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置子耳土百戶,距縣城70公里。面積353平方公里,人口0.3萬。通公路。轄廟子坪、杜公、萬年、麻窩、銀廠彎5個村委會。
相關詞條
- 子耳彝族鄉
清置子耳土百戶,距縣城70公里。面積353平方公里,人口0.3萬。通公路。轄廟子坪、杜公、萬年、麻窩、銀廠彎5個村委會。歷史沿革1956年置子耳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同年更名子耳彝族鄉。經濟發展子耳彝族鄉...
- 麻窩村(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子耳彝族鄉下轄村)
麻窩村 麻窩村,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子耳彝族鄉下轄村。建制沿革 2021年8月18日,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
- 踏卡彝族鄉
踏卡彝族鄉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轄鄉。清初置沙卡土百戶,踏卡彝族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9公里。面積268.09平方千米,人口4540人(2017)。轄耳朵鋪子、夾鋪子、花椒坪、河口4個村委會。踏卡彝族鄉位於縣東南,東與三埡鄉、朵洛鄉交界,西南與烏拉溪鄉相連,西與乃渠鄉接壤,北靠斜卡鄉。鄉政府駐...
- 大興鎮(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轄鎮(已撤銷))
大興鎮地處寧蒗彝族自治縣中部,東與爛泥箐、新營盤2鄉接壤,南與西布河鄉毗鄰,西與寧利鄉相連,北與紅橋鄉相鄰。據省會昆明532千米。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8.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7.8千米,總面積388.65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大興鎮境內集壩區、半山區、山區於一體。最高點位於紅旗社區耳子黃山,海拔4345米;最低...
- 彝族民居
彝族民居彝族民居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瓦房、土掌房、閃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大分散、小聚居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點。在彝區,各地、各支系傳承的居室建築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並與當地的居住習俗有密切關聯,從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從房間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從建築結構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現出獨特的民族...
- 落別布依族彝族鄉
1953年,建落別鄉。1958年,成立落別管理區,後為六枝特區落別區。1992年,撤銷落別區,原落別鄉、索考鄉、壩灣鄉、納罵鄉合併建落別布依族彝族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落別布依族彝族鄉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落別、落別、底耳、牛角、木廠、長灣、可布、板照、茂林、長寨、納罵、新寨、馬頭、川硐...
- 倮耳朵村
倮耳朵村隸屬於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六哨鄉五星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六哨鄉北邊,距離村委會10公里,距離六哨鄉政府10公里。國土面積3.33平方公里,海拔2470米,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馬鈴薯、蕎子等農作物。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67.7畝,人均耕地6.6畝,主要種植馬鈴薯...
-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屬低緯度季風區域,河谷區呈亞熱季風帶氣候類型,山區呈寒溫帶氣候類型,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年平均降水量1006.7毫米,多年平均氣溫15.3℃。水文 松坪傈僳族彝族鄉境內主要河流有金沙江、五郎河、松坪河、米厘河、子布河。金沙江境內長50千米,由北至南繞鄉出境。松坪河發源於松坪煉山村,流經...
- 彝族服飾
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髮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閒暇把鬍鬚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
- 九龍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0816人,其中:呷爾鎮9188、湯古鄉1564、斜卡鄉913、三岩龍鄉2629、上團鄉739、八窩龍鄉1341、乃渠鄉2547、烏拉溪鄉2871、菸袋鄉4852、魁多鄉5015、子耳彝族鄉3123、三埡彝族鄉2399、俄爾彝族鄉2110、小金彝族鄉1861、朵洛彝族鄉1149、踏卡彝族鄉3146、灣壩彝族鄉4622、洪壩鄉...
- 胡鹽清
胡鹽清,男,彝族,1979年5月生,四川九龍人,在職大學學歷。1999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九龍縣小金鄉黨委副書記、鄉長。2022年9月,胡鹽清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人物履歷 1999年7月至2006年11月,在九龍縣三埡鄉工作;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任九龍縣子耳鄉副鄉長;2009年2...
- 卡拉鄉
卡拉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木里藏族自治縣東部,東鄰三桷埡鄉、倮波鄉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子耳鄉,南連白碉鄉、喬瓦鎮、李子坪鄉、克爾鄉,西接博科鄉,北靠沙灣鄉、麥地龍鄉。區域面積1211.0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4558人。1953年10月,設卡拉鄉。1972年,鄉改公社。
- 倮波鄉
倮波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木里藏族自治縣東部,東與冕寧縣健美鄉以江為界,南靠三桷埡鄉,西連卡拉鄉,北與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子耳鄉接壤。區域面積42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6053人。1953年,設保波鄉。1972年,鄉改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截至2020年6月,倮波...
