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文集13:膾炙英雄》由孔慶東談古論今、針砭時弊以及講述新中國十大元帥情緣的雜文集結而成,處處透出作者獨有的幽默睿智,戲謔調侃間見其真誠實意。
基本介紹
- 書名:孔慶東文集13:膾炙英雄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頁數:257頁
- 開本:16
- 品牌:鳳凰壹力
- 作者:孔慶東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5973404, 750597340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孔慶東文集13:膾炙英雄》針砭時弊,古今中西縱橫,調侃人生,詼諧幽默無雙,在一個解構英雄的時代,孔慶東以戲謔抵抗世俗。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朱彭林劉賀,陳羅徐聶葉),戎馬烽煙,歷盡坎坷。於個人感情一端,亦可謂悲歡離合,令人慨嘆。晚輩後生,不敢妄自評價,兼以資料駁雜,魯魚亥豕,鑑別取捨,頗費心血,斟酌再四亦難免出入。故此僅羅列數韋,以區區三萬言,略為敘說,冀乎可見革命之艱辛,造化之滄桑也。
——《膾炙英雄》
——《膾炙英雄》
作者簡介
孔慶東,人稱“北大醉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央視《百家講壇》著名壇主,新浪文化部落格首席博主。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後師從錢理群、嚴家炎先生攻讀碩士、博士。曾被評為“北大十佳教師”之首。十餘年來,孔慶東先後寫出當下中國罕見的酣暢淋漓、嬉笑怒罵的痛快文字,為當今影響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樓207》、《笑書神俠》、《千夫所指》、《空山瘋語》、《口號萬歲》等書一直暢銷不衰
圖書目錄
挑燈看劍坐高樓
向梁漱溟先生學習 3
41 年前的國慶照 17
詆毀魯迅的十大招法 22
醉俠滅蠅記 27
海外留學當自強 31
逆水行舟的中國
我對家樂福事件的態度 37
誰是沒人味兒的人? 41
國旗為你從天落 45
發揚“08 精神”,重建民族魂 48
“九一八”與傳媒 51
尋章摘句吃油餅
漫話抄手過三九 57
說說阿扁的扁 62
膾炙人口說膾炙 71
台灣已是武林天下 83
吃油餅,想列寧 86
山西何止好風光 91
手捧饅頭滿心暖 94
怎樣落實科學發展觀? 100
奔騰的中國心 103
八方風雨會北京
中國,向世界傾訴 129
哪些國家沒來奧運? 133
武術能不能進奧運 138
誰是奧運大英雄? 143
文如流水不爭先
駱駝祥子與圍棋 148
慶東作文秘訣 152
問還是不問 155
動人春色不須多 163
旅遊與旅遊文學 174
文如流水不爭先 181
色不可戒 183
電視是不是經典 189
讀書沒啥了不起 194
圍棋國手必讀書 198
十大元帥的情緣
苦盡甘來總司令——朱德 202
悲情俠義大將軍——彭德懷 207
柳暗花明林大帥——林彪 211
玄機莫測劉軍神——劉伯承 217
草莽因緣賀鬍子——賀龍 221
情天恨海陳老總——陳毅 226
德高才茂自聖賢——羅榮桓 233
長看春意在人間——徐向前 239
福壽雙全智慧深——聶榮臻 244
羽扇綸巾定乾坤——葉劍英 250
向梁漱溟先生學習 3
41 年前的國慶照 17
詆毀魯迅的十大招法 22
醉俠滅蠅記 27
海外留學當自強 31
逆水行舟的中國
我對家樂福事件的態度 37
誰是沒人味兒的人? 41
國旗為你從天落 45
發揚“08 精神”,重建民族魂 48
“九一八”與傳媒 51
尋章摘句吃油餅
漫話抄手過三九 57
說說阿扁的扁 62
膾炙人口說膾炙 71
台灣已是武林天下 83
吃油餅,想列寧 86
山西何止好風光 91
手捧饅頭滿心暖 94
怎樣落實科學發展觀? 100
奔騰的中國心 103
八方風雨會北京
中國,向世界傾訴 129
哪些國家沒來奧運? 133
武術能不能進奧運 138
誰是奧運大英雄? 143
文如流水不爭先
駱駝祥子與圍棋 148
慶東作文秘訣 152
問還是不問 155
動人春色不須多 163
旅遊與旅遊文學 174
文如流水不爭先 181
色不可戒 183
電視是不是經典 189
讀書沒啥了不起 194
圍棋國手必讀書 198
十大元帥的情緣
苦盡甘來總司令——朱德 202
悲情俠義大將軍——彭德懷 207
柳暗花明林大帥——林彪 211
玄機莫測劉軍神——劉伯承 217
草莽因緣賀鬍子——賀龍 221
情天恨海陳老總——陳毅 226
德高才茂自聖賢——羅榮桓 233
長看春意在人間——徐向前 239
福壽雙全智慧深——聶榮臻 244
羽扇綸巾定乾坤——葉劍英 250
文摘
向梁漱溟先生學習
