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蘇盤豆尊者

婆蘇盤豆尊者

五百羅漢第壹拾貳尊婆蘇盤豆尊者,俗稱世親菩薩。古印度羅閱城人,姓毗舍。舊譯作天親,乃世人親近供養之意。為無著菩薩 之同母弟,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一祖。

婆穌槃豆尊者,生平,尊者法相,禪詩,偈解,

婆穌槃豆尊者

尊者父光蓋,母嚴一,家富無子,父母乃禱佛塔求子,一夕,母夢吞明暗二珠,覺而有孕,後一月果產一子,即尊者。年十五,禮光度羅漢出家,感毗婆訶菩薩為其授戒。未師事闍夜多之前,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靜無欲,為眾所歸。闍夜多欲度之,乃對眾云:“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 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慾。心無所希,名之曰道。”他聞其說,遂發無漏智,後繼闍夜多衣缽,宣通佛經,廣化眾生,行化至後那提國時,付法予摩奴羅,跏趺而逝。
又據考證,世親有同名之二人,即著《俱舍論》之世親和無著之弟世親。之所以將二人混同,系因真諦所譯之《婆藪盤豆法師傳》之載,以二人為一人。
婆蘇盤豆,又作婆盤豆、筏蘇盤豆、筏蘇畔徒、婆藪盤頭、婆修盤頭。

生平

婆穌槃豆尊者又被稱作婆藪槃豆、婆修槃陀、伐蘇畔度、筏蘇槃豆、筏蘇畔徒、婆藪槃頭、婆修槃頭。“婆穌槃豆”在古印度語中是天親、世親的意思。據說,婆穌槃豆是大帝的弟弟,因此他又被後人稱作世親菩薩。
婆穌槃豆生活在5世紀,他出生在北印度的富婁沙富羅國(亦作丈安國),成年之後,他離開家鄉來到阿逾闍國,在那裡出家為僧,虔心事佛。婆穌槃豆非常勤奮,每天手不釋捲地閱讀各種佛經,不久便以學識淵博受到人們的稱讚。他達到很高造詣之後,又開始設壇講授小乘等佛法,使很多人受到了啟發。
婆穌槃豆的兄長阿僧迦(世稱無著菩薩,即第三百一十九尊羅漢阿僧羅漢阿僧迦尊者)是大乘學者。
“乘”是梵文的意譯,有“乘載”和“道路”之意。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把證得阿羅漢果位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大乘佛教則主張“人法兩空”,以“普度眾生”為修行宗旨,並把成佛作為最高修行目標。
阿僧迦看見弟弟一味宣揚提倡小乘佛教而不重視大乘,怕他厚此薄彼,會有所缺失,便想找個機會開導開導他。婆穌槃豆來看望他。阿僧迦就謊稱有病躺在床上,等婆穌槃豆上前探問時,他回答說:“由於你一個勁兒地貶低大乘,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使做哥哥的我受到牽連,染上了不可救治的重病。” 婆穌槃豆一聽,非常驚慌,認為這是自己過分宣揚小乘的罪過。因為罪孽來自口舌,他立刻找來一把刀,準備當場割掉自己的舌頭,以挽救兄長的生命。阿僧迦連忙起身攔住他,開導他說:“你既然是舌頭毀謗了大乘,只要用這條舌頭加倍讚揚大乘就可以了。”聽到這話,婆穌槃豆恍然大悟。回去之後,他潛心鑽研大乘,終於寫出《唯識論》等五百部弘揚大乘教義的論著,被人們稱讚為“千部論主”。
婆穌槃豆還擅長作偈,他一生總共寫下六百首偈,人們可以了解到他對佛法的深刻認識。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靜坐,雙手籠袖而執佛子,身形右傾,目光左視,神情端肅沉穩。尊者斷除三屆煩惱,身心清淨,無欲無求。

禪詩

皦皦易污昭者迷,居安常將危厄思,禮讓謙恭第一義,凡事殷謹求順利。

偈解

越是潔白的東西越容易被污染,光明磊落的人也有內心迷惑的時候;身處安穩的環境中,要多思量可能出現的危險,作好應對的準備。禮讓謙恭是處世第一要義,凡事殷勤謹慎才能順達順利。
得此偈者,正處危局中,名譽也恐有污損。凡事都需更加殷謹,待人更應謙虛禮讓,切莫太出風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