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捷辯

孔融捷辯,是一篇文言文 ,內容主要描寫孔融在小時候在一段場景的對話,表現其聰明機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孔融捷辯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出處:孔融集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孔融
  • 孔融簡介:東漢文學家,魯國人,字文舉
原文,譯文,注釋,字詞解釋,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孔融捷辯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注釋

孔文舉: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全文分三層。
第一層寫洛陽李元禮名氣很大,尋常人等都無緣登門拜訪。這裡對李元禮名氣之盛的描寫,為後文孔融成功地以年僅十歲、無官無名之身成為李元禮的座上賓提供了一個背景和基礎。
第二層
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這裡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係”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係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係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第三層
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
陳韙顯然是輕視孔融,認為他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故意出語刁難,意為:你這時年齡小,雖然聰明,也別得意太早了,長大後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字詞解釋

時:當時
為:擔任
詣:到……去
皆:都
謂:對……說
既:已經
前:一起
何:什麼
昔:過去
是:所以
莫:沒有
奇:以…為奇
以:把
語:話語
語:告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