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屏風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屏風,上有孔子圖像及生平介紹文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子屏風
- 出土時間:2015年11月14日
- 所屬年代:西漢
- 出土地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
出土經過,文物考證,功能用途,
出土經過
孔子屏風出土時,其上繪寫了孔子與弟子的圖像、傳記。出土時因該文物的漆木結構與屏風相近,故暫名為孔子屏風,但孔子屏風上面還鑲嵌著一面銅鏡,實際上是一款集屏風、衣鏡為一體的鏡屏。2000多年前,海昏侯劉賀床榻前擺放的這面鏡屏不僅可以讓他從孔子先賢的舉止中汲取道德養分,而且還可以讓他“正衣冠”。
王楚寧研究發現,已出土的孔子鏡屏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衣鏡,一部分為漆木殘件。衣鏡為青銅大方鏡,長76.3厘米、寬46.5厘米,大小與現代普通穿衣鏡相仿,具有相當的實用功能;衣鏡四周的漆木框線上繪製了東王公、西王母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圖,方鏡嵌於框線之中。
衣鏡背面是漆木屏板,形狀近似屏風,上面繪有孔子、顏回等人的圖像和傳記,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留存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有趣的是,孔子鏡屏中的衣鏡並非像現代生活中使用的衣鏡一樣可以直接照映影像。在出土的孔子鏡屏中,還有兩塊漆木殘件繪有黑色仙鶴。黑色仙鶴漆件是鏡蓋,其結構和兩扇門一般,開合之間,守護著裡面的銅鏡。因此當時鏡屏的主人用它整理儀容時,還需要像打開衣櫃一樣打開它的鏡蓋才行。
文物考證
屏風主要內容為孔子生平的介紹。
對比“孔子傳記”的文字內容,可以較容易發現有關孔子的生平事跡,雖與《公羊傳》存在個別相似的情況,但與《史記》基本保持一致。又由於傳記對於圖案的說明性質,可以暫且推測《史記》便是“孔子畫像”創作的主要文本依據。
功能用途
2022年6月,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歷史專家王楚寧揭開了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風的真實面目:它不僅是一面屏風隔斷,更是一面集屏風、衣鏡為一體的多功能“鏡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