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洞(歷城高而鄉東溝村北)

子房洞(歷城高而鄉東溝村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房洞 歷城高而鄉東溝村北,有一深幽的山峪,峪北,銅壁山巍然峻拔。山腰有洞,面南,洞門由青石券成,顯得規整,額嵌“漢留侯子房隱仙洞”八字,鐫刻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906年)正月。洞東西兩側,各有碑碣,分別為明隆慶、崇禎和清康熙年間重修子房洞、創建五帝閣記碑。洞之周圍,翠柏蔥鬱,蔚然深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房洞
  • 地點高而鄉東溝村
  • 修建時間:1906年
  • 類型:古蹟文化
洞內風景,洞外景色,自駕游線路,

洞內風景

進得洞門,空間寬綽,迎面建一石廟,顏額刻“漢留侯祠”,兩側鐫楹聯:“寶鼎呈祥香結彩,銀台報喜燭生花。”廟內原有木龕,內置石像三尊,中為黃石公,左為張良,右為尹宗。張良,字子房,始受書於黃石公,後輔佐劉邦平天下,與蕭何、韓信共稱漢初三傑。大功告成,封職留侯,視富貴如浮雲,棄軒冕從仙人赤松子游,相傳曾居於此洞。黃石公,即張良的老師。尹宗,相傳為當地尹家店農民,後成張良道友。沿石廟西側,秉燭向前,逾石階三級,轉向右側,洞穴忽然增大,寬約7米,高5米餘,猶如穹窿,四壁平展。左右壁為小洞,傳昔為仙人臥室。洞室內怪石甚多,似鑼鼓,似蛤蟆,似蝙蝠。以石撞擊,若鑼鼓之聲,鏗鏘有韻;若蛙蟲之鳴,咕咕嚶嚶。繼而向前,洞穴各異,深邃幽遠,逐漸潮濕,細聽之,像有滴水叮咚、細流淙淙,陰森可怖,不可窮盡。

洞外景色

子房洞外山下,約400米處,有“子房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尚存正殿三楹,西房一間。殿之東側,有碑兩通,清嘉慶、光緒年間立,皆為修廟記碑。其一載:“子房洞者,不知創自何年,經前明嘉靖、隆慶、崇貞以後,國朝康熙、乾隆、嘉慶等年相繼重修”。廟院頗大,內外生有柏、杏、柿、核桃諸樹。廟南山澗中,植古黃連木一株,有數百年高齡,樹幹茁壯,虬盤鱗結,冠幅博大,枝葉繁茂,為濟南地區同樹種最大者。樹側有泉,稱“雙虎泉”。遊人可於濃蔭下小憩,乘涼品泉。
廟東,翻山入另一峪,峪中黃石公張良尹宗墓,三角鼎立,青石?成,其排序,與子房洞內石像同。西有石碑及八仙廟、子房庵遺址。址西,“熨斗”、“風斗”二泉清冽甘美。泉側,古柏舒秀。泉南有脫殼河,河上架仙人橋,橋旁設石棋盤,傳為黃石公、張子房博弈處。墓前東側,碧水一灣,澄澈如鏡,水岸、谷底、山坡,遍地果香,花開似錦,野趣甚濃。

自駕游線路

1) 從S103行駛朝仲宮方向
2) 沿S103行駛過南繞城告訴後10.3公里,右後方轉彎
3) 行駛650米,左轉進入X055
4) 沿X055行駛4.2公里,左轉
5) 行駛280米,過倪家莊約60米後右前方轉彎
6) 行駛1.1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