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分析技巧(第五版)

《媒介分析技巧(第五版)》是2021年9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阿瑟·伯格,譯者是何玉、李德剛、寇魯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分析技巧(第五版) 
  • 作者:(美)阿瑟·伯格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 定價:68 元 
  • ISBN:978730253834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媒介分析技巧(第五版)》旨在讓學習者對媒體有自己的分析,而非僅僅接受他人的解讀。第一部分闡述了媒介分析的四種理論,告訴讀者如何使用符號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精神分析理論和社會學理論來分析媒介文本,這對創意工作者的實踐也有啟發意義。第二部分的套用篇告訴學生如何運用上述四種理論來分析流行文化。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闡釋技巧篇
第1章符號學分析3學科簡史4
意義問題5
符號學的社會層面: 個人與社會6
索緒爾對符號學的研究7
符號8
符號的形式10
符號與廣告11
品牌11
物質文化12
物品和身份12
動作和表演13
音樂和聲音效果13
符號與真相13
面部表情作為符號14
超真實15
語言與言說16
內涵與外延18
共時與歷時20
組合分析21
聚合分析25互文性27
對話理論29
隱喻與轉喻30
符碼31
文化符碼32
電視媒介的符號學34
對符號學分析的若干批評35
電視符號學分析要點一覽36
討論題37
參考文獻37
第2章馬克思主義分析42
唯物主義43
基礎與上層建築44
虛假意識46
意識形態48
法蘭克福學派49
階級衝突50
異化52
消費社會55
約翰·伯格對廣告的看法57
資產階級的英雄58
霸權59
媒介兼併的問題61
教條化的危險63
格柵—群體分析64
後現代社會中的馬克思主義批評67
討論題69
參考文獻69
第3章精神分析批評73
潛意識73
性慾76
威廉·羅西關於腳與鞋子色情性的看法78
俄狄浦斯情結79
神話的重要性81
媒介與俄狄浦斯情結82
本我、自我和超我83
結構假說在文化中的套用86
象徵86
防禦機制88
馬丁·格羅特雅恩對恐怖電影的看法89
夢境90
凝縮和轉移92
侵犯與犯罪93
刻板成見與攻擊性幽默95
弗洛伊德與超越95
榮格精神分析理論96
原始意象96
集體無意識97
英雄神話97
精神中的陰影因素98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98
精神分析之於媒介: 一點告誡99
討論題101
參考文獻101
第4章社會學分析105
埃米爾·涂爾幹關於人的社會屬性的看法106
基本概念108
異化108
失范109
科層制109
社會經濟等級110
文化111
偏離112
精英112
族裔性113
功能主義113
生活方式114
邊緣化115
大眾傳播與大眾媒介115
大眾社會116
後現代主義117
種族119
社會角色120
性別120
社會化121
地位123
刻板成見123
價值觀123
赫伯特·甘斯對品位文化的看法124
精英文化124
中上層文化125
中下層文化125
下層文化125
半民間低層文化126
使用與滿足126
類型與公式131
內容分析133
利奧·洛溫塔爾的內容分析133
討論題136
參考文獻136
第二部分套用篇
第5章東方快車謀殺案141設定懸念142
作為符號學家的偵探143
社會維度與政治維度145
作為革命家的波洛145
討論題146
第6章橄欖球比賽面面觀148
橄欖球是一種符號遊戲148
即時回放與現代敏感性149
橄欖球使我們社會化150
電視橄欖球統計數據151
棒球為什麼乏味152
橄欖球是宗教的替代品154
馬克思主義的視角155
橄欖球與心靈156
結論157
討論題158
第7章纏蛇少女——對一則印刷媒介廣告的闡釋160
符號中的符號: 套用符號學的入門161
天堂少女: 案例分析162
斐濟香水廣告的聚合分析166
使用神話模型167
斐濟香水廣告的心理分析層面169
保持身體濕潤與焦慮的關係170
對香水與焦慮的終評170
討論題172
第8章全新聞電台與美國資產階級174
新聞與異化174
新聞與統治階級的思想176
廣告與焦慮176
進退失據177
新聞與訪談節目177
網際網路新聞與社交媒介新聞178
討論題179
第9章電子遊戲: 一種新的藝術形式181
電子遊戲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一種媒介?183
新技術與電子遊戲185
珍妮特·默里關於遊戲互動和遊戲沉迷的論述185
電子遊戲與成癮186
電子遊戲與暴力問題187
關於電子遊戲和校園慘案188
電子遊戲引起的社會問題和生理問題189
電子遊戲與性189
結論190
討論題191
第10章手機、社交媒介與身份問題193
頓悟194
8~18歲兒童的媒介使用情況195
社交媒介196
青少年與社交媒介的精神分析視角197
手機符號: 符號學視角201
馬克思主義手機觀202
結論203
討論題203
後記: 什穆與分析204
討論題205
附錄模擬、活動、遊戲與訓練207
對一個故事的解剖207
聚合分析208
《樓上,樓下》的施特勞斯式分析208
列維施特勞斯分析的步驟209
夢的解析209
撰寫一個醫療童話210
起源故事210
廣播劇本211
電視敘事分析211
普羅普遊戲212
舉例213
隱喻213
怎樣玩隱喻遊戲213
要考慮的東西214
廣告分析215
玩阿倫·維爾達夫斯基遊戲215
文本分析216
符號學分析216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批評216
精神分析批評217
社會學批評217
術語表219
