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里

“媽媽里”的稱謂,由滿語漢譯而來。為清宮僕婦群體。相較在清宮中從事餵養、撫育和侍奉皇室成員起居生活的乳母、保母、宮女等女性,“媽媽”“媽媽里”的老媼們,沒有機會接觸皇室上層,有關記載非常簡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媽媽里
  • 外文名:mamari(滿語) 
  • 別名:侍母 、保姥 
  • 所處時代清代 
  • 具體分類:精奇尼媽媽里、水上媽媽里、看燈火媽媽里、穿孝媽媽里、看守媽媽里、鍋上媽媽里、如意媽媽里、長房媽媽里、推揉媽媽里 
定義,相關記載,等級,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其他類型,待遇,

定義

滿漢大辭典》中,滿語音譯為mama者,表示女性的含義一是祖母、祖母輩,二是老太太、老嫗、老媼;滿語音譯為mamari者,含義一是眾祖母,二是媽媽里———指壇廟內負責祀蠶神的老嫗。
《清朝皇帝的保母續考》一文中也指出:滿語mamari者,漢譯媽媽里、侍母、保姥。
《清宮中的姥姥、嫫嫫、媽媽里》一文,將清宮女僕階層劃分為四類,即嫫嫫、姥姥、媽媽里和宮女,其中“媽媽里”是“已婚婦女”,是 “宮中的老媽子……挑選40—50歲無子女、無牽掛的孀婦入宮當差,是專門從事燒水、洗衣及其他低級勞作的僕婦”。

相關記載

據《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以下簡稱《內務府則例》)的“挑選嫫嫫媽媽里”條記載,雍正七年(1729)十月奉旨:“阿哥、公主等之嫫嫫、媽媽里,著照雍和宮例,每月賞給銀二兩,白米二斛。看燈火媽媽里賞給銀一兩,白米一斛半。”
嘉慶朝《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同樣在有關下層女性的待遇時記載:“雍正七年奉旨:皇子、公主等之乳姆、保姆,著照雍和宮之例,月給銀二兩,白米二斛。看燈火老嫗,著月給銀一兩,白米一石二斗五升。”兩種文獻對照可知,清宮中的“媽媽里”與“保姆”的概念可互通,也有“老嫗”的意思。乾隆三十九(1774)年諭令:“嗣後挑選照看阿哥等媽媽,著在京居住東三省侍衛官員妻室內會清語者挑選。”
嘉慶朝《欽定大清會典》也記述:“凡選乳母、保姥,乳母於各佐領管領下人內挑選,保姥於在京居住東三省侍衛官員妻室內能清語者挑選。”

等級

第一類

第一類是在皇室人員身邊侍奉的媽媽里。為皇子女的保母。在內廷中負責照料皇子皇女,相當於宮裡的保姆,地位較高。特別是她們照料的皇子位及九五之尊后,就成了上等僕婦,和嫫嫫一起受到皇帝的賞賜。屬於整體承應後宮差務者,且有滿族特色。

第二類

第二類是挑選、照管宮廷差務女性的媽媽里。乾隆三十九年的一份檔案記錄,“兆祥所媽媽里額系二十名,詳查伊等承應之差,除挑選秀女、女子、嬤嬤,令其帶領揀果婦人、照看,暨在內女子疾病調養等差,亦系伊等照管”。
這些媽媽里專門從事挑選宮廷女性新人,以及帶領、看管其他婦差,調養病人等差事。嘉慶十年的一份有關清宮挑選乳母的奏摺也顯示:“凡挑選嬤嬤,由該管領詳細查看新生子女者,送進敬事房,傳兆祥所媽媽里查驗後,擇其乳食充足者送交阿哥下媽媽里,再行選擇。”

第三類

第三類是在宮廷從事各種雜役的媽媽里。上述檔案中的兆祥所媽媽里,除挑選、照管其他差務女性者外,“其餘平素令其演習禮儀,以備挑選阿哥、公主格格位下燈火、水上媽媽里之用”。

其他類型

除上述可以通過分工職責而大體歸類的媽媽里外,清宮檔案中亦可見一些特殊時段從事特殊差事的媽媽里,她們屬臨時變換身份。
穿孝媽媽里
比如道光二十年四月,孝全皇后梓宮前的一位穿孝關東媽媽里,乃正白旗德成額佐領下原蘇拉八十之妻何氏。這類穿孝媽媽里應是臨時承應差事,一般是在內廷女主逝世後,由原在其宮中服侍的媽媽里承擔。
其他
還有“鍋上媽媽里、水上媽媽里、看燈火媽媽里、如意媽媽里、長房媽媽里、推揉媽媽里等。領頭人滿語稱精奇尼媽媽里”。

待遇

媽媽里所獲銀米在《內務府則例》中有記載:“雍正七年十月奉旨,阿哥、公主等之嫫嫫、媽媽里……每月賞給銀二兩,白米二斛。看燈火媽媽里賞給銀一兩,白米一斛半。”作為首領的精奇呢媽媽里每月有二兩錢糧待遇,普通專差雜役者如燈火及水上媽媽里則為一兩錢糧待遇。除此之外,穿著用度也由宮中統一備辦,尤其是侍奉皇室成員的媽媽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