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四科:關於“孔門四科”有兩種說法,一是《論語·述而》載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因此後世有人遂認為孔門四科指“文、行、忠、信”四個方面;二是更多的後世學者將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視為“孔門四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門四科
- 出自:《論語·述而》
概念解釋,相關內容,知識延伸,
概念解釋
孔門四科:關於“孔門四科”之內容,有兩種說法,一是《論語·述而》載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因此後世有人遂認為孔門四科指“文、行、忠、信”四個方面;二是更多的後世學者將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視為“孔門四科”,其基本依據,便是《論語·先進》上有這樣的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就是說,孔門弟子根據其學業特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先秦時期除了作為最早學術分類的“六藝”外,似乎還存在著“孔門四科”這樣的分科性學術門類。
孔子門下弟子眾多,身份各異。據《論語》記載,孔子教育學生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所謂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相關內容
文 主要指各種文獻知識。孔子教育學生的主要文獻有《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內容包括了哲學、政治、歷史、文藝等方面; 行 主要指道德實踐。孔子固然重視 文 ,但更重視 行 ,二者相比, 行 比 文 更重要,所謂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而且,在孔子看來,文化知識只有落實於道德實踐,才真正起到了作用; 忠 是對待別人真誠、忠心,所謂 與人忠 、 與人謀而不忠乎 。只有以忠心待人,以忠心事人,才能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信 指與人交往的誠信。它主要是對 言 而說的,即 言而有信 的 信 ,指說話信實沒有虛偽。這也是與人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孔子說: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人要是不講信用,不知道拿他怎么辦了。
知識延伸
閔子騫單衣順母閔子騫的後母虐待閔子騫,冬天只給他穿蘆花絮的棉衣。閔子騫的父親想休掉她,閔子騫卻跪求父親把她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