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婚慶請柬紀念冊,由周生華先生和吳繼榮女士首次創建,並獲得扛旗世界紀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婚慶請柬紀念冊
兒子結婚之前,周生華先生、吳繼榮女士從家庭照片中分類篩選,並配以圖片說明,將普通請柬和家族文化合二為一。該紀念冊內容包括:楚漢文化、祖先周亞夫簡介、故鄉情、榮華與共、百年好合、我們是一家人等六大章節。
製作婚慶請柬紀念冊的目的是:讓孩子了解楚漢文化,記住祖先,勿忘家鄉,學會感恩,珍惜擁有,努力生活,為家鄉發展、民族振興多做貢獻。
愛子要結婚了,怎么給受邀參加婚禮的賓客留下一個難忘的記憶?宿遷市民周生華夫婦在普通的婚慶請柬上動起了腦筋,他們將請柬和紀念冊合二為一,歷時七個月首創了請柬紀念冊,翻開近30頁的紀念冊,裡面有很多新郎的成長圖片,內容很是豐富。近日,周生華夫婦因製作請柬紀念冊收到了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據8月15日《揚子晚報》)。
兩情相悅走進婚姻殿堂,少不得要向各自的親朋好友送上一張大紅的請柬,既顯得喜慶又顯得莊重,儘管收到請柬的人或許會調侃“紅色罰單”,但最終都會滿懷喜悅帶上禮金上門慶賀,這既是我們一項悠久的歷史傳統,也是增進親情、友情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雖然出現在官場中一些帶有功利陋習的兒女婚宴已經變了味,也已經被相關制度加以約束。但真正出現在坊間百姓民眾身上、帶有民俗傳統意義的喜慶婚宴並沒有受到太多干預,只要不過分奢華且量力而行,同樣更值得肯定。而宿遷市民周生華夫婦在給兒子操辦婚宴中,將傳統千篇一律的大紅請柬,製作成含有新郎成長發展過程的各個時期的照片,並配有成長故事甚至詩詞歌詠,讓普通的請柬融入了更多家庭文化元素,並製作成“請柬紀念冊”贈送給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不但創意獨特,更讓普通家庭的婚宴洋溢的濃郁的文化品位,的確值得推崇。
從“請柬紀念冊”所包含的內容看,他不僅將新郎從出生嬰兒到各個成長時期的照片納入其中,是年輕新郎結婚之前的一部“成長史”,從照片的背景和新郎不同時期的衣著變化上,更體現出一個地方乃至整個社會在20多年的“歷史變遷”,難怪不少親朋好友一看到這部“請柬紀念冊”就愛不釋手,甚至讓因沒有參加婚宴而沒獲得“紀念冊”的一些親友感到“懊悔”,並主動登門索取。人們在肯定“請柬紀念冊”的紀念意義和具有收藏價值的同時,這部來自民間普通市民家庭婚宴的“請柬紀念冊”,不但獲得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還被百度納入了“婚慶請柬紀念冊”收錄詞條,已經成了受法律保護的著作權作品。
顯然,“請柬紀念冊”已不單單是婚禮請柬,他除了具有婚禮請柬的喜慶莊重和“通知書”功能以外,承載更多的則是濃濃的文化和親情元素,他既是對新郎這代人成長的忠實記錄,更是對這一時期社會發展進步的紀實與謳歌。我國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鄉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幾乎可以用月和天來度量,儘管來自官方數據公報、電視媒體,報刊雜誌以及隨後的網路世界等都在記載著歷史前進的每一步,但顯然都沒有這部來自平民家庭的“請柬紀念冊”,讓人看著更親切、更原生態、更感同身受也更值得品味。
在這部具有獨特創意的“請柬紀念冊”里,最讓人為之動容的莫過於其中透出的親情文化,新郎在“請柬紀念冊”從嬰兒走向頑童,從頑童走向少年,在從少年成長為英俊帥氣的新郎,而伴隨其成長的則是父母一天天變老的容顏和身軀,既能感受到家庭的變遷,成長的“煩惱”,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與歲月的滄桑。“請柬紀念冊”既是送給請朋好友的一份紀念和一份自豪與喜悅。更是在婚禮這樣的莊重時刻,向新郎、新娘講述昨天的故事,讓新婚夫婦懂得感恩,把父母的這份親情和愛繼續傳遞下去。
可以說,“請柬紀念冊”是周生華夫婦站在普通家庭立場對社會做出的一份宣言,是所有父母在兒女成婚之時發自內心的集中表達,是我們傳統家庭文化通過現代方式的一種的傳遞,給浪漫的現代婚禮,融入我們傳統的親情文化元素,給美酒佳肴的平民百姓婚宴注入更多的文化品味,非但也是一種正能量,更應該是物質生活相對滿足之後,普通家庭婚禮所應當追求和拓展的一種趨勢,只有讓婚禮更具文化品味,火紅的請柬才會讓人接在手中,美在心頭,每一場婚禮才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地方的發展見證,並令人回味悠長。
2016年6月22日,該作品獲扛旗世界紀錄,並被央視網、人民政協報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揚子晚報網、網上宿遷、人民網、新華報業網等多家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