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路重建》是2005年7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國秀。作者作者以遼寧省東部山區清原鎮為個案,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相關理論與方法,延展了傳統民俗學意義上的婚姻儀禮範疇,探討了婚姻儀禮的變遷及其功能轉換。
基本介紹
- 書名: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路重建
- 頁數:280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開本:32開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ISBN: 7500451784
條形碼: 9787500451785
尺寸: 20.9 x 14.5 x 1.1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吉國秀 女,1971年出生,漢族,遼寧清原人。1993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社會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1998年考入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2001年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4年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近20年來傳統婚姻儀禮的復興,是地方民眾應對國家權力與社會變遷的一種民間策略。憑藉該策略,民眾重新組合傳統婚姻儀禮,更新社會網路,進而通過社會網路的重構,賦予日常生活以連續性,整合過去與現在的時間體驗,獲得地方社會的歸屬感,共同轉移和釋放社會變遷中承受的壓力,最終重新塑造了民間社會。作者提出,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夠跨越時空而存在,是因為它具有守恆意義與追加意義兩種意義結構。關注民眾的日常生活,強調民間知識的合理性,是本書的顯著特點。
媒體評論
書評
作者突破既往婚禮研究中的封閉自足模式,把儀式與社會結構、儀式的演化同社會變遷聯繫起來,……理出中國村鎮現代約半個世紀婚禮功能轉化的脈絡,解析了婚禮在社會網路重建中所起作用的消長和變化,走出了自己的學術道路,展現了自己獨到的研究創意和學理追求。這一成果具有相當重要的理論意義,是一篇優秀的博士學位論文。——劉魁立
強調民間知識的合理性,是論文的顯著特點和優點。……在這類論文的甚少的今天,其理論探索意義更為明顯。——陳子艾
論文是在民俗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交叉點上去體悟主題的。作者找到了一個適當的解決辦法,把握了婚姻儀式和社會網路之間互構的內在關係,並且分析得較為透闢,對於文本的釋義給人以清晰的印象。結論具有獨到見解,是一篇優秀的論文。——邢莉
論文充分體現出對民眾的人文關懷,真正克服了以往民俗文化研究缺少“人”的局限,可以說已將此類課題的研究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也給那些缺乏民間文化眼光的研究者以有力啟發。這是一篇具有創新開拓意義和用力甚勤的優秀論文。——劉鐵梁
論文的創造性在於,它並沒有陷入到前人的闡釋之中,而是根據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實際狀況分析,得出更為合理和全面的結論,表現出學理的通達性和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具有理論本土化的意義。——劉曄原
作者突破了人類學常從結構上討論親屬制度,人文化上理解婚禮諸表征的研究取向,對民俗學學科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本文是一篇具有獨創性的論文。——趙世瑜
這是一篇創造性地界定研究對象與論題的民俗學博士學位論文。從理論上說,它通過對“民”的實踐的重視而使對“俗”的界定獲得突破。這是一篇優秀的博士學位論文。——高丙中
目錄
序萬建中 /1
緒論 /1
一 選題意義 /1
二 研究現狀 /4
三 研究思路 /25
四 資料來源 /28
五 框架結構 /31
第一章 清原鎮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 /33
第一節 清原鎮依託的自然環境:一個典型的
遼東山區 /33
第二節 清原鎮:地理位置與名稱由來 /36
一 清原鎮的中心位置 /37
二 清原鎮地名的由來 /40
第三節 清原鎮的社會變遷:置身於其中的參
與者 /44
一 民國以及東北淪陷時期 /45
二 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46
三 “文化大革命”時期 /49
四 1978年以來的經濟建設時期 /51
五 近年來的社會變革 /52
第四節 清原鎮的居民:同質性與異質性 /54
一 清原鎮的人口變動 /55
二 清原鎮的人口構成 /58
第二章 民間話語中的婚姻儀禮 /64
第一節 婚姻構成及其地方性術語 /65
一 “結婚”與“婚禮”:建構社會網路的重要
場合 /65
二 “找對象”與“搞對象”:楔入日常生活中
的擇偶行為 /71
三 “介紹人”與“張羅”:婚姻儀禮中不可或
缺的角色 /74
四 “打罷刀”與“跑偏”:民俗規範的鬆弛與
社會道德的失序 /79
第二節 姻親關係及其地方性稱謂 /83
一 編織親屬關係網路的姻親關係稱謂及其關係
類型 /84
二 在象徵意義上往來的兒女“親家” /95
三 作為組建社會網路途徑之一的“轉圈親家” /96
第三章 民眾生活中的配偶選擇 /99
第一節 擇偶理論分析 /99
一 基於單一因素分析的擇偶理論 /100
二 基於多重因素分析的擇偶理論 /102
第二節 清原鎮的通婚半徑 /105
一 通婚半徑與民眾生活空間相一致 /105
二 通婚半徑形成的複雜原因 /107
三 通婚半徑促進社會網路的格線細緻化 /111
第三節 擇偶途徑的變化與決策模式的轉換 /112
一 擇偶途徑走向多元化 /113
二 決策模式趨於代際協商 /117
第四節 擇偶標準及其變化 /122
一 家庭背景的“門當戶對” /123
二 個體條件的“般配” /126
三 不同民族在民族標準上的擇偶差異 /132
第四章 訂婚儀式中的姻親關係 /141
第一節 訂婚儀式的變遷 /142
一 20世紀40年代:訂婚儀式的延續 /143
二 20世紀60年代:訂婚儀式的斷裂 /146
三 20世紀80年代:訂婚儀式的復興 /151
第二節 結婚日期的選擇與姻親關係 /157
一 結婚日期及其選擇規則 /157
二 結婚日期選擇行為主體新格局的出現及其對
姻親關係的影響 /164
第三節 婚姻支付的協商與姻親關係 /168
一 關於婚姻支付的理論 /169
二 男方家庭婚姻支付的變遷:從“養錢”到單
一貨幣形式“買衣服錢” /172
三 女方家庭婚姻支付的變遷:與男方家庭的婚
姻支付日益趨同 /181
四 婚姻支付流動方向的變遷及其對姻親關係的
影響 /187
第五章 婚禮中的社會網路 /194
第一節 清原鎮婚禮的變遷 /194
一 傳統儀式過程 /195
二 傳統儀式的偏離 /203
三 傳統儀式的回歸 /207
第二節 婚禮中的角色分配與姻親關係 /212
一 婚禮角色分配上的舊模式與新模式 /212
二 婚禮角色分配的變化與娘家儀式表演空間的
擴大 /216
第三節 婚禮中的衝突與姻親關係 /220
一 內隱的衝突:娘家與婆家之間的無聲競爭 /221
二 外顯的衝突:娘家與婆家之間的公開對抗 /227
第四節 婚禮參與人與社會網路 /231
一 民眾參與婚禮的邏輯:到場原則與互惠原則 /232
二 婚禮參與人的變遷:制度化關係的加入與地
方社會網路的更新 /235
三 婚禮功能的變遷:從姻親關係到社會網路 /243
結論 /251
一 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路重建 /251
二 守恆的意義與追加的意義 /255
參考文獻 /260
後記 /274
英文目錄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