- 張勇(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頭白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張勇,男,白族,1981年11月生,在職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2004年11月參加工作。現任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頭白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人物履歷 曾任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黃山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三級主任科員。現任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頭白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職務任免 2021年3月5日,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
- 發耳鎮
發耳鎮,隸屬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地處水城區西南部,東接楊梅彝族苗族回族鄉,南抵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鄉,西鄰雞場鎮,北連玉舍鎮,行政區域面積93.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發耳鎮戶籍人口為43009人。1953年4月,建發耳區;1992年5月,發耳、梓椅、營街、灣子4鄉合併為發耳布依族苗族彝族鄉。2012年,...
- 惹尼惹史
惹尼惹史是中國彝族古侯後代,是彝族四大家族孜孜普烏日格阿魯分支阿魯第六個兒子“蘇伙”的唯一後裔家族。惹尼惹史:惹尼是祖先惹尼瑪博的簡稱,惹史是彝語中七個兒子的意思 。歷史主要人物 涼山四大土司阿都土司部下的核心白彝家族 社聯伙偉 現代主要人物 克惹張傑、布子科普、阿畢爾吉、吉木偉色、阿古日初、...
- 子君行政村
子君行政村現有農戶 1437戶,共鄉村人口 3430 人,其中男性 1665人,女性 1765人。其中農業人口 3430 人,勞動力 2381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 彝族 3075 人,漢 族 355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340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5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
- 子君村
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 彝族 2650人,漢 族 35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330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5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5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7 個。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
- 會東縣
會東縣野租泉民俗生態度假區位於野租鄉柏櫟箐村、上野租村,距縣城38公里,平均海拔2480米,野租鄉是會東縣唯一的彝族聚居鄉。這裡森林總規模達65.67公頃,林地面積為52.21公頃,林地占比為79.5%,森林覆蓋率66%,負氧離子濃度為2100(個/立方厘米)。2018年5月,會東縣野租泉民俗生態度假區被四川省旅發委...
- 密岔人
密岔人為彝族的一個支系,密岔人自稱“密期”或“密期頗”、“密期召”等,可翻譯為“彝族人”、“彝族家”。漢稱“密岔”。自稱為“密期”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武定縣、祿勸縣、昆明、祿豐縣、彌勒縣、新平縣、元江縣羊岔街鄉等。就楚雄彝族自治州而言,則主要分布於武定縣的插甸、高橋、九廠、近...
- 樂至縣
樂至縣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截至2021年,有彝族、苗族、藏族等少數民族34個,少數民族人口2923人,以彝族、苗族、藏族、土家族、壯族為主。少數民族散居全縣21個鄉鎮(街道),無世居少數民族,主要是隨父輩、婚遷、投親靠友、招工招乾定居樂至;女性少數民族占比89.3%,男性少數民族占比10.7%。經濟 綜述 2022年...
- 阿卓務林
阿卓務林1976年生,彝族。雲南寧蒗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曾任寧蒗縣水利水電局技術員,中共寧蒗縣紀委科員、宣教室主任,縣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麗江市彝學會副秘書長,寧蒗縣文聯主席。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耳朵里的天堂》,已發表組詩《雲南的天空》、《布穀鳥》、《天堂的糧票》、《阿卓務林的詩...
- 城口縣
其中土家族171人、藏族7人、黎族22人、蒙古族13人、布依族17人、仡佬族11人、彝族16人、水族2人、傈僳族2人、朝鮮族3人、哈尼族3人、回族17人、苗族52人、滿族8人、壯族46人、拉祜族2人、侗族19人、白族1人、瑤族14人、獨龍族1人、羌族1人、佤族1人、毛南族1人、其他1人。經濟 綜述 2021年,城口縣...
- 巴折鄉
2011年,巴折鄉轄篾絲籮、賣米寨、雙堡廠、乾溝、巴折、馬絲籮、麻紗紗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2個村民小組。截至2015年9月,巴折鄉下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篾絲籮村一組耳子山。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巴折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地處鹽源縣東北部,東與西昌市白馬鄉隔江相望,南與平川鎮...
- 擇木龍
地處東經:101°59′,北緯:27°23′,距離攀枝花市區約160公里,北面與涼山州鹽源縣柏林鄉接壤,西與鹽邊縣格薩拉鄉接壤,南與鹽邊縣國勝鄉、紅寶鄉接壤,東與鹽源縣樹河鎮、藤橋鄉接壤,原為鄉建制,2005年撤銷鄉建制,保留各村建制,與原紅寶苗族鄉合併,統稱為紅寶苗族彝族鄉,2019年設立擇木龍村,將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