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孔家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564人
據村碑記載,明初薛姓遷此,孔、邢、高等六姓早居,原名六家埠。後孔姓人丁興旺,成為大戶,改稱孔家埠。但現在村中已無孔滲設墓察姓人家,傳說在1800年左右,村正西有一孔家棗林,有一大戶無賴路過棗林捋棗自傷性命,孔家因此惹上官司。孔家原想憑家族勢力越過父母官上告,不料對方花錢找到村中訴訟高手寫訴狀,最終孔家敗訴。慮及顏面,孔姓全族遷回曲阜,從此孔家埠不再名副其實了,取而代之的是現有的薛、王、李、郝、蘇五姓。
據史料記載,孔埠村自1911年至1955年歸水北區(或第九區管轄);1955年至1959年歸太平鄉管轄;1959年到1984年歸寨里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公社改為辦事處,後又改為鎮。
文化遺蹟,當屬村東的鎮武廟和村西的關帝廟、斑疹廟。
鎮武廟,住持和尚姓薛,法號真河,其弟子有長福子、長貴子等人。一進廟門,影壁上有一幅對聯:“南臨汶水河為帶,北枕香山障為屏,”橫批是“萬善同歸”。廟裡供奉著鎮武老爺,每年的三月三為廟協尋照會,每到這天,四鄰八鄉的男女老幼,結伴進香磕頭,祈求平安。還可與當地人買賣土特產,或聽說書《砸蠻船》等。該廟於雍正四年重修,1950年拆除。
關帝廟與斑疹廟分別供奉著關雲長和斑疹娘娘,是人們祈求平安、無病無災的場所,也於1950年拆除。
孔家埠村人重視文化,民國初年,由於鄰近村落滲乃人口少,各村聘請不起私塾老師,於是位置居中的孔埠村聯合周圍的薛埠、宋埠、張埠、北庵、方家莊、大下河等六個村莊,在鎮武廟的三間空閒房舍里聯合辦學,為晚局精格文化的傳播起了積極作用。抗日戰爭時期,在鎮武廟裡又舉辦了由孔埠、薛埠、北庵三個村的抗戰國小一處。第一位教師是景曰倫,為培養革命後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建國後,於1951年在鎮武廟原址新建初級國小一處。1982年,該國小又搬遷到村後新建的校舍內,至2002年為適應合班並校的改革要求,該國小合併到了宋埠聯小到今。2001年,村投資4萬餘元,由孔埠、薛埠、宋埠、張埠、北庵、和平、蠶種場7個單位在孔埠村原國小內建成一區級驗收達標的幼稚園。由於對教育的重視,近20年來,村中共考出大中專學生30餘人。
在20世紀初至60年代的30年間,孔埠村一度成為當時的紅火村莊,每年陰曆十月一日“下工”開始(“下工”指到了農閒,沒有活乾)至次年的正月十六日結束,人們開始“玩故事”(玩故事是當時人們對各種娛樂活動的俗稱),每到這時,家家戶戶齊出動,人人參與,熱鬧非凡。不能舉辦此類活動的村還來聘請演出。發起人薛光地為首組織活動,聘請名師授藝,出村串鄉演出,以萊蕪梆子和傳統劇目如《兩狼山》、《對金撾》、《豹頭山》、《竇娥冤》等為主,所演劇目,適應形勢,如1944年自編自演的抗戰劇目內容;1944年,南公路打埋伏,俘虜大漢奸,吳化文、日本鬼,還有翻譯官。另外村中還有高蹺隊、秧歌隊等。該項活動到20世紀60年采棕店代末解散。
1946年至1947年,縣區領導駐紮孔埠村,當時周圍各村武裝已經解除,只有孔埠村存有七、八支能用的好槍(總數也只有十來只)。當時的婦女工作、民兵工作遙遙領先。縣區領導到其它村搞複查或逮捕漢奸、反革命分子時,均帶領孔埠村的幾名黨員,這充分顯示了當時孔埠村人的革命覺悟和堅定不移跟黨走的決心。
1953年冬,孔埠村29戶農民率先成立初級社——孔埠村順利農業生產合作社,先於其它村一年。
1954年,回響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當時的村書記薛德訓帶領孔埠村村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率先完成上級任務,被評為“打井模範村“。當時章疊剃的縣長劉軍山帶領十五個區的領導到孔埠村參觀學習,轟動一時。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該村許多村民積極投身於鬥爭之中,1937年自願參軍的薛安美、王德堂、薛德須三同志以及1946年濰縣戰役中的薛德岩、李富生兩烈士和傷殘軍人王仲國、郝慶軍等,他們為孔埠村人爭了光。
自建國以來,孔埠村的變化日新月異,率先進行了村莊規劃,所建排房成為周圍村莊的樣板。1978年,村委一班人為活躍經濟、興建副業而購置了镟床、壓膠墊機等,在當時可謂紅紅火火;另外統一要求村民種植楊樹苗,聯繫銷售,讓村民賣了好價錢,使村民生活又邁了個新台階。
多年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立足村情,做活產業結構調整文章,使土地平整、水源充鞏凶道足的優勢儘可能地得到發揮。1983年,村委將60畝果園承包給了12戶村民管理,戶戶收入超萬元。1992年他們採取統一調整土地,統一購置苗木,統一規劃栽植的方法,新增果園350畝,為村民栽下了“搖錢樹”。
