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是《子夜歌》的變體。用《子夜歌》的調子吟唱春夏秋冬四季,故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當信抱梁期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蕭衍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當信抱梁期,莫聽迴風音。
鏡上兩入髻,分明無兩心。
注釋
當信:應當相信。
抱梁期:抱住橋樑的期約。典故抱柱之信。《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莫聽:不要聽。
迴風音:迴旋之風的音響。回傳的音信。
鏡上:菱花鏡上。鏡子裡。
兩:兩人。
入髻:白髮進入髻根,髮髻的根部。
分明:明確;清楚。顯然。
兩心:二心。異心。
白話譯文
終於明白尾生在藍橋下等待戀人時為何不願離開,因為這至死不渝的情感動人心懷。如此的情感,還有什麼能動搖呢?對鏡梳妝,鏡中映照著兩人的身影,夫為妻畫眉,妻為夫理鬢,此情此心,永遠也不會改變。
作品賞析
這首秋歌是歡喜的歌,因為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終於相見了。在大地秋收的季節,那個外出建功立業的人,終於回來了。
繡帶打上一個合歡結,將兩人牢牢拴在了一起;穿上了錦衣,同色的花紋連在一起,這分明是一套情侶裝。帶著滿懷的神情和嬌羞等到月上梢頭,兩個人偎依在一起呢喃輕語,互訴相思之情,這樣的日子永遠都會充滿歡樂與喜悅。因為那人的歸來,家中頓時有了色彩,紫金柱、白玉梁,歡歌笑語環繞其間,久久不能散去。
相聚的日子總是害怕會太短暫,更漏滴答,時間過得飛快。琴弦彈斷了便立即續上一根,只為了不讓這美好的時刻流走。一起拂動琴弦,彈奏起同心曲,終於明白尾生在藍橋下等待戀人時為何不願離開,因為這至死不渝的情感動人心懷。如此的情感,還有什麼能動搖呢?對鏡梳妝,鏡中映照著兩人的身影,夫為妻畫眉,妻為夫理鬢,此情此心,永遠也不會改變。
從春歌到秋歌,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對痴情的男女相戀相愛,成家立業,共盟生死的愛情成長過程。他們的感情由純純的愛戀走向婚姻的建立,彼此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在經歷了生活的磨礪後愈加芬芳迷人,他們是丈夫和妻子。
......
作者簡介
梁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台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謚為武帝,廟號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