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前部稍圓,向後漸側扁。頰部微鼓,頭寬小於體高。口下位,弧形,上頜中部具齒狀突,與下頜缺刻相對。須3對,較短。鱗小,側線完全。背鰭起點位後於腹鰭。尾鰭微凹。體側具10~16條明顯的橫斑。底層小型魚類。多棲息於急流河段的礫石縫隙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橫紋條鰍
- 拉丁學名:Noemacheilus fasciolatus (Nichols et Pope)
- 別稱:沙鑽、滑魚
- 界:動物界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釣魚新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沙鑽”學名多鱗鱚,有的地方叫沙丁魚。頭尖、嘴小、鱗小,身細小。游泳迅速,相貌可愛。是一種淺海區域底層小型魚類,由於它常棲息在沙灘、淤泥海底,又喜鑽沙,故南方漁民稱為“沙鑽”。
“沙鑽”雖屬袖珍型,但它肉多刺少(整條魚只是中間有條大骨),而且味道極美,故南方釣友常釣它,南方的氣溫高,沙鑽又喜在底層,故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垂釣。叫花鯝,是因身上有花斑而得名,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其花斑會褪去,生活在較好水質中,水底顏色較淺,則其花斑不明顯;叫沙鑽,是因其喜生活在水底是沙質的地方;叫船丁,是因其形象船上的釘子。
“沙鑽”雖屬袖珍型,但它肉多刺少(整條魚只是中間有條大骨),而且味道極美,故南方釣友常釣它,南方的氣溫高,沙鑽又喜在底層,故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垂釣。叫花鯝,是因身上有花斑而得名,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其花斑會褪去,生活在較好水質中,水底顏色較淺,則其花斑不明顯;叫沙鑽,是因其喜生活在水底是沙質的地方;叫船丁,是因其形象船上的釘子。
釣魚新聞
英文名稱 crossbanded loach
地方名稱 沙鑽、軍魚、媒子魚、滑油(廣西)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鰍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屬名 條鰍屬
拉丁屬名 Nemachilus Bleeker,1863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Ⅲ~8;臀鰭Ⅱ~5;腹鰭Ⅰ~7;胸鰭Ⅰ~10。第一鰓弓內側鰓耙10~12。脊椎骨4十34~35。
體長為體高的5.7一7.2(6.2)倍,為頭長的4.4~4.8(4.6)倍,為尾柄長的6.4~7.3(6.8)倍,為尾柄高的7.4~8.1(7.7)倍。頭長為吻長的2.2~2.4(2.3)倍,為眼徑的8.7一10.0(9.5)倍,為眼間距的3.4一3.8(3.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1~1.2倍。
體長為體高的5.7一7.2(6.2)倍,為頭長的4.4~4.8(4.6)倍,為尾柄長的6.4~7.3(6.8)倍,為尾柄高的7.4~8.1(7.7)倍。頭長為吻長的2.2~2.4(2.3)倍,為眼徑的8.7一10.0(9.5)倍,為眼間距的3.4一3.8(3.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1~1.2倍。
體長,前部圓柱狀,尾柄側扁。頭較小。眼小,上位;眼間較寬。口下位,弧形;下唇中央有一缺刻。須3對,其中吻須2對,口角須1對,其末端達眼後緣。
背鰭前距為體長的50~53%。腹鰭起點與背鰭起點相對或位於背鰭第一根分枝鰭條下方,其末端不達肛門。肛門約位於腹鰭基至臀鰭間的後1/3處。尾鰭淺凹。
側線完全。背鰭前的前軀鱗片稀疏,背鰭後的後軀鱗片密集。
體灰綠或灰黃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13~19條灰黑色橫條紋,這些條紋在某些個體不明顯或缺如。尾鰭淺紅色;其它各鰭略呈黃綠色或淺紅色。
生活習性
多棲息於急流河段的礫石縫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