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發育不良

子宮發育不良

子宮發育不良,又稱幼稚子宮,以往多認為系妊娠晚期或胎兒出生後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時期,受到內在或外在各種因素致子宮停止發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幼稚子宮。幼稚子宮的宮頸較長,多呈錐形,而宮體比正常小,且常因前壁或後壁發育不全而呈過度前屈或後屈,宮頸與宮體的比例呈1:1或2:1,臨床常引發月經稀少、原發或繼發性閉經、痛經、不孕、流產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宮發育不良
  • 外文名:Uterine dysplasia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二、鑑別診斷,三、治療原則,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

子宮發育不良多由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功能失調,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發育受限或停止生長所致,可屬於內分泌疾病範疇。免疫細胞也上有接受神經遞質及內分泌激素的受體,在免疫應答中產生的細胞因子則對神經、內分泌系統也有調控作用,如IL2有輕度增強FSH刺激產生孕酮和20a-雙氫孕酮的作用,白細胞介素1(IL1β)可通過調節性腺激素和性類固醇的分泌,調節性激素水平,影響生殖器官及生殖細胞的發育和成熟,胸腺細胞本身還可產生生長激素(GH)、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泌乳素(PRL)等激素和神經肽類物質,胸腺合成分泌的胸腺激素對神經、內分泌系統也具有調節作用。

二、鑑別診斷

臨床症狀:月經稀發、月經量少、不孕,並伴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發育不良,[3]直腸-腹部診可捫及小而活動的子宮。
1、病史此類患者因子宮頸體比例失常,宮頸外口小,宮體呈極度前屈或後屈,常有痛經,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等病史。
2、婦科檢查子宮小於正常,宮頸細長、頸口小,體頸之比為1:1或1:2。
3、B超可測量子宮的長、寬、厚度。進一步確診。
4、性激素測定放射免疫法或酶標法測定FSH、LH、E2、P及T值。

三、治療原則

雌激素受體(ER)與孕激素受體(PR)存在於激素的靶細胞表面,能與相應激素髮生特異性結合進而產生特異性生理或病理效應,ER和PR主要分布於子宮、宮頸、陰道及乳腺等靶器官,雌激素有刺激ER、PR合成的作用,而孕激素則有抑制ER合成,並間接抑制PR合成的作用。ER是一類由配體激活的轉錄因子,是核受超家族的成員。在子宮中,雌二醇和ER都是促進增生的因子,ER與雌激素在靶器官結合後,產生相應的生理效應,可刺激子宮生長。
雌激素直接作用靶器官+擴宮術治療子宮發育不良副作用小、作用快、療效顯著、經濟、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