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乾飯

孔乾飯

你要吃乾飯,我就給你孔。“孔乾飯”源於四川方言,作為一種具有地域特徵的飲食技藝,和祖輩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創造的其它形式一起,構成了四川的民間風俗文化。

早在西漢年間,成都人揚雄在《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卷七中記載:“凡有汁而乾,謂之鞏(原寫作上‘鞏’下‘革’,部分字型檔不支持,[ 上古音 ]:東部見母,kiong,以下同)”;另據民國三十六年《新繁縣誌》方言俗禮篇:“今飯不蒸而煎熟者曰鞏,音如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孔乾飯
  • 地理標誌:四川、重慶
  • 年代:西漢至今
簡介,傳說故事,製作工藝,傳承與發展,孔乾飯與民俗,

簡介

“孔乾飯”作為歷代遷徙後留存至今的四川方言,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曾經在悠長的時間裡流行於川渝地區,後因為電氣炊具的普及以及較繁瑣的技藝,多數家庭已不常烹製。
孔乾飯
如今,祖輩吃了上千年的孔乾飯,越來越少見聞。這碗久違的孔乾飯,已經不僅僅只為滿足口腹之慾,而是一座橋樑,搭起今天和那些漸行漸遠的記憶。在四川作為人口、文化輸出大省的背景下,逐漸標籤化,符號化,演變成對故土家鄉的眷戀,這種情結,共同而永恆。

傳說故事

孔乾飯
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做菜餚。某家新娶兒媳,正值寒冬臘月。某氏下廚房做飯,因為家裡困頓,灶屋器具不全,僅一口鍋,炒菜煮飯諸有不便。
某氏聰慧,想到一個辦法,先將鍋中大米煮至伸展,筲箕撈起瀝水備用,再將菜肉切丁佐料於鍋中炒制,半熟後以米飯覆之,加水少許,再以竹筷插孔通氣,繼續文火小烹,待汁乾而成。如此,一道菜的工序,便同時解決飯和菜的問題。
起鍋時,米香、菜香融為一體,香味深厚,鍋氣四溢。
某氏仍遲疑,恐公婆不喜。請小姑先品嘗,小姑吃後讚不絕口。後來該做法流傳至今。

製作工藝

第一步:煮米。
孔乾飯
鐵鍋裝水,以柴火燒至水快要沸騰的時候,將洗淨的大米放入鍋中。大米不宜過早放入,放入過早,水會將大米過度浸泡,造成大米的口感差;也不宜在沸騰之後放入,沸騰之後會導致大米浸泡度不夠,大米粘性變差。
煮至大米六分熟,用筲箕將大米瀝水起鍋備用,留下米湯。
第二步:炒菜。
將各種自己想搭配在一起的蔬菜、肉類切丁,下鍋翻炒至八分熟待用。最常見的做法有四季豆配臘肉、酸菜配臘肉、豌豆配火腿等。
第三步:孔乾飯。
將此前撈起的六分熟米飯,以堆狀倒入鍋內,沿鍋邊加入適量水或火湯,再用竹筷在飯菜堆上插孔,作通氣之用。然後蓋上鍋蓋,小火烹製,否則鍋底易焦糊。約10-15分鐘後,加入的水或米湯完全蒸發,鍋底產生輕微的鍋巴,此時移開鍋蓋,鍋氣四溢。
第四步:起鍋。
起鍋舀入碗中之時,用竹木鍋鏟將所舀的部分飯菜混合,其餘部分保持菜在下面飯在上面的原狀保溫,待舀下一碗時再攪拌所舀的部份。享用時,再配上一碗米湯,這味道便經久念念不忘。記憶里,仿佛川菜並沒有辛辣,都是如孔乾飯般的濃郁香味。

傳承與發展

一碗孔乾飯,串起西漢至今兩千年。
孔乾飯
所有能留傳至今的技藝,無不經過光陰的洗禮,不論傳統曲藝、手工技法、民間風俗。
像一片片風中飄零的樹葉,尾隨它,便會穿越到一段悠悠歲月,那些繁華市井的吆喝,那些穿褂束髮的人群,就在你的眼前耳邊。
一碗孔乾飯,映滿兒時斑駁的記憶。
像一座老舊的房子,木門虛掩,吱嘎一聲推開,媽媽正站立在灶前,一手攏住你叫你吃飯。
陽光正穿過屋頂的玻璃瓦,光柱里是裊裊炊煙。多想在記憶的爐堂里,再添上一把柴草,燒旺回想,讓那些舊時味道薪火相傳。
一碗孔乾飯,祖輩烹調過千萬遍。
一同留下的傳統美食,不應囿於一隅,要讓更多人品鑑;那些傳統技藝,也可以從幕後走向台前。用創新的形式和內容,表現舊傳統技藝,通俗化、趣味化,也許讓民俗從垂暮再回盛年。
真實的存在,不應該消失在時間裡,這是孔乾飯的執念。

孔乾飯與民俗

孔乾飯源於四川方言,若干年來一起共生的民俗文化,應該同樣被繼承、保護、發揚。
時間的長河裡,多少明珠蒙塵,多少往事隨風,那些千百年的流傳才是永恆。那些山野小曲,那些風尚習俗,那些手法技藝,都是我們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是歷史的遺產。
這些民間風俗 ,不應該只屬於博物館。
四川孔乾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孔乾飯承載的故鄉桑梓情懷入手,依託川渝人口文化輸出背景,連線民俗,致力於打造“民俗餐飲、民俗文化、民俗網際網路+”四川文化的新名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