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子午井
- 地理位置:湖廣會館
- 著名景點:文昌閣等
- 子午井特點:每日逢子午時,清泉上涌
由來,簡介,歷史記載,歷史沿革,尋找舊跡,
由來
簡介
文昌閣在會館的後部,閣前階石下有一口井,名子午井,口徑約2尺,深有7丈余。井台周以護欄,刻有銘文,傅岳芬撰序,記述了子午井的名稱來源和其地的始末。子午井是北京戲曲博物館湖廣會館中的重要的古蹟。子午井於70年代被填平,上面蓋起了小房,井口被挪到不遠處砌滲水池用。1996年修復,漢白玉的高井台是重修時新砌的。子午井於70年代被填平,上面蓋起了小房,井口被挪到不遠處砌滲水池用。1996年修復,漢白玉的高井台是重修時新砌的。 子午井位於會賢堂階前,子午井的名字來源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子午二時汲則甘,余時則否。”也就是說,這眼井的水比較魔幻,只有凌晨子時和午時兩個時辰是甜的,過時就不甜了。
歷史記載
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里寫了一段:“虎坊橋西一宅,南皮張公子畏故居也。今劉雲房副憲居之。中有一井,子午二時汲則甘,余時則否。其理莫明。或曰陰起午中,陽生子半,與地氣應也。然天氣崑崙充滿大地,何他井不與地氣應,此井獨應乎?西土最講格物學,職方外記載其地有水,一日十二潮與晷刻不差杪忽,有欲窮其理者,構廬水側晝夜測之,迄不能喻,至恚而自忱。此井也類是耳。”紀昀的記載說明乾隆時這口井已經很有名了。
茲錄一段如下:“湖廣館文昌閣之下有井曰子午,紀文達《閱微草堂筆記》雲‘子午二時汲則甘,余時則否,其理莫明,或曰陰起午中,陽生子半,與地氣應也。‘然二時何以水味獨甘,其理究不可知,或說亦末足據。其地為徐司冠乾學憺園,岳襄勤锺琪、劉文恪權之、張運使惟寅、紀文達昀、王文瑞傑相繼居此,最後歸漢陽葉氏平安館。自雲素給諫傳孫昆臣口口,兩廣事覆,乃捐為兩湖會館,地既歷為名賢所居,而井泉又靈異莫測,則斯井亦宣南一掌故也。歲久不修,井以湮塞,癸未之秋,陽新石榮暲藎午襄理館事,言於總董呈家駒子昂,重加修葺,淘其穢積,浚其污墊,於是泉脈復通,其水味之應時而甘果不虛也,……斯井在文昌閣下,在久不改而靈異殊常,今茲塞而復通,井養而不知其為吾兩湖文明大啟之象乎,爰瓷石為闌屬予銘之,垂際久遠,余故序其緣起如此。”
歷史沿革
子午井銘序作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淘井竣工之時。敘述了其地歷史沿革的梗概。徐乾學,康熙年間曾任刑部尚書,以古稱之為司寇,別業憺園,在虎坊橋迤南一帶,《宸垣識略》已載其遺址無考,以會館即其遺址,尚無充分證據;岳锺琪,乾隆年間以平定大小金川之功績封威信公,曾任兵部尚書,座謚襄勤,其宅後為紀曉嵐所得,在虎坊橋之東,《閱微草堂筆記》有載,以會館為二人的故居,失於考證。會館之地,先為曾任監察御史的張惟寅所居,次為大學士劉權之所居,又為大學士王傑居,最後是戶科給事中葉繼雯(雲素)的居所,皆有明文記載。並均談及子午井。葉雲素傳給其孫葉名琛(字昆臣)葉名灃(字潤臣)。序文所述兩廣事覆,當是指葉名琛於鹹豐七年(1857年)在兩廣總督任內被英軍俘虜事。將宅捐給兩湖會館,應是其弟葉名灃,湖廣會館的擴建工程完成,即應在此際。
尋找舊跡
2004年,台灣同胞馬老爺子手拿一張小時候的照片回北京,要尋找50多年前兒時聽戲的戲園子舊跡。
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上一個淘氣的男孩騎在井欄上,這位台胞要找的就是照片上的那口井。當年這位馬老爺子還是個穿開襠褲的小孩時,他的爺爺經常帶他到一個戲院聽戲。“院子裡有口井,爺爺怕我掉到井裡,從不讓我近前,所以我對那口黑洞洞的井印象特別深刻。”最後憑著又能聽戲又有井這一線索,終於找到了湖廣會館的子午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