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興宮,位於莆田市北岸開發區山亭鎮東烏垞村,宮廟前為廣場、戲台,後為民居,左為村道,右為民居。古時稱為“興化府新安里湖山境興賢社媽興宮”,屬宮社合一。主祀媽祖,主要配祀有:司馬聖王、慈仙妃、三位太師、東海龍王等。信眾涉及3個自然村,總數約4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媽興宮
- 地理位置:莆田市北岸開發區山亭鎮東烏垞村
- 占地面積:855 m
- 主要文物:《皇清重建媽興宮亭》
宮宇簡介
主要文物
民俗活動
地圖信息
地址:莆田市秀嶼區
![地圖信息](/img/5/b44/f5bd0d2fe9724dc5700eb0b02962.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媽興宮,位於莆田市北岸開發區山亭鎮東烏垞村,宮廟前為廣場、戲台,後為民居,左為村道,右為民居。古時稱為“興化府新安里湖山境興賢社媽興宮”,屬宮社合一。主祀媽祖,主要配祀有:司馬聖王、慈仙妃、三位太師、東海龍王等。信眾涉及3個自然村,總數約4000人。
地址:莆田市秀嶼區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媽興宮,位於莆田市北岸開發區山亭鎮東烏垞村,宮廟前為廣場、戲台,後為民居,左為村道,右為民居。古時稱為“興化府新安里湖山境興賢社媽興宮”,屬宮社合一。主祀媽祖,主要配祀有:司馬聖王、慈仙妃、三位太師、東海龍王等。信眾涉及...
文興宮 文興宮位於莆田市湄洲鎮北埭村,屬興隆社。原為白馬廟。始建於明初,清光緒十三年重建,現宮殿為1989年擴建。面積244平方米,爐下弟子為北埭村人,約2000多人。宮宇簡介 宮中配祀為齊天大聖、田公元帥、楊公太師、社公社媽、二路元帥、白馬等。民俗活動 正月初九至十一為媽祖出宮接受朝拜日。
上興宮是莆田市湄洲鎮宮下自然村境內建築。宮宇簡介 上興宮位於莆田市湄洲鎮宮下自然村,屬安寧社,爐下弟子為宮下、宮下沙、牛頭尾三個自然村人,約3100人。始建時間未詳,據《上興宮重建碑記》載,創建者為16戶先民。又據宮內石柱刻記清光緒十年(1844)曾經重修,後廢置,於1980年重修並擴建。面積(指...
重興宮,位於莆田市北岸東埔鎮何山村東嶠,前為廣場,後為戲台、戲房、倉庫,左為村道,右為高明祠。請神稱謂“興化府新安里東嶠境永福社重興宮”。信眾涉及600人。重興宮創建朝代不詳,8月重修。宮廟坐東朝西,主殿面寬108平方米,長9米,占地總面積2009年自新興宮分靈,配祀田公元帥、張公聖君。宮宇簡介 ...
萬春宮媽祖又稱“藍興媽祖”,俗稱“台中媽祖”。前稱具傳承藍廷珍創建“藍興宮”之意涵,距今已近三百年;後者則始自日據時期,系信徒對萬春宮媽祖普遍的稱名,距今也逾百年。台中媽祖於康熙六十年(1721)來台,時因台灣發生朱一貴事件,總兵藍廷珍奉命平亂。為此,藍廷珍親赴湄洲朝天閣,恭請聖母正身(三媽...
“媽祖”的名稱起源於福建閩南地區,所以閩南的媽祖信俗十分廣泛,閩南媽祖分靈廟的數量當在幾百座。祭祀媽祖的廟有多種名稱,有“媽祖廟”“天后宮”“天妃宮”“娘娘殿”“天母宮”“聖母廟”等。後來隨著福建人口的外遷與水上交通的輻射,媽祖信仰和媽祖文化被傳播到全國各地。廣東潮汕地區媽祖文化興盛,目前共有...
宮廟小檔案/台中第一街/老二媽的眼淚/老二媽省親的沿革與路線/ 萬和宮——萬眾一心、和睦相處/萬和宮的諸神/ 「福蔭全台」是台中第一匾/見證開發史的漳泉建築風格/參考資料 藍興媽.七媽會.熱鬧區 ──中區萬春宮 陳俐文 宮廟小檔案/七媽會祈福遶境盛況猶在眼前/市區改正宮廟一夕消失/ 藍興宮轉...
龍宮禮奈,日本同人社團07th Expansion所製作的遊戲《寒蟬鳴泣之時》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本名龍宮禮奈,父母離婚後,再次搬回雛見澤時,打算重新開始,忘掉興宮和過去,於是自稱蕾娜(レナ)。角色形象 身份背景 雛見澤分校學生,禮奈的父母原本都是興宮的一家小服裝公司的設計師。母親在懷禮奈時搬到了雛見澤的...
銀同天后宮,分別為2003年重建的山川殿和正殿,2011年復建的聖父母殿,硬山頂磚木結構,面闊三間6.93米,進深21.75米。基本概況 廈門銀同天后宮,系台灣銀同黑面三媽的祖廟,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南門橋銅魚館,舊時地名土窟墘,清康熙29-45年間重建,座西北朝東南,原為三進建築,依次為山川殿、正殿、聖父母殿,...
目前往來北斗街的進香團以大甲鎮瀾宮媽祖南下繞境進香規模最大,這個維繫一百多年的進香隊伍在第二天會過境北斗街,並於華嚴 寺、奠安宮、七星橋渡船頭作短暫停駕;到了北上迴鑾第六天,大甲媽再度蒞臨北斗街,是日鎮內各宮廟伴隨大甲媽聖駕繞境北斗街,鞭炮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凡;當晚大甲媽依例於奠安宮駐駕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