1985年以來,先後發展桑園180畝,為村民置下了“聚寶盆”,使當時的孔家埠村呈現兩園獻寶,滿樹碧綠,一派興旺繁榮景象。
村里圍繞“兩園”大作服務文章。先後打機井8眼,修渠道4000米,使“兩園”有了當家水。成立了林果技術服務隊,技術入園到戶,利用冬閒統一為果農修剪果樹,同時對6畝老果園統一嫁接。1992年投資12萬元,建起了12間高標準的小蠶共育室,實行小蠶共育。當年僅賣繭一項收入39萬元,人均增收近700元。1990年以來,村里每年兩次請鎮林業站、蠶繭站的技術員來村講課,使村民系統學習了林果管理植桑養蠶技術。村里還購置了彩電和放像機,經常組織村民觀看果樹管理,植桑養蠶錄像片,當時的支部書記薛學慶、村主任王德彬自豪地說:“俺村戶戶有存款,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有幾十戶,集體的日子也很好過。”當時的“兩園”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刺激了村民的經濟意識。時至今日,村委還組織了有經商意識的幾位能人成立了生薑、大蒜購銷中心,讓村民種植的生薑、大蒜,不用出村,便能遠銷八方,帶動了全村經濟的騰飛。
現在,孔家埠村與時俱進,除早已成為“電視村”外,現又成為“電話村”。現在周圍七個單位合辦的幼稚園就坐落在孔家埠村。另外北庵、孔埠、薛埠三村合辦的衛生所在首任所長薛工的帶領下,為村民的健康與幸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孔家埠村人正滿懷信心地建設著美好的家園。
1953年冬,孔埠村29戶農民率先成立初級社——孔埠村順利農業生產合作社,先於其它村一年。
1954年,回響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當時的村書記薛德訓帶領孔埠村村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率先完成上級任務,被評為“打井模範村“。當時的縣長劉軍山帶領十五個區的領導到孔埠村參觀學習,轟動一時。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該村許多村民積極投身於鬥爭之中,1937年自願參軍的薛安美、王德堂、薛德須三同志以及1946年濰縣戰役中的薛德岩、李富生兩烈士和傷殘軍人王仲國、郝慶軍等,他們為孔埠村人爭了光。
自建國以來,孔埠村的變化日新月異,率先進行了村莊規劃,所建排房成為周圍村莊的樣板。1978年,村委一班人為活躍經濟、興建副業而購置了镟床、壓膠墊機等,在當時可謂紅紅火火;另外統一要求村民種植楊樹苗,聯繫銷售,讓村民賣了好價錢,使村民生活又邁了個新台階。
多年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立足村情,做活產業結構調整文章,使土地平整、水源充足的優勢儘可能地得到發揮。1983年,村委將60畝果園承包給了12戶村民管理,戶戶收入超萬元。1992年他們採取統一調整土地,統一購置苗木,統一規劃栽植的方法,新增果園350畝,為村民栽下了“搖錢樹”。
1985年以來,先後發展桑園180畝,為村民置下了“聚寶盆”,使當時的孔家埠村呈現兩園獻寶,滿樹碧綠,一派興旺繁榮景象。
村里圍繞“兩園”大作服務文章。先後打機井8眼,修渠道4000米,使“兩園”有了當家水。成立了林果技術服務隊,技術入園到戶,利用冬閒統一為果農修剪果樹,同時對6畝老果園統一嫁接。1992年投資12萬元,建起了12間高標準的小蠶共育室,實行小蠶共育。當年僅賣繭一項收入39萬元,人均增收近700元。1990年以來,村里每年兩次請鎮林業站、蠶繭站的技術員來村講課,使村民系統學習了林果管理植桑養蠶技術。村里還購置了彩電和放像機,經常組織村民觀看果樹管理,植桑養蠶錄像片,當時的支部書記薛學慶、村主任王德彬自豪地說:“俺村戶戶有存款,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有幾十戶,集體的日子也很好過。”當時的“兩園”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刺激了村民的經濟意識。時至今日,村委還組織了有經商意識的幾位能人成立了生薑、大蒜購銷中心,讓村民種植的生薑、大蒜,不用出村,便能遠銷八方,帶動了全村經濟的騰飛。
現在,孔家埠村與時俱進,除早已成為“電視村”外,現又成為“電話村”。現在周圍七個單位合辦的幼稚園就坐落在孔家埠村。另外北庵、孔埠、薛埠三村合辦的衛生所在首任所長薛工的帶領下,為村民的健康與幸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孔家埠村人正滿懷信心地建設著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