參考書目231人名對照法239關鍵字對照法243關於作者252
第1章符號學分析3學科簡史4
意義問題5
符號學的社會層面: 個人與社會6
索緒爾對符號學的研究7
符號8
符號的形式10
符號與廣告11
品牌11
物質文化12
物品和身份12
動作和表演13
音樂和聲音效果13
符號與真相13
面部表情作為符號14
超真實15
語言與言說16
內涵與外延18
共時與歷時20
組合分析21
聚合分析25
互文性27
對話理論29
隱喻與轉喻30
符碼31
文化符碼32
電視媒介的符號學34
對符號學分析的若干批評35
電視符號學分析要點一覽36
討論題37
參考文獻37
第2章馬克思主義分析43
唯物主義44
基礎與上層建築45
虛假意識47
意識形態49
法蘭克福學派50
階級衝突51
異化53
消費社會56
約翰·伯格對廣告的看法58
資產階級的英雄59
霸權60
媒介兼併的問題62
教條化的危險64
格柵—群體分析65
後現代社會中的馬克思主義批評68
討論題70
參考文獻70
第3章精神分析批評75
潛意識75
性慾78
威廉·羅西關於腳與鞋子色情性的看法80
俄狄浦斯情結81
神話的重要性83
媒介與俄狄浦斯情結84
本我、自我和超我86
結構假說在文化中的套用88
象徵88
防禦機制90
馬丁·格羅特雅恩對恐怖電影的看法91
夢境92
凝縮和轉移94
侵犯與犯罪95
刻板成見與攻擊性幽默97
弗洛伊德與超越98
榮格精神分析理論98
原始意象98
集體無意識99
英雄神話99
精神中的陰影因素100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100
精神分析之於媒介: 一點告誡101
討論題103
參考文獻103
第4章社會學分析107
埃米爾·涂爾幹關於人的社會屬性的看法108
基本概念110
異化110
失范111
科層制111
社會經濟等級112
文化113
偏離114
精英114
族裔性115
功能主義115
生活方式116
邊緣化117
大眾傳播與大眾媒介117
大眾社會118
後現代主義119
種族121
社會角色122
性別122
社會化123
地位125
刻板成見125
價值觀125
赫伯特·甘斯對品位文化的看法126
精英文化126
中上層文化127
中下層文化127
下層文化127
半民間低層文化128
使用與滿足128
類型與公式133
內容分析135
利奧·洛溫塔爾的內容分析135
討論題138
參考文獻138
第二部分套用篇
第5章東方快車謀殺案145設定懸念146
作為符號學家的偵探147
社會維度與政治維度149
作為革命家的波洛149
討論題150
第6章橄欖球比賽面面觀152
橄欖球是一種符號遊戲152
即時回放與現代敏感性153
橄欖球使我們社會化154
電視橄欖球統計數據155
棒球為什麼乏味156
橄欖球是宗教的替代品158
馬克思主義的視角159
橄欖球與心靈160
結論161
討論題162
第7章纏蛇少女——對一則印刷媒介廣告的闡釋164
符號中的符號: 套用符號學的入門165
天堂少女: 案例分析166
斐濟香水廣告的聚合分析170
使用神話模型171
斐濟香水廣告的心理分析層面173
保持身體濕潤與焦慮的關係174
對香水與焦慮的終評174
討論題176
第8章全新聞電台與美國資產階級178
新聞與異化178
新聞與統治階級的思想180
廣告與焦慮180
進退失據181
新聞與訪談節目181
網際網路新聞與社交媒介新聞182
討論題183
第9章電子遊戲: 一種新的藝術形式185
電子遊戲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一種媒介?187
新技術與電子遊戲189
珍妮特·默里關於遊戲互動和遊戲沉迷的論述189
電子遊戲與成癮190
電子遊戲與暴力問題191
關於電子遊戲和校園慘案192
電子遊戲引起的社會問題和生理問題193
電子遊戲與性193
結論194
討論題195
第10章手機、社交媒介與身份問題197
頓悟198
8至18歲兒童的媒介使用情況199
社交媒介200
青少年與社交媒介的精神分析視角201
手機符號: 符號學視角205
馬克思主義手機觀206
結論207
討論題207
後記: 什穆與分析208
討論題209
附錄模擬、活動、遊戲與訓練211
對一個故事的解剖211
聚合分析212
《樓上,樓下》的施特勞斯式分析212
列維施特勞斯分析的步驟213
夢的解析213
撰寫一個醫療童話214
起源故事214
廣播劇本215
電視敘事分析215
普羅普遊戲216
舉例217
隱喻217
怎樣玩隱喻遊戲217
要考慮的東西218
廣告分析219
玩阿倫·維爾達夫斯基遊戲219
文本分析220
符號學分析220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批評220
精神分析批評221
社會學批評221
術語表223
參考書目235人名索引243關鍵字索引247關於作者256

作者簡介

阿瑟·阿薩·伯格是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廣播與電視傳播藝術系的榮譽退休教授、美國著名傳播學者和媒介分析家。他從1965年至2003年一直在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任教。1954年他畢業於曼徹斯特大學,專業是文學和哲學。1956年,他在愛荷華大學獲得新聞與寫作專業的碩士學位。從愛荷華大學畢業不久,他就應徵入伍,在美國軍隊的華盛頓軍區服役。他在軍區的公共信息辦公室擔任專題作家和演講稿撰寫人。他還在周末晚上為《華盛頓郵報》報導高中體育。退役之後,他從明尼蘇達大學畢業之前,花了一年的時間週遊了歐洲,1965年,他從該校獲得了美國研究專業的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是關於連環漫畫《萊爾·阿布納》(Li'l Abner)的。1963年—1964年期間,他作為富布賴特學者在義大利的米蘭大學任教。1984年他還在洛杉磯的南卡大學傳播學院做過一年的訪問學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