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白露朝夕生

《子夜四時歌》是《子夜歌》的變體。用《子夜歌》的調子吟唱春夏秋冬四季,故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白露朝夕生
  • 外文名稱:Dew Day and Night produce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子夜四時歌》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白露[1]朝夕[2]生,秋風淒[3]長夜。
憶郎[4]須[5]寒服[6],乘月[7]搗[8]白素[9]。

注釋

[1]白露:秋露。
[2]朝夕:早晚。
[3]淒:淒涼。
[4]憶郎:回憶郎君。回想記得郎君。
[5]須:必須要,需要。
[6]寒服:寒衣。禦寒的衣服。
[7]乘月:趁著月光。
[8]搗:搗洗。搗衣。洗衣時用木杵在砧上捶擊衣服,使之乾淨。
[9]白素:白色素絹。白色的生絹。

作品賞析

本詩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調子較為急促。開頭二句是景物描寫,正是在這種“急促”上著力。它們用的是如實描寫的“賦”法,是思婦目所見、耳所聞、心所感的實景。秋天有朝露,有夜露,不足為怪,但“朝”“夕”相連,頻頻生成,就帶有一種“迫人太甚”的意味,何況又加上“秋風淒長夜”呢?這悽厲的秋風,真是一陣緊似一陣,它終夜在思婦的耳畔呼嘯著。在她聽來,那似乎是遠在他鄉的丈夫的苦楚,這就自然而然地要“憶郎須寒服”了。俗雲“促織鳴,懶婦驚。”何況她一個非常勤勞的婦女呢?何況她的丈夫又在更冷的北方,而非廝守在眼前。於是,女主人公再也不能遲疑,趕緊起床穿衣,連夜“乘月搗白素”。所謂“搗白素”,即將帛、絹放於砧上用杵捶打,以便做衣。這裡我們應注意“乘月”二字,它們一方面突出了“急促”,突出了思婦那連夜而作、刻不容緩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構成了一個闊大蒼涼的意境。可以想見,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早已結婚的婦女,已然消失了做姑娘時的那種浪漫而又有點不切實際的幻想,此刻憂愁的也不再是那種有點縹緲的相思。生活鐵一般的切實:丈夫需要寒衣!她對丈夫的愛心雖不減當年,但已經不是那種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語,而是體現得十分具體實在:快快寄寒衣!
眉間心上一點一滴的小小轉念都無顧無慮地明白說出。涼月之下,清脆的搗衣聲中,糾纏著多少如火如荼的情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