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熊貞
- 別稱:令尹子囊、公子貞
- 字號:字子囊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楚國人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公元前559年
- 主要成就:任楚國令尹;先後六次率兵伐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文獻記載,
人物簡介
子囊(?~前559),春秋時楚國令尹。羋姓,熊氏,名貞,字子囊。楚莊王的兒子。春秋時期楚國令尹。
人物生平
楚共王十五年(前576),共王準備在中原用兵;他認為這是背棄楚、晉盟約而表示反對。
楚共王二十三年被任為令尹後,為與晉國對抗,先後六次攻伐陳、鄭、宋等國,從實戰中深感楚、晉力量不相上下,晉國內部又比較團結,因此極力主張不與晉爭。但未被共王採納。
前568年,他成為繼承叔父子重、子辛的新一代令尹。當時,晉國在晉悼公的領導下,重新確立霸權,子囊避免與晉國直接衝突。但是他多次出兵,盡最大可能維護楚國的利益。
前568年、前566年,攻打陳國,使陳國再次成為楚國的屬國。
前565年,攻打左右逢源的鄭國。前563年,與剛剛歸附的鄭國攻打宋國。
前562年,鄭攻宋,晉率諸侯攻鄭,子囊率軍援救鄭。
前561年,討伐宋國。
前560年,共王病死。死前遺言給自己謚以“靈”或“厲”,都屬惡謚。共王死後,眾大臣商議諡號時,他提出:國君鎮撫南方蠻夷,建有功勳,又知道自己的過錯,應定以較好的諡號,稱之為“共”。眾大臣都同意他的意見。
次年,率楚軍伐吳(都城在今江蘇蘇州市)失利。死前預感到吳對楚的威脅,遺言要加修楚都的城牆。
文獻記載
《春秋左氏傳.成公十五年》楚將北師。子囊曰:“新與晉盟而背之,無乃不可乎?”子反曰:“敵利則進,何盟之有?”申叔時老矣,在申,聞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禮,禮以庇身,信禮之亡,欲免得乎?”楚子侵鄭,及暴隧,遂侵衛,及首止。鄭子罕侵楚,取新石。欒武子欲報楚,韓獻子曰:“無庸,使重其罪,民將叛之。無民,孰戰?”
《春秋左氏傳.襄公五年》楚子囊為令尹。范宣子曰:“我喪陳矣!楚人討貳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討陳。陳近於楚,民朝夕急,能無往乎?有陳,非吾事也,無之而後可。”
冬,諸侯戍陳。子囊伐陳。十一月甲午,會於城棣以救之。
《春秋左氏傳.襄公七年》楚子囊圍陳,會於鄬以救之。
《春秋左氏傳.襄公八年》冬,楚子囊伐鄭,討其侵蔡也。
《春秋左氏傳.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師於楚,將以伐晉,楚子許之。子囊曰:“不可。當今吾不能與晉爭。晉君類能而使之,舉不失選,官不易方。其卿讓於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競於教,其庶人力於農穡。商工皂隸,不知遷業。韓厥老矣,知罃稟焉以為政。范匄少於中行偃而上之,使佐中軍。韓起少於欒黶,而欒黶、士魴上之,使佐上軍。魏絳多功,以趙武為賢而為之佐。君明臣忠,上讓下競。當是時也,晉不可敵,事之而後可。君其圖之!”王曰:“吾既許之矣。雖不及晉,必將出師。”秋,楚子師於武城以為秦援。秦人侵晉,晉飢,弗能報也。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年》六月,楚子囊、鄭子耳伐宋,師於訾毋。庚午,圍宋,門於桐門。 秋七月,楚子囊、鄭子耳伐我西鄙。還,圍蕭,八月丙寅,克之。九月,子耳侵宋北鄙。孟獻子曰:“鄭其有災乎!師競已甚。周猶不堪競,況鄭乎?有災,其執政之三士乎!”
諸侯之師城虎牢而戍之。晉師城梧及制,士魴、魏絳戍之。書曰“戍鄭虎牢”,非鄭地也,言將歸焉。鄭及晉平。楚子囊救鄭。十一月,諸侯之師還鄭而南,至於陽陵,楚師不退。知武子欲退,曰:“今我逃楚,楚必驕,驕則可與戰矣。”欒黶曰:“逃楚,晉之恥也。合諸侯以益恥,不如死!我將獨進。”師遂進。己亥,與楚師夾潁而軍。子矯曰:“諸侯既有成行,必不戰矣。從之將退,不從亦退。退,楚必圍我。猶將退也。不如從楚,亦以退之。”宵涉潁,與楚人盟。欒黶欲伐鄭師,荀罃不可,曰:“我實不能御楚,又不能庇鄭,鄭何罪?不如致怨焉而還。今伐其師,楚必救之,戰而不克,為諸侯笑。克不可命,不如還也!”丁未,諸侯之師還,侵鄭北鄙而歸。楚人亦還。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一年》楚子囊乞旅於秦,秦右大夫詹帥師從楚子,將以伐鄭。鄭伯逆之。丙子,伐宋。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二年》冬,楚子囊、秦庶長無地伐宋,師於揚梁,以報晉之取鄭也。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謀謚。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謚之‘共’。”大夫從之。
鄭良霄、大宰石猶在楚。石言於子囊曰:“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今楚實不競,行人何罪?止鄭一卿,以除其逼,使睦而疾楚,以固於晉,焉用之?使歸而廢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牽引也,不猶愈乎?”楚人歸之。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四年》秋,楚子為庸浦之役故,子囊師於棠以伐吳,吳不出而還。子囊殿,以吳為不能而弗儆。吳人自皋舟之隘要而擊之,楚人不能相救。吳人敗之,獲楚公子宜谷。
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忠,民之望也。《詩》曰:‘行歸於周,萬民所望。’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