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推饃一個重約一斤,用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工具,以及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饃”,裡面包著雞蛋或紅棗,上面捏制有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用旺火蒸出。
清明節是流行於我國漢族地區和壯、朝鮮、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節日。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變暖,草木萌發,一掃冬日枯黃的景象。江南農諺曰:“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又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對江南農民來說,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忙時節。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這首詩里描寫過的紛紛細雨,就是這大忙時節的催化劑。其實,在那 的雨霧中,不僅應該有欲斷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風搖曳的酒店幌子,更應有忙碌在田間地頭扶犁耕作和彎腰插秧的農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推饃
- 外文名:Zi Tui bun/子推찐빵
- 別稱:老饃饃
- 主要原料:紅豆,黑豆,花椒子,食用色素,麵粉
- 是否含防腐劑: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