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殿

孔聖殿

孔聖殿,位於奉化錦屏街道紅牆裡,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孔聖殿,南、西、北三面均環大路,原為四合院式,今存大成殿、殿南80米處中軸線上的泮池及池上的跨鰲橋,其它建築,如文昌閣、明倫堂、奎星閣等,因年久失修,或毀或拆,均已不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聖殿
  • 地理位置大橋鎮東門路,錦屏國小內
  • 等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時間開元年間
介紹,建築特點,其它相關,

介紹

開元年間在封山(屬錦屏山)下建夫子廟,紹興年間遷至城內,建大成殿(孔聖殿)、泮池等。1319年(元延祐六年),奉化知州馬稱德建尊經閣、齋廡、倉庫、廚房等百餘楹,選生員百名入學,請宿儒授業。今存大成殿系1858年(清鹹豐八年)重建,歇山重檐、十一架雙步廊式。面寬3間,19.4米;進深3間,18.3米。泮池、跨鰲橋、魁星閣保存尚好。
孔聖殿
奉化從唐開元廿六年(738年)設縣以後,就按常規設立了孔廟,其故地在錦屏山東麓。先是僅為尊孔、祭祀的場所。北宋時開始在其中設立縣學,後因不敷需要,又拆毀旁邊的石夫人廟擴充規模,至北宋治平二年(1066年)遷往縣衙之東。宣和元年(1119年)方遷東門路現址,是一個祭祀、教育合而為一的場所。

建築特點

孔廟因是學校,所以叫黌宮,四周砌有圍牆。孔聖殿是當時縣內最神聖的建築,所以那時所有的房屋哪怕是縣衙的高度也不能超過它,否則便是逾制,朝廷是不允許的。孔廟的建築格局是全國統一的,只是規模不同而已。奉化孔廟其東、南、西三面均有圍牆,現在仍有黌牆外(現竟寫作“紅牆外”)的地名,北面則近體育場路,可以想見其占地也是相當廣闊。其主體建築是大成殿,人們習慣叫它孔聖殿。此外有明倫堂、名宦祠、魁星閣、校士館、泮池、跨鰲橋等附屬建築。
現在孔廟只剩下孔聖殿這一主體建築和泮池、跨鰲橋了,其它的早已蕩然無存。現存的孔聖殿是清鹹豐年間重新修葺的,也有16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屋基高出地面一米許。殿宇軒敞高大,通風采光良好。有36根柱子,用材碩大,瓜棱形的柱礎,斗拱承托桁梁。屋檐之上有卷棚,不見椽瓦。月樑上有各種雕刻,廊柱上端刻如意、花卉、金錢等圖案。殿前植古柏數株。它的結構造型是歇山重檐,四周翹角高聳,屋頂飾以鴟尾,巍峨高大,氣宇軒昂,且莊重肅穆,既古樸而又典雅,是奉化城區惟一的殿宇式建築,1982年,奉化縣人民政府將它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相關

原來的孔廟內,孔聖殿供奉著孔子塑像,東西兩廡供奉孟子、曾子、顏回等人。鄉賢祠內有戴表元、戴德彝等縣內的鄉賢。每逢農曆二月八日,都要在孔聖殿內舉行祭孔儀式,祭品有牛、羊、豬等犧牲和時食、蔬果,祭時鐘鼓齊鳴,笙歌四起,是縣內重大的慶典。
縣學,顧名思義是由縣舉辦的學校,以學習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為主,教育目的開宗明義以應科舉考試。明代初年,奉化全縣僅招考20人,可見人數是很少的,考試難度想必很大。考取的叫生員,俗稱秀才,每人每月給米6斗,又叫廩生,意思是享受了公家的糧祿。清代時,名額有所擴大,還設立了武科,學習騎射、舉鼎等武藝,並設校士館為練武場所。學童在考入縣學修業期滿,測試及格後,才有資格參加省里的科舉考試。縣學的經費由學田收入解決。
孔聖殿在清代時還兼有藏書和保管、收藏古物的性質。大凡儒家經典著作以及子部、史部,著名文人的別集和鐘鼎彝器、古代字畫等等都收藏在這裡,後來散失殆盡,殊為可惜。孔聖殿的上述這些職能,到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後才漸次消失,此後才興起錦溪書院、奉化縣立國中等新式教育,但都和縣學這一古代的學校有著淵源關係。
幾年前,有人以孔聖殿影響城市建設和年久失修為由,建議拆毀,所幸有關部門和社會有識之士多方呼籲,力陳利害,力排眾議,才得以保存下來,並籌款修葺,使之巋然獨立於奉城之中,使人們既能欣賞古代的建築藝術,又能通過它想見古代教育的輪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