今天上午秋高氣爽,令人食慾大振,於是中午吃了六個包子兩根黃瓜。飯後天色忽轉陰沉,有點鬧肚子,遂以孔門秘訣“四面出擊法”洽之。一邊看電視,一邊打棋譜,一邊逗小貓,一邊讀點舊書。先讀了本《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這是張申府、梁漱溟、湯用彤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重點閱讀了梁漱溟的部分,其他部分快速瀏覽一遍。不知不覺陷入對梁漱溟問題的思考,遂又讀了一本《梁漱溟問答錄》,十五萬多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同年6月,梁漱溟老人就以95歲高齡仙逝了。這本問答錄,是汪東林陸續整理的,1986年就在《人物》雜誌上連載過,我曾看過一部分。這次完整地讀一遍,勾勾畫畫,寫點心得。抬眼一看,已經是明月在窗,晴光滿天了。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點火。其實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師一樣,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見過其人,也未曾讀過其文。只不過聽說梁漱溟曾經跟毛澤東當面叫板過,於是就推崇為“反共大師”。當今的漢奸陣營也真是可憐,既無學問,也無德操,只要聽說誰跟共產黨紅過臉,馬上就認作親爹。怪不得汪精衛先生一氣之下,憤然填了海呢。
梁漱溟祖上並非漢人,所以請漢奸弟兄們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人家本來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為“梁王”,住在河南汝陽一帶。元朝滅亡後,就改姓梁了,說是取自“孟子見梁惠王”。其實他們也先家族跟孟老夫子,八竿子打不著,這么說大約是為了顯得有文化。不過孔老師覺得,孟子見梁惠王那一篇,講的都是如何施仁政,如何建設理想國,什麼“仁者無敵”啊,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啊,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的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吧,這些恰巧跟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驚人相似,所以梁老先生印象深刻焉。
這個也先家族,跟漢族通婚了幾百年,從河南跑到廣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北京,明朝的時候就給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時候就給愛新覺羅家做官,早巳忘卻自己是蒙古人了——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融合性,家譜里寫著祖先,但不搞種族優越論,自然融合,平等競爭。梁漱溟的爹爹梁巨川,在清末當個四品官的內閣侍讀,“意趣超俗,滿腔熱忱,一身俠骨,不肯隨俗浮沉”,這樣的人在時代轉折處,有時候會想不開。當張勛復辟失敗後,老人家知道大清王朝真的無可挽回了,就在1918年,自己花甲大壽的前夕,一頭扎進積水潭,以身殉清,頓時轟動了京城。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新一代文豪都寫了文章,對這種封建餘孽進行批判。但孔老師認為,凡是對自己的思想立場忠心耿耿,並不惜以身相殉者,不論那思想“對錯”,這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梁漱溟幼年,親歷過八國聯軍闖進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壞了。那些污衊義和團是“暴徒”的漢奸們口口聲聲說八國聯軍是“文明之師,正義之師”,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則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的。
梁漱溟7歲進了北京第一個洋學堂“中西國小堂”,後來多次轉學。他學習比較差,最高學歷是中學畢業,卻年紀輕輕就成了北大教授。是不是梁漱溟天資聰穎,智商超人呢?非也。梁漱溟從小就體弱多病,腦子愚笨。他6歲了還不會系褲帶,一天早上,母親隔屋喊他,責問為何還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幫我穿褲子呀!”招得全家大笑。進入青春期後,梁漱溟同學的智力開始發達。所以大家明白孔老師為何推薦梁漱溟為學習對象了吧?像魯迅胡適錢鐘書張愛玲那類人尖子,平常人是學不來的。而梁漱溟這種資質低劣得近乎郭靖的人,後來居然成為一代大師,這足以激勵千萬個在班裡排名到三十以後的朋友吧?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在《民國報》當記者時筆名壽民或瘦民。總編輯孫炳文(參見孔慶東《十大元帥的情緣》系列文章)曾給他題了一個扇面日“漱溟”,從此就用這個名了。按東博釋名法,此名的三個字中都含水,所以後來才能跟毛澤東叫板,“毛澤東”加上“毛潤之”才兩個水,只好讓他一籌,必須的。而澤東當時雖然生氣,過後並不計較也。
