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的原理就是在刮板的作用下,絲網框中的絲印油墨從絲網的網孔(圖文部分)中漏至到印刷承印物上,由於印版非圖文部分的油墨由於絲網網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從而完成
印刷品的印刷。
凡是印刷品上墨層有立體感的,如瓶罐、曲面及一般電路板印刷,多用孔版印刷。
版面為網狀或具有一定彈性的薄層,圖文部分通透,油墨或色料通過印版漏印到承印物上,是與平版、凸版、凹版三大印刷方式並列的第四種印刷方式。但習慣上仍有人把它劃歸
特種印刷範疇。
分類
孔版印刷分型版、謄寫孔版、打字孔版和
絲網印刷四種類型,又各有幾種不同的製版方法。它們都具有設備輕便、工藝簡單、易於操作的特點,套用廣泛。
①型版。
在木片、紙板、金屬或塑膠片材上刻出文字或圖形,製成鏤空印刷版,用刷塗或噴塗的辦法使色料透過印版印到承印物上。這是最古老的技法之一。從出土的古代印花織物判斷,中國春秋時已經採用型版。因方法簡便,20世紀80年代民間仍有套用。
②謄寫孔版。
用手寫的方法製版,最早是用毛筆蘸稀酸(如硫酸)在塗敷明膠的多孔性紙上描繪圖形,稀酸將明膠膜溶解,露出多孔纖維,形成孔版,稱為毛筆謄寫版。由於圖形的邊緣易被酸腐蝕,印刷精度較差,鐵筆謄寫版出現後,此法已罕用。鐵筆謄寫版是用鐵筆在有網紋的鋼板上刻寫蠟紙製成的印版,蠟紙被刻劃的部分可以透過油墨。此法傳為T.A.愛迪生於1886年所發明。由於謄寫的字跡因人而異,遠不如後來發明的打字孔版字形清晰,套用已日漸減少。水洗謄寫版是用筆蘸取水溶性膠液在多孔性紙上書寫,然後在紙上塗一層不溶於水的膠膜,乾後水洗,溶出書寫部分,形成孔版。
③打字孔版。
利用打字機將
活字列印到蠟紙上,活字的衝擊使蠟紙形成能透墨的文字孔版。19世紀80年代在美國首先制出實用的英文打字機機型,漢字打字機首創於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普及。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和辦公室自動化系統的發展,已逐漸取代打字孔版印刷。
④絲網印刷。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成為孔版印刷的主流(見
絲網版)。
原理
除了凸版、平版、凹版三大版式之外,另一種類似手工藝之孔版印刷,也占了現代印刷業之獨特一門,由於現代商業界深受影響,在設計界裡亦深受重視。孔版印刷因其獨特之表現力,而套用範圍廣泛,是設計家或一般民眾,也是必須了解一點概念。凡印紋部分呈如孔狀者,並利用此種方式印刷者均稱之為“孔版印刷”。
如一般用鋼針在蠟紙上刻字或用電子蝕版的油印機印刷,這便是較基本的孔版印刷,而在設計或工業上套用到的是
絲網印刷(Screen Printing),絲印早期是使用在手工藝品之類,現在已發展為自動化的印刷了,在製版方面已利用照相製版方法使版面構成;因其墨色濃厚,另有一種特殊感覺,最宜用為特殊效果印件。又可以在立體面上如盒、圓形、罐等上施印,並除了印紙張外又可印在布、快把、塑膠片、金屬片、玻璃等物料上。
方式
孔版因是透過式印刷,因此給墨裝置在版面之上,而紙張是放在版面之下,印刷方式為版面是正紋透過式,印至版面仍為正紋。由於印刷目的之不同,版面隨印刷物之表面做成曲面版亦可,任何在印刷三大版式限制範圍以外,大體均可以孔版印刷達到目的。至於其壓力方式並不是平版平壓,亦非圓版圓壓,而是採用早期發明印刷時期中國印刷法之延伸,亦即是“水平壓印法”。當然其壓力方式亦減低到最低限度。
孔版印刷之優劣點:
①優點:油墨濃厚,色調鮮麗,可套用任何材料印刷,曲面印刷可能。
②劣點:印刷速度慢,生產量低,彩色印刷表現困難,大量印刷不適合。
套用
①有關特殊印刷類、②玻璃瓶、③塑膠瓶、④鐵皮、⑤金屬板、⑥布花、⑦紙張印刷、⑧其他立體面之印刷。
