定置網進行捕撈,產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