梁漱溟一生關注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國家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在中國,是互相聯繫的。孔老師認為,作為1840年以後的中國知識分子,誰要是不關心國家問題,或者號稱只關心“普世價值”,而放棄中國的具體問題,那他就連一個“普世的人”也不配。我們把梁漱溟當做佛學大師也好,儒學大師也好,都不該忘記他首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是一個思想實踐家。他早年參加同盟會,參加國民黨,都是為了救中國。後來退出國民黨,組建民盟,也是為了救中國。梁漱溟通過觀察思考認為,人生的苦樂不在外界,而在自身。他到北大之前,在家裡閒居了兩年,大量研讀佛經和佛學著作(跟魯迅相似),19歲開始吃素,一度有出家之念,後來進一步看破,29歲那年結了婚。正像孔老師認為的,出家人未必是真和尚,特別是現代商業社會,廟裡已經沒有一個真僧,世上也沒有一座真廟了。真正的好和尚,都拖家帶口戰鬥在世俗的海洋里呢。
梁漱溟在家裡自己給自己當博導,讀了兩年自費博士,24歲就被蔡元培請到北大當了哲學教授。現在很多糊塗人一窩蜂似的鼓吹“民主邪教”,他們不知道蔡元培當年之所以創造了北大神話,全靠“獨裁專制”。蔡元培想請誰就請誰,想開除誰就開除誰,根本不用開什麼教授會,也不用投什麼狗屁票。層層負責,每個人用自己的名譽來擔保自己的工作業績。今天中國的大學為什麼辦不好?原因之一是堂堂大學校長,連個門衛也指揮不了,想開除一個後勤的科長,都要先打聽打聽那傢伙的姐夫是不是在教育部燒鍋爐的。從評職稱到賣饅頭,萬事無人負責,都是黑箱操作,美其名日民主,其實就是一堆爛柿子淹死傲霜花,80個庸才(包括5個漢奸5個流氓)用投票的方式排擠陷害20個英才。蔡元培不問學歷,不看出身,憑著自己的學術眼光,請梁漱溟到北大講印度哲學。梁漱溟說自己一沒上過大學,二沒留過洋,對印度六派哲學“素不留意”,“怕不能勝任”。蔡元培便說了那句百年名言:你固然不甚懂得印度哲學,也沒有發現旁的人對此更精通。於是,梁漱溟就當了北大的哲學教授。P3-6
今天上午秋高氣爽,令人食慾大振,於是中午吃了六個包子兩根黃瓜。飯後天色忽轉陰沉,有點鬧肚子,遂以孔門秘訣“四面出擊法”洽之。一邊看電視,一邊打棋譜,一邊逗小貓,一邊讀點舊書。先讀了本《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這是張申府、梁漱溟、湯用彤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重點閱讀了梁漱溟的部分,其他部分快速瀏覽一遍。不知不覺陷入對梁漱溟問題的思考,遂又讀了一本《梁漱溟問答錄》,十五萬多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同年6月,梁漱溟老人就以95歲高齡仙逝了。這本問答錄,是汪東林陸續整理的,1986年就在《人物》雜誌上連載過,我曾看過一部分。這次完整地讀一遍,勾勾畫畫,寫點心得。抬眼一看,已經是明月在窗,晴光滿天了。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點火。其實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師一樣,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見過其人,也未曾讀過其文。只不過聽說梁漱溟曾經跟毛澤東當面叫板過,於是就推崇為“反共大師”。當今的漢奸陣營也真是可憐,既無學問,也無德操,只要聽說誰跟共產黨紅過臉,馬上就認作親爹。怪不得汪精衛先生一氣之下,憤然填了海呢。
梁漱溟祖上並非漢人,所以請漢奸弟兄們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人家本來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為“梁王”,住在河南汝陽一帶。元朝滅亡後,就改姓梁了,說是取自“孟子見梁惠王”。其實他們也先家族跟孟老夫子,八竿子打不著,這么說大約是為了顯得有文化。不過孔老師覺得,孟子見梁惠王那一篇,講的都是如何施仁政,如何建設理想國,什麼“仁者無敵”啊,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啊,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的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吧,這些恰巧跟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驚人相似,所以梁老先生印象深刻焉。
