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道

子道

子女對父母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頑,母,弟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漢書·五行志上》:“董仲舒以為成(魯成公)居喪亡哀戚心,數興兵戰伐,故天災其父廟,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廟也。”《孔叢子·嘉言》:“文王之興,附者六州。六州之眾,各以子道來。故區區之台,未及期日而已成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道
  •  性質:文學
  • 歷史文獻:《史記·五帝本紀》
  • 類別:文言文 
簡介,二十九 子道,對話,大意,荀子,史籍記載,作品一覽,

簡介

子女對父母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漢書·五行志上》:“董仲舒以為成(魯成公)居喪亡哀戚心,數興兵戰伐,故天災其父廟,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廟也。”《孔叢子·嘉言》:“文王之興,附者六州。六州之眾,各以子道來。故區區之台,未及期日而已成矣。”

二十九 子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舜不能加毫末於是矣。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故勞苦雕萃而能無失其敬,災禍患難而能無失其義,則不幸不順見惡,而能無失其愛,非仁人莫能行。《》曰:“孝子不匱。”此之謂也。

對話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以為而無孝之名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語女,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謂子貢曰:“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貢曰:“女何問哉?”子路曰:“由問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貢曰:“吾將為女問之。”子貢問曰:“練而床,禮邪?”孔子曰:“非禮也。”子貢出,謂子路曰:“女謂夫子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無所不知;女問非也。禮,居是邑不非其大夫。”
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由!”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孔子曰:“志之,吾語女,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淵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大意

本篇論述的是孝悌之道。文中指出孝悌只是人的“小行”,只有追求道義才是“大行”。人能致力於此,則儒者之道,盡在其中,就是大孝。本篇還有許多關於子路和孔子的記載。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史籍記載

荀子的生平活動,《風俗通義·窮通》記載:“齊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在公元前286年,齊滅,《鹽鐵論·論儒》談到齊閔王驕傲自大,“諸儒諫不從,各分散。”這時,荀卿向齊相進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指出:當今巨楚在我前面牽繫著,大燕在我後邊威逼著,勁在我右邊鉤取著,……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荀子·強國》,下引本書,只注篇名)意見未被採納,孫卿去楚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范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范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朴”、“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縣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縣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漢代流傳的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編訂,刪去重複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最為老師”,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稱秦國“百姓朴”、“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作品一覽

荀子
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榮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國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議兵第十五
強國第十六
天論第十七
正論第十八
禮論第十九
樂論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惡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賦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堯問第三十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