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春歌二

《子夜四時歌春歌二》是一首於南北朝創作的詩,作者是蕭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春歌二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蕭衍
作品原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

注釋

蘭葉:蘭草的葉子。
始:開始。剛剛。
滿地:長滿地。
落枝:落下枝頭。
持:秉持。拿著。
可憐意:憐惜之意。可憐,憐憫。值得憐憫。
摘:摘下梅花。
以:用以。
寄心知:寄予內心知曉。

白話譯文

春日的蘭花開始生長,冬天的梅朵即將凋零,這令人既期待又傷感,如同久候不來的愛情。少年想折下一枝梅,以此表達自己的真心。

作品賞析

首二句“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春天,萬物萌生。澤畔蘭草綻出蔥綠的嫩葉,而路邊梅花紛落,梅子已然掛於枝頭。在這萬象更新、生機盎然的季節里,一位少女來到了澤畔。“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其中“憐”就是愛。在這裡,“蘭”與“梅”都不是單純的景物,而各有其深層的含蘊。古人所謂“蘭”,即澤蘭,是一種氣味芳香的植物,女子用之洗沐,故有“蘭湯”、“蘭澤”之名,用以塗壁,因由“蘭室”、“蘭房”之稱。蘭是美好的象徵,而多與女子相關。漢末古詩則以采蘭而引出懷人之意。如“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漢以後,“蘭”在文人作品中成為一種傳統的意義以比喻美好,以代“思念”。而“梅”是具有民俗意義的物象。這首詩所表現的是古代女子拋果定情的風俗,而在這種風俗中,梅與女子之關係尤深。此時此刻,少女正懷著無限的思戀、抑制著深情的呼喚,收摘著蘭草和梅枝,打算寄給那遠方的心上人兒。這,不正是一個懷春少女的心事——既深切、又羞怯,既溫靜、又焦慮,這一切的如此的交織複雜,若不是一切包蘊無限的“可憐意”,又怎能形容得盡?

作者簡介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生於建康(今南京),籍貫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
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台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