這個也先家族,跟漢族通婚了幾百年,從河南跑到廣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北京,明朝的時候就給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時候就給愛新覺羅家做官,早巳忘卻自己是蒙古人了——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融合性,家譜里寫著祖先,但不搞種族優越論,自然融合,平等競爭。梁漱溟的爹爹梁巨川,在清末當個四品官的內閣侍讀,“意趣超俗,滿腔熱忱,一身俠骨,不肯隨俗浮沉”,這樣的人在時代轉折處,有時候會想不開。當張勛復辟失敗後,老人家知道大清王朝真的無可挽回了,就在1918年,自己花甲大壽的前夕,一頭扎進積水潭,以身殉清,頓時轟動了京城。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新一代文豪都寫了文章,對這種封建餘孽進行批判。但孔老師認為,凡是對自己的思想立場忠心耿耿,並不惜以身相殉者,不論那思想“對錯”,這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梁漱溟幼年,親歷過八國聯軍闖進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壞了。那些污衊義和團是“暴徒”的漢奸們口口聲聲說八國聯軍是“文明之師,正義之師”,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則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的。
梁漱溟7歲進了北京第一個洋學堂“中西國小堂”,後來多次轉學。他學習比較差,最高學歷是中學畢業,卻年紀輕輕就成了北大教授。是不是梁漱溟天資聰穎,智商超人呢?非也。梁漱溟從小就體弱多病,腦子愚笨。他6歲了還不會系褲帶,一天早上,母親隔屋喊他,責問為何還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幫我穿褲子呀!”招得全家大笑。進入青春期後,梁漱溟同學的智力開始發達。所以大家明白孔老師為何推薦梁漱溟為學習對象了吧?像魯迅胡適錢鐘書張愛玲那類人尖子,平常人是學不來的。而梁漱溟這種資質低劣得近乎郭靖的人,後來居然成為一代大師,這足以激勵千萬個在班裡排名到三十以後的朋友吧?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在《民國報》當記者時筆名壽民或瘦民。總編輯孫炳文(參見孔慶東《十大元帥的情緣》系列文章)曾給他題了一個扇面日“漱溟”,從此就用這個名了。按東博釋名法,此名的三個字中都含水,所以後來才能跟毛澤東叫板,“毛澤東”加上“毛潤之”才兩個水,只好讓他一籌,必須的。而澤東當時雖然生氣,過後並不計較也。
梁漱溟一生關注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國家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在中國,是互相聯繫的。孔老師認為,作為1840年以後的中國知識分子,誰要是不關心國家問題,或者號稱只關心“普世價值”,而放棄中國的具體問題,那他就連一個“普世的人”也不配。我們把梁漱溟當做佛學大師也好,儒學大師也好,都不該忘記他首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是一個思想實踐家。他早年參加同盟會,參加國民黨,都是為了救中國。後來退出國民黨,組建民盟,也是為了救中國。梁漱溟通過觀察思考認為,人生的苦樂不在外界,而在自身。他到北大之前,在家裡閒居了兩年,大量研讀佛經和佛學著作(跟魯迅相似),19歲開始吃素,一度有出家之念,後來進一步看破,29歲那年結了婚。正像孔老師認為的,出家人未必是真和尚,特別是現代商業社會,廟裡已經沒有一個真僧,世上也沒有一座真廟了。真正的好和尚,都拖家帶口戰鬥在世俗的海洋里呢。
梁漱溟在家裡自己給自己當博導,讀了兩年自費博士,24歲就被蔡元培請到北大當了哲學教授。現在很多糊塗人一窩蜂似的鼓吹“民主邪教”,他們不知道蔡元培當年之所以創造了北大神話,全靠“獨裁專制”。蔡元培想請誰就請誰,想開除誰就開除誰,根本不用開什麼教授會,也不用投什麼狗屁票。層層負責,每個人用自己的名譽來擔保自己的工作業績。今天中國的大學為什麼辦不好?原因之一是堂堂大學校長,連個門衛也指揮不了,想開除一個後勤的科長,都要先打聽打聽那傢伙的姐夫是不是在教育部燒鍋爐的。從評職稱到賣饅頭,萬事無人負責,都是黑箱操作,美其名日民主,其實就是一堆爛柿子淹死傲霜花,80個庸才(包括5個漢奸5個流氓)用投票的方式排擠陷害20個英才。蔡元培不問學歷,不看出身,憑著自己的學術眼光,請梁漱溟到北大講印度哲學。梁漱溟說自己一沒上過大學,二沒留過洋,對印度六派哲學“素不留意”,“怕不能勝任”。蔡元培便說了那句百年名言:你固然不甚懂得印度哲學,也沒有發現旁的人對此更精通。於是,梁漱溟就當了北大的哲學教授。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