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別在三陽初

《子夜四時歌·別在三陽初》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南朝樂府民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別在三陽初
  • 作品別名:《吳聲四時歌》或《子夜吳歌》,簡稱《四時歌》
  • 作者:佚名。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南朝樂府民歌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作品出處,

作品全文

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
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

注釋

別:離別。
三陽:古人稱農曆十一月冬至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合稱“三陽”。指春天。也指農曆正月。
望還:希望歸還。
九秋:九月深秋。指秋天。
暮:晚。將盡。
惡見:噁心見到。不願見到。
終年:整年。年末。一年到頭。
西顧:顧盼西方。眷顧西方。

作品賞析

既是“秋歌”,是秋天唱出的歌,那么,詩中的“望還九秋暮”,就是思婦眼前當下的實在時間。也就是說,思婦此刻正獨立寒秋,深情凝眸;相反,“別在三陽初”既是思婦對往昔的追憶與回想,當然也是“心理時間”了。這兩句結構相同,彼此對偶,而語意卻正好相反,彼此對照。首句開篇便點出“別”字,第二句開頭有點出“望”字,一“別”一“望”,形成全詩強烈的感情張力。“三陽”、“九秋”,屬對精切。“三陽”指正月,理解為“三春”、“春天的三個月”也未嘗不可;“九秋”指秋天的九十天。一春一秋,已然見出時間之久,前面各冠以數詞,就更增添了這“久”的意味。但使離別之“久”顯得更為突出的,卻是“初”、“暮”二字。“三陽”已經夠早了,何況是三陽之初呢?“九秋”已經夠遲了,何況是九秋之末呢?記得三陽別離時,冬去春來,草兒還沒有發芽呢;而今九秋望歸日,秋盡冬至,草木已經凋零了。自從分別後,別的日子並非不盼、不望,而是秋天更惹人傷感,更那堪青年夫妻的離別,更那堪如此長久的離別!這樣,首二句就刻畫出思婦的深情,盼歸的殷切。應當注意的是,這兩句巨大的時間距離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空間距離,那就是分別的路途之遠,這是不難想見的。
後二句“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尤為生動。中國古代素有“情景相生”、“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之說。詩中先寫景,後言情,是“情以景生”;先言情,後寫景,是“景以情觀”。這首詩便屬於後者。詩中的“東流水”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千萬年來,一向如此。但在思婦眼中,它已然帶上了感情色彩。因為它那東去不還的形象,提示出丈夫一去不返的意象,所以她“惡見”——不願看到。這樣,自然被人化了,人的感情也對象化到自然中去了。這類比喻、象徵、“情景相生”所以能夠成立,是由於客觀外物的形象結構與人的主觀情感具有某種表面上的相似性。另外,後二句在補充、強化前二句的望歸方面,二者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前後的二句還有一定程度的對比性,在這方面二者的方向又不一致。

作品出處

這也是《秋歌十八首》中的一首。收錄在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多寫哀怨或眷戀之情。現存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秋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又稱《吳聲四時歌》或《子夜吳歌》,簡稱《四時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