由於凸版印刷版面之印紋部分與非印紋部分有顯著的高低差別,印刷時壓力受到明顯的受壓狀態,因此,被受壓的邊緣即產生較中心為重,故邊緣顯露油墨較厚現象,所以印刷成品在單位面積里均可以看到邊緣受壓狀況,此種狀態稱為外緣帶(Marginal Zone)。凸版印刷色調濃厚,是印刷三大版式中列為第二位,油墨表現力約為70%-80%。
平版印刷物較凸版印刷物為柔和,版面之構成是利用水與油不互相混合之原理製版印刷的。因此在印刷工作中版面印紋部分受到水膠之侵擾,而使得印紋部分之線條其邊緣受到嚴重的破壞,故使得單位面積的線條邊緣產生油墨濃度減淡,而呈現不整齊現象。當然越入線條中央就越濃,此種由淡的邊緣到濃的中央之表現現象,即是平版印刷物之基本特徵。但平均色調因水膠及間接印刷之故,色調平均降低,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濃度最淡者,油墨表現力約為60-70%,換言之,平版印刷較為柔和軟調現象。
凹版印刷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調錶現最強者,約為80-90%濃度。由於凹版印刷版面印紋部分是凹陷於版面之下,在印刷過程中需要經過上墨、擦墨、而後印刷,當印刷時需要以強大的壓力將凹陷之印紋油墨拉出,因此線上條邊緣即產生力學上之拉力作用,而構成毛毛之邊緣,當然也會產生外緣帶(Marginal Zone)現象,這是鑑別凹版印刷最重要的觀點。雖然如此,凹版印刷平均色調仍然是極為濃厚的,所以印刷品印紋部分有立體厚度之感覺。
特徵
孔版印刷由於是必須透過網狀之孔而落下油墨,故其印刷物表面均產生有布紋樣式之表現。大部分是以絹布製版印刷,因此產生絹布的布紋,其他如銅網或塑膠網等等均一樣產生此種現象。同時由於油墨是透過網狀而達到紙面之緣故,其
印刷油墨極厚,用肉眼可以看出厚度。印刷油墨不發亮亦是其特徵之一。
流程
絲網印刷,可以採用手工方式或機械方法進行,印刷原理一般是以手工印刷為基礎的,工藝流程為:
印刷準備→刮墨板調整→印刷→印品乾燥
印刷準備,包括絲網印版安裝在印刷機上,調整印刷間隙,確定承印物的位置,調配印刷油墨等。
絲網印刷,應使用屈服值較低的油墨。油墨的粘度不能過高。
絲網印刷的油墨,是用橡皮刮板刮漏到承印物上的,刮板要有良好的彈性,耐溶劑性和耐磨性。刮墨板的形狀有直角形、圓角形、斜角形等。刮墨板與絲網板的夾角越小,刮墨板速度愈慢,印品上的墨量就愈大。印刷時根據承印物材質選擇刮墨板形狀,根據要求的墨層厚度,調整刮墨刀的角度。
絲網印刷,墨層厚,油墨乾燥緩慢,需要用乾燥架晾乾,迴轉移動式乾燥機乾燥,或者選用紅外、紫外油墨印刷,用紅外、紫外乾燥器乾燥。有些絲網印刷產品,油墨凝固在印品上以後,還要進行特殊處理,例如,採用熱熔玻璃油墨印刷的玻璃杯,需放入400℃的燒結爐中進行印花燒結。
故障
絲網印刷中的故障,一般是由印版,刮板、油墨等引起的。
(一)印品著墨不良
印刷品上,墨色淺淡,不均勻。排除的方法有:更換與承印物相匹配、附著性能好的油墨;添加減緩油墨乾燥的助劑,降低油墨乾燥速度;加大刮板的壓力。
(二)滋墨
印刷品層次並級,網點糊死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添加原墨,提高油墨的濃度;提高印刷速度;除低刮印壓力;減少印版的供墨量,適當地增大刮板與印版的角度。
(三)透印
印刷品的背面透過油墨或有溶劑擴大的污跡。排除的方法有:更換滲透小的油墨印刷,降低刮板壓力。
(四)印品長時間不乾相互粘合
排除的方法有:使用快乾稀釋劑,增加油墨的乾燥性。
(五)版面堵網
油墨堵塞絲網印版的網孔,不下墨。排除的方法有:添加緩乾的稀釋劑,降低油墨乾燥速度;使用指定的溶劑,適當降低油墨的粘度。
(六)印版脫膠漏墨
印品空白部分出現較大面積的墨污。排除方法有:選用耐油墨溶蝕的感光膠製版;選用軟質的橡膠刮板刮印。脫膠十分嚴重時,需重新製版。
另外,裝置需要經常檢